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講唯識論,修唯識論的這一宗叫唯識宗,也叫法相宗、瑜伽宗。我先簡要介紹一下唯識宗的歷史。
在印度開始是小乘,就是我昨天講的四圣諦修阿羅漢,印度開始的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就是講四圣諦。開始,在釋迦牟尼以后的100多年佛教還是完整的,但以后就分成兩派:上座部和大眾部。為什麼分的呢?就是在戒律問題上分歧的。什麼分歧呢?就是當時一位有地位的出家人有遺精現象,他并沒有男女關系,是夢遺,在佛教戒律上,出家人修阿羅漢道是不能遺精的,起碼在小乘戒律來說是修行不嚴謹。因為這個發生爭論,出家人受了戒律以后他并沒有男女關系,因為生理現象遺精,但如果按修行嚴格講,不應該遺精。所以從這個問題開始,兩派就發生爭論,這樣就分成上座部和大眾部。佛教分派是很現實的,并不是離開了人的生活修行。哪一派勝利了呢?各有各的道理。
后來大眾部和上座部自己部內又有些問題爭論,大眾部又分了好多部,上座部又分了好多部,結果分了20多個部派學說。但上座部和大眾部的分歧都是在業力的問題上,比如我是沒有自性的,但這個法有沒有自性呢?有的說我是無自性,法有自性我是假法是真的法真我假;有的說法是假的,我也是假的法我俱假。都是考慮業力的問題。在公元前600年里,印度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爭論的問題都是在業力問題上,修行上都是證阿羅漢果。
直到600年以后,出來兩個大和尚,印度的兩個大學者,一個叫馬鳴,一個叫龍樹。馬鳴菩薩有部著作叫做《大乘起信論》,書J:弘揚大乘,他對小乘的一些帶有片面性的論斷做了駁斥,勸大家學大乘,這是馬鳴菩薩。
另外一個菩薩——龍樹,他講空。因為小乘的業力都是講有的,龍樹出來講空、講中論。所以這樣從馬鳴、龍樹之后,印度佛教中間的600年基本上是大乘佛學。
印度大乘佛學在這600年里頭基本上是兩大系統:一個大系統,以龍樹跟提婆為首的,他們講中觀,中觀系統,是講空的,講了幾百年。后來出了無著菩薩,這個無著看到講空啊,講到最后陷到空里去了,成了偏空、頑空,講得不圓滿,所以無著菩薩為了當機,回過頭來還是講有,講不空,強調不空。無著菩薩想到了這個問題,但是怎麼來搞呢?因為中觀主要是講般若的空,并沒有錯,現在回頭來要講有,又怎麼個講法?無著發了個愿,他修禪定,通過定功到了兜率天,找彌勒菩薩去了。這是歷史書上寫的,不只印度,在中國翻譯的文獻上也有記載,確確實實的。彌勒菩薩現在還是菩薩,佛教稱他是一生補處,什麼叫一生補處?就是說釋迦牟尼現在成了佛,未來第一個要成佛的是彌勒菩薩,就是候補佛,還差一生,釋迦牟尼佛這一生過去了以后,下一生就是彌勒菩薩成佛了,現在叫一生補處,是未來的佛。
你到寺廟里去看,寺廟開頭是四天王殿,四大天王是守護神,守護佛法的。天王殿當中,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有的大肚子,這是后來塑的彌勒佛像。然后是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然后是毗盧殿,盧舍那佛。正好可以看出,佛教寺廟的構造,從縱向上是表示時間,盧舍那佛表示過去,釋迦牟尼佛表示現在,彌勒菩薩表示未來。所以從像的布置上,在縱向上表示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彌勒就是未來佛;從橫向上表示空間,一般是三大座,東邊是藥師佛,西邊是阿彌陀佛,中間是釋迦牟尼佛,東邊包括南方,西邊包括北方,東西南北中,佛教大殿橫向表示空間。這就是曼荼羅,一般是顯教的曼荼羅。
無著到兜率天請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就被請下來了,在印度的瑜伽那講堂他來講法,講了什麼東西呢?無著都記錄下來了,講一部論,叫《瑜伽師地論》,這本書還在,我們《大藏經》里有。
