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占卜在古代生活中的意義

解夢佬

占卜在古代生活中的意義

古代占卜的范圍很廣,包括祭祀、戰爭、農商,婚姻、政治、水旱災害等。《易經》是一部卜筮之書,但它接觸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記錄了特定歷史時期的許多文化片斷,保存了大量原始社會風俗習慣和有關殷周之際歷史變遷的文獻。清代有些學者提出六經皆史,《易經》亦屬于歷史著作,這種說法頗嫌武斷,但從它廣泛記錄了社會生活而言,又不無合理的因素。

《易經》的歷史文獻價值早已為學者所電視,從各個方面發掘,收獲甚豐。這里就無須贅述了。但《易經》的最髙價值并不在文獻資料方面,而在于它集中體現了當時的時代精神,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世界觀及其變化。

在殷商之時,宗教巫術世界觀占據絕對統治地位,人們將天神看作是自然和社會的最髙主宰,認為世界的一切現象都處于天神意志的支配之下。

殷周之際,人們崇拜鬼神、迷信占卜的基本觀念沒有變。在這種基本觀念的基礎上卻進行了一次世界觀的巨大變革。盡管這只是—次巫術宗教世界觀的變革,但其意義和價值卻絕對不可低估。這次變革標志著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從殷商的龜卜到《易經》的占筮,表現了人們的精神從原始的巫術蒙眛窓識中獲得一定程度的解放,將自覺的理性活動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它全面而深刻地影響了古代社會生活首先,《易經》的許多內容表明,人們開始對把握自己的命運增加了信心,認識自然界和人類袪會的自覺要求增強了。當時,人們無疑還是崇信天神或鬼神的。如《大有》卦上九爻云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益》卦六二爻云王用享于帝,吉,《否》卦九四爻云有命,無咎,疇離祉,《垢》卦九五爻云以杞包瓜,含章,有損自天。這里的帝指天帝,命指天命,它們表現出人們仍然崇信天神和天命,認為個人命運仍要靠天的幫助和保祐,禍福吉兇仍與天的意志有密切關系。但與前代卜辭相比,卻有很大變化。個人命運,吉兇際遇已不是絕對被動地聽命于天或絕對地不可更改了。有些事情,通過人的行為或努力,可使結果產生變化,甚至可影啤到天。上舉《垢》卦九五爻辭有損自天句,從其前后語意判斷,亦由人事不善,然后才有符合天意的隕滅之禍。如《泰》、《否》兩卦是對立的組卦,《泰》卦的卦辭說小往大來,吉亨,《否》卦的卦辭說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此是說,大小往來是可以轉化的,泰否、吉兇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再如《既濟》卦九五爻說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掄祭,實受其福。明確說天神對人的搞祐,不在于祭品的薄厚,而要難人亊本身的善惡行為來決定。

《易經》之前,殷代的龜卜等卜辭關于吉兇福禍的預言相當決斷。所卜之亊,吉就是吉,兇就是兇,受祐與不受祐等界限分明,不可更改。《易經》卦爻辭斷定吉兇,則明顯增加了人為的因素,筮得之卦即使不吉利,也可通過占者的努力化兇為吉。

盡人筍可轉移天意的意識之萌生,改鸞了人秀對于自己和對于自然的認識,改變了整個精神世界。《易徑》中《震》卦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震這個卦名及卦爻辭中的震,指雷電。《說卦傳》:震為雷。《震》卦主要表現人們對待待電的心理、認識和態度等。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在原始社會人類抗爭自然的能力還微不足道,面對自然的威力和狂暴,人類顯得那樣渺小和軟弱,從內心感到異常的恐懼,尤其是一些較大的自然災害和較為壯觀的自然現象,使人既敬畏又恐怖,以致給整個人類歷史打上深深的烙印。譬如現在中外許多民族都有關于洪水的傳說,那就是這種為害較烈的自然災言留在人類童年心理中的一種恐怖記憶的反映。除洪水之類的大災害之外,最常發生又最使原始人類感到恐怖的莫過于雷電這種自然現象了。雷雨來時,雷聲震地,電光閃爍,有時還能擊斃人畜;燃起大火。對雷電的畏懼也可說是人類童年的一種心理定勢。如古希臘神活中的眾神之父宙斯就是掌握雷電的,他掌握著最高權力,反映出古希臘人在所有自然現象中,對于雷電最為敬畏。

