第三十八睽卦,兌下離上——求同存異共發展
[卦辭闡幽]
睽:小事吉。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悅)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睽卦上卦離是火,下卦兌是澤,火動向上而澤動向下。離卦是中女,兌卦是少女,二女同住,想法卻不能統一。下卦兌是悅,上卦離是依附是光明,悅依附于光明,而陰柔升到六五尊位,得正并與九二相應,這是小事吉祥。天地相反,卻有共同的作用;男女相反,卻能溝通思想;萬物不同,卻有類似之處。睽:違背,不合。
任何事物都由正反兩個部分組成,因而異中有同。另一方面,同一類事物,包含著不同的個性,因而同中也有異。只要因勢利導,終究可以化解前嫌,把分離變為合作,化干戈為玉帛,重修秦晉之好。睽卦六爻雖然都處于睽分之中,但沒有一爻是久分不合的,各爻都通過曲折之途走進分而再合之門。
[爻辭解意]
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
象曰:見惡人,以辟咎也。
初九與九四兩陽不相應,所以本來就不會合作,何來違背的現象?因而當合作時,違背反而無從發生,因此沒有后悔。凡事既己相違,有距離的產生,亦不必急于求和,否則恐怕相距更遠,就如同喪失的馬,不必去追逐,愈追逐就愈奔跑,如果靜等誘引,不久便自己回來了。
這一爻說明,異中當有相同之處,適度地應用,或可避禍。
九二:遇主于巷,無咎。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九二以陽剛居中位,與六五相應,本該相遇,但在人情背離的情狀下,卻不得見。從而四處尋求,終在小巷中遇到主上,雖不在大道上相遇,但也無災禍。象傳上說:在避靜的小巷中求得君主,并未失其君子之道。
這一爻說明,應懂得權變,此路不同,當另辟他徑。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
象曰:見輿曳,位不當也。無初有終,遇剛也。
天是額上刺字的刑罰。劓是割劓之刑。
六三與上九相應,本想往上九前進,但處于九二和九四兩剛陽之間,就前不得進,后退不得,所以六三就像遭受刺字、割鼻的刑罰一般,激憤異常。但厄運終會解
除,終究會有好結果的。
象傳說:車子被牽掣,是因六三以陰爻居陽位,位置不當之故。起初不順利,終也有結果,是遇上了上九的剛爻之故。
這一爻說明,雖然一時的背離,也不需煩憂,只要巧妙地在異中求同,必能重合。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
象曰:交孚無咎,志行也。
元夫在這里指初九。睽卦講乖離,都是離中求合,異中求同,因此,九四己進入上卦,更接近合的趨勢。初九抱著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態度,對待乖離之世;于是,兩個孤獨的剛爻,在特殊的情況下相遇了,雖然通常的情況下會有危險,但兩人在條件變化的情況下,能夠傾心結交,彼此深信不疑,雖有危險,也不會有什麼災禍。象傳說:志行也,是說在特殊的情況下,雙方通過相互信任,共同濟世救世。
這一爻就說明了,信任是求同存異的保證。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可咎?