這個《瑜伽師地論》就是唯識宗、唯識論的一部根本論。因為在佛教里,佛說的叫經,菩薩說的叫論,彌勒菩薩雖然已經是佛的境界,但在兜率天還沒有佛位,所以叫論,《瑜伽師地論》。以后無著根據《瑜伽師地論》也寫了幾部論,像《分別瑜伽論》、《攝大乘論》,都是無著寫的。
這個無著有個弟弟叫世親,有的翻譯叫天親。這個世親菩薩開始是專門弘揚小乘的,為小乘學說造了五百部論,后來無著,世親的哥哥勸他,說現在的當機,應該弘揚大乘,勸他回心向大。這樣世親聽了他哥哥的勸就來弘揚大乘。世親由弘揚小乘轉為弘揚大乘的時候,他很懺悔,我不該來弘揚小乘,總感到自己轉得太遲了,轉得太晚了,他甚至準備把自己的舌頭剪掉,講小乘講多了。后來他就弘揚大乘,也造了五百部論,所以世親菩薩,我們佛教界尊稱他千部論師,他寫了一千部著作。
世親菩薩弘揚唯識,他寫了《唯識三十頌》,這是一篇很精辟的講唯識的經典性論文,中國翻譯過來了。在印度佛教有個規矩,寫頌好像是寫提綱,簡練的幾句話,然后自己再寫解釋,自己要做注釋。但是天親菩薩寫了《唯識三十頌》后,來不及做解釋就圓寂了,因此由后來的人做解釋,印度有十大家解釋《唯識三十頌》,各家有各家的注釋特點,注解都很精辟。這樣唯識學在印度就盛行了。在印度佛學里就形成了兩個派系,即印度大乘佛教里頭有兩個大派系:一個大派系叫中觀見,一個大派系叫唯識(瑜伽)見。
中觀見是以中觀的觀點來看一切問題,唯識見是用唯識的觀點來看一切問題,印度的大乘佛學主要是這兩個系,一個中觀見,一個唯識見。我們前面介紹的小乘佛學是業力見,用業力來看一切問題。中觀見、唯識見并不排除業力見,而是在業力見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并不是中觀見、唯識見推翻了業力見來發展,緣起學說、業力學說仍然是佛法的根本,中觀見、唯識見都是在業力見的基礎上進一步,或者講空、或者講有的發展。中觀見在業力的基礎上進一步講空,唯識見在業力的基礎上進一步講有。這是在印度大乘佛教的情況。
印度當時弘揚唯識見的中心地點在哪里?就在古印度的那爛陀寺。這是公元600多年,當時印度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寺是阿育王以后建立的學府,出家人、在家人都在那兒修學,出家人多,這個學府以后一直建下去,到了公元600年的時候,那爛陀寺已經建了200多年,當時學府很大,可以住一萬多人,是最高學府,院長叫戒賢。戒賢就是從無著、世親傳下來的,大概不是第六代,就是第七代傳人,戒賢就把十大家注解《唯識三十頌》的著作收集起來,戒賢他自己也有解釋《唯識三十頌》的著作,當時他80多歲了,他說,我要多活兩年,我要等一個人,我要傳法。等哪一個呢?就是等我們的唐玄奘。
玄奘大師是河南人,確有其人,真有其事。因為我們小說有《西游記》,后來戲劇里演唐僧,跟沙和尚、豬八戒合在一起,唐僧形象演得軟不拉搭的,突出了孫猴子。本來《西游記》是道家講心猿意馬,過九九八十一難,是那麼寫的。當然文藝小說創作《西游記》別具一格,我們也不否定,也有他的教育意義。但是從歷史上來說,真正的玄奘,那是位大德,是很了不起的中國的一個髙僧,是一個大哲學家、大翻譯家、大思想家。如杲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佛教這方面,像玄奘、鑒真,包括我昨天講的靜琬、智者啊,都是愛國愛教很典型的例子。
玄奘他家有四兄弟,他是最小的一個,他家里父親死得比較早,母親把他帶大,從小的時候跟佛家有緣,他的二兄是個出家的和尚,他和二兄在一起學佛,在洛陽出家受戒。