其次,與理性的自覺具有同樣重要意義的是,《易經》指出了這種理性的特點,標明了本民族文化的發展趨勢。《易經》的占筮從數開始,衍成六十四卦系統。但其認識的結果并沒有停留在抽象的邏輯層次上,也沒有落實到自然界的規律上,而是將主要精力都集中于社會發展規律上,以邏輯的形式確定了一套初見輪廓的道德倫理規范。《易經》的許多卦爻辭不僅示人以吉兇,同時予人以勸戒和教訓,令人按照某種社會規范而不是自然界的規律采取行動。

這些勸戒和教訓涉及古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謙》卦初六爻辭說: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認為君子如有謙而又謙的品德,過大川可平安無事,一切吉利。《益》卦九五爻云: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葸我德。孚即俘,意謂對俘虜都廣施恩德,則臣民便會順從我之德。《家人》卦九三爻云:家人嘀嘀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主張家庭生活應重嚴肅而戒輕浮,認為這樣方可少生事端。《師》卦上六爻•.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小人實指庶民而言。此處說凡封賞邦國家邑之亊,只可加之諸侯和大夫,不可加之庶民,強調上下尊卑的等級秩序。《觀》卦六二爻云:闕觀,利女貞,是說不出閨房、見識很少的女子如有占問,多半有利。此蓋后世女子無才便是德等類說法的初緒。《易經》主張強勉、謙虛、有恒、和悅、節儉、不亂動妄行,要有選擇地交朋友,用占筮的權威而以教訓的語氣道出,竭力使它們成為古代社會生活的原則。由此可知,卦爻辭表現出的理性認識內容大多有關修己、待人、處亊等問題,屬于社會實踐理性。中華民族之重精神境界、重道德修養的文化傳統從這些卦爻辭中可概見萌芽。

占卜厲于巫術迷信,本與理性認識相對立。《易經》這部書表明,當時的理性覺醒雖然還沒有掙脫孕育著它的卜筮,但它確實已朝著宜告自身成熟并徹底埋葬卜筮權威的方向發展。

既然是理性認識,必然包含著對客觀規律的追求。卦爻辭中有些文句,即似乎在努力尋求社會生活的規律性。如《大過》卦九二爻辭說枯楊生梯,老夫得其女荽,無不利九五爻辭說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是說老夫老婦新婚,就好象枯楊有時也會生葉生花一樣,雖不值得稱譽,但也沒有什麼不好。這已經不算是占卜神意了,而是筮者根據自然現象進行一種比附,然后做出答案。筮者的聯系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也許有些不倫不類,但他畢竟在探求某種規律性的東西,與卜辭比較,《易經》在思維水平上有很大提高。再如《泰》卦九三爻辭說: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搞。是說平與陂,往與返,總是循環往復的。故雖遇艱難,總會好轉。占者不必憂慮被人掠奪之苦,在飲食上還會有福可享。象無平不陂,無往不復這樣的認識成果,在當時來說,確實達到了相當髙奸思辨水平。

卦爻辭體現出作者和編者在努力追求天道、天命與人事的一致性,體現出人事有為的觀念。這對于神意及巫術宗教的權威是一種挑戰。既然世間的行為有一定的規律性可依循,尋到這些生活的準則就可以趨吉避兇,那麼何必還要依賴神意的頊測或占卜呢?《左傳》桓公十一年有云卜以決疑,不疑何卜?這種思想可說在《易經》中即已萌芽。

以《易經》為代表的占卜內容表明,殷周之際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社會生活正在經歷一次巨變,孕育著其后百家爭鳴的文化成果。

本文占卜在古代生活中的意義為解夢佬算命網原創首發,歡迎轉載但是請注明來源!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我們。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