象曰:厥宗噬膚,往有慶也。
厥在此指九二。宗即宗主,按照古代宗法制度的規定,是嫡長子繼承王位,為宗主,也就是次一代的君主。
六五陰爻陽位,柔弱,又身處至尊之位,在乖離之時,十分容易造成后悔之事,幸運的是,六五與九二陰陽相應,九二是有德的剛中之臣,前來應援,很容易地排除了阻礙。象傳也說,只要六五與九二相合,就會有福慶。這一爻是說乖離的世道,己經快要過去,正在往合的方面轉化。
上九:睽孤見豕負涂,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后說之弧,匪寇,婚。往遇雨則吉。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涂是泥。弧即弓。說即脫。
上九是陽居陰位,己經處于睽離的極點,進而象征著睽離的世道己經走向物極必反的頂點。上九本來與六三陰陽相
應,但九二,九四前堵后拉,使本來就糟糕的六三更加倒霉,當六三好不容易與上九前來會合時,竟然受到上九的猜疑,把六三當成了滿身粘著泥巴的臟豬,又像看到了可怕的惡鬼坐在車上,于是就張開弓,準備射他,后來又遲疑了一下,把弓放下了。最后,終于認清了六三原非敵寇,而是可以匹配的婚媾,從而就像雨水清洗了污泥,消除了猜疑,相遇而獲得吉祥。象傳所說,群疑亡也,是說此時,所有的猜疑統統化為烏有。
這一爻,是說,可怕的猜疑,往往是乖離的原因,因此,去掉猜疑,就可達成諒解而合同。
[睽卦點悟]
有離必有合,有異必有同
有離必有合,有異必有同,這是必然的自然法則。君子固然應堅持原則,但也應積極以異中求同,才能結合力量,有所作為。異中有同,正邪之間也不例外,惟有寬大包容,才能異中求同。異中求同,是為了結合力量,不得已而權變,積極主動去尋求,并不違背原則。異中有同,同必然能合作,即或障礙重重,最后也能合作,以達到齊心協力共同發展的目的。
[睽卦例解]
蘇秦游說六國合縱
與對方建立合作關系,能否成功的核心就是有無共同的利益。戰國時的蘇秦之所以能夠憑借一張嘴,將相異的六國聯合在一起,共同對付強大的秦國,靠的就是從求同存異的角度切入,讓各國認清了合縱與自己國家的利害息息相關。
戰國中期,著名縱橫家鬼谷先生的學生蘇秦,開始時企圖推行連橫政策,鼓動秦惠王用武力兼并天下。由于秦國尚處在整頓內政、養精蓄銳時期,秦惠王沒有接受他的建議。蘇秦懷著忿恨和不滿,轉而到關東六國組織合縱反秦。
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蘇秦到達燕國,求見燕文公,向文公獻策說:燕國之所以長期不受別的諸侯侵犯,能夠避說,它們害怕秦國的原因是與秦國接壤,秦軍一旦壓境,不要十天功夫,就面臨著存亡的抉擇。即使他們戰勝了秦國,也得犧牲一半的力量,剩下來的人甚至不夠守護邊防;假使戰敗了,跟著就是亡國。所以,韓國和魏國不敢輕易與秦國作戰,且很容易就向秦國屈服。但是,秦國攻打齊國,就不那麼容易了。老實說,秦國是無論如何也損害不了齊國的,這是明擺著的事實。你們不徹底分析和掌握秦國對齊國無可奈何的弱點,竟然要到西方去做它的附庸,完全是齊國大臣在策略上的錯誤啊!齊王聽到這里,頓時有所醒悟,急著向蘇秦請教今后的方針。蘇秦果斷地說:你們還沒有淪為秦國的附庸,并且有著自己的地位。因此,我建議大王參加六國同盟,互相支持,使秦國根本不敢跨進關東半步。齊王連連答應。
蘇秦最后來到南方的楚國,他對楚威王說:楚國是天下的強國,土地方圓6千多里,軍隊達到百萬,有千輛戰車,萬匹戰馬,存糧能夠供應10年的需求,真是霸王的資本。秦國最怕的就是楚國,楚國一旦強大,秦國就要被削弱;反之,秦國一旦強大,楚國就要被削弱。雙方勢不兩立。今天,為大王著想,最好的辦法不如加入關東各國的合縱,孤立秦國。我可以動員關東各國諸侯,四季向大王呈獻禮物,擁立大王為聯盟的領袖。大王可以整軍經武,發號施令,強化權力,鞏固國家。所以說,大王加入合縱,可以讓諸侯們向楚國割地依附;而參加連橫,就要向秦國割地稱臣。這兩條道路相差很大,不知道大王究竟作何選擇?楚威王高興地同意加入合縱集團。
這樣,蘇秦掛六國相印,建立起會秦國為之憂慮的六國合縱聯異中求同,是客觀規律。國家與國家的建交是這樣,個人之間的交往也是如此。有作為的人,有時固然因為時勢的考慮、堅持原則的需要,雖同而存異,雖合而有別,但是在一般情況下,應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努力從異中求同,團結所有的力量以更好地有所作為,這是對所有加入者都有益處的。
以上就是解夢佬算命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第三十八睽卦兌下離上——求同存異共發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想要了解周易全書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