在玄奘以前,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唯識宗所尊崇的部分經論已經傳到中國來了,比如無著菩薩寫的《攝大乘論》那時候已經翻譯過來了,《瑜伽師地論》不是全部翻譯過來,只是翻了一部分過來,另外瑜伽唯識宗所尊崇的經典,像《解深密經》也翻譯過來了。玄奘學唯識,在中國開了頭,但學了以后,有好多問題解決不了,怎麼解決呢,先找經典,沒有經典再找老師問,能夠問的老師,他所知道的,他都問了,他到河南,到四川,到陜西,他都問了,但都有些沒有解決的問題,他意識到我們的經典還不完備,學人沒有經典可依據,所以他就發心到印度去求學,到印度取經,他發心一定去取經,而且一定把這個法門完備起來。他寫個奏折給唐太宗,希望在貞觀之治的時候要去西方取經留學,但唐太宗并不批準他,《西游記》小說里唐太宗稱他為御弟啊,送袈裟呀什麼東西,還送行呀,沒那回事。唐太宗沒批準。他想去,憑愿力啊,正好那年發生了饑荒,朝庭沒辦法,允許所有的人可以自由活動,你們自己可以找飯吃,這樣子,他借這個機會西去。沿途歷盡艱險,翻雪山,越荒漠戈壁,很長一段時間只身一人,九死一生,真是難以想象,所有遇見的人都勸他回去,但他矢志不移。從新疆這條路走的,走了三年多,歷盡艱辛,終于來到印度,就到那爛陀寺。到那爛陀寺,等他的戒賢就有感應,來了,這個人來了。玄奘來到寺院的那一天,受到僧眾的熱情歡迎,有一千多人捧香花,迎接他。戒賢因年邁,已長期不講學了,但玄奘到來后,戒賢特意收玄奘為弟子,破例為他開講《瑜伽師地論》,連續講了15個月。戒賢非常重視玄奘,幫助他學。
因為玄奘那時在中國學的,而印度那時的唯識學、瑜伽學已經很發展了,所以玄奘在那里還要經過學習一個階段,他學得很快,他在印度學了五明,學了聲明,學了因明。講唯識學特別要學因明,因明就是印度的邏輯學,我們中國叫明學,西方叫邏輯學,印度叫因明學,它不完全跟西方邏輯學一樣,是獨樹一幟的邏輯學。玄奘在那里學聲明、學因明、學醫方明、學技巧明、學內明,學佛教的經典,特別是唯識宗的這些經典學得很好。當時那爛陀寺這麼高的學府能夠通讀50部經的只有10人,玄奘是一個,所以玄奘在那爛陀寺聲望很高。
當時是主張辯論的,玄奘就把辯論標題寫出來,請大家來辯來駁嘛,后來戒賢經過國王批準把題目公布于天下,看我們印度國哪個人能反駁他的問題,而且玄奘按照那里的習慣,立了誓言,等于下了軍令狀一樣的,哪個把我的論點駁倒了,我斬首以謝,像打擂臺一樣。18天沒一個人駁倒,當時印度大德、髙僧都來,近萬人參加,都沒有駁倒,這樣就請麼奘乘坐大象游行,印度的百姓歡呼,稱他大乘天、解脫天",名震五印(古印度分為五個部分)。以后國王非常尊重他,請他留在印度,但是玄奘不肯。
玄奘在那爛陀寺學了五年,學了五年以后就離開那里,在印度各地參學,他不但學了《瑜伽師地論》,學了唯識的學說,也學了中觀學說。所以玄奘帶回的經典不光是唯識這一系的經典,而且有中觀這一系的經典,他自己所學的,不但唯識有傳授,而且中觀也有傳授,是比較完整的。前前后后在印度,連去帶回共19年,回來以后,唐太宗親自召見,由國家出面辦翻譯場,由玄奘大師負責組織,在長安(西安)辦了大譯經場,主持譯經事業,他取回5700多卷經,他翻譯了絕大部分,譯經的力量非常強大。
另外,玄奘他把中國老子的(道德經》翻譯成梵文,傳到印度,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玄奘自己還用梵文寫了篇論文叫《會宗論》,對當時印度的中觀、瑜伽(唯識)這兩派爭論的地方,以及小乘有疑難的地方,他只用三千字,回答得淸淸楚楚。用梵文寫的已經失傳,梵文又翻譯成中文。
小的交流就更多了,比如把印度制冰糖的方法也帶回來了。中印文化交流,玄奘大師是很有功勞的。
玄奘回來以后,除了翻譯經以外,主要講唯識論。不是戒賢把十大家的論文都給他了嗎,回來以后他就把那個十大家注解《唯識三十頌》的論文給綜合在一起,以他的觀點又寫了一部《成唯識論》,這樣,《唯識三十頌》是印度唯識論的經典著作,《成唯識論》是中國唯識論的經典著作。你現在講唯識就離不開這本《成唯實論》,因為《唯識三十頌》很深,只有那麼幾百個字,而《成唯識論》把印度十大家的精華吸收了,玄奘又把他自己的證得加進去了,這樣融合在一起,寫成了《成唯識論》。
玄奘往下傳給哪個?玄奘跟孔夫子一樣,有弟子三千。孔夫子底下有七十二賢人,玄奘底下是四大圣人,四個大徒弟,其中又以窺基大師為瀉瓶(喻師徒傳授教法時,猶如一瓶水注人另一瓶中,無半點遺漏,故稱汚瓶)弟子,窺基就是尉遲恭的侄兒。窺基很英武的,玄奘看到他,就找到尉遲恭說,這個小孩要出家,要跟我走,是我們佛門的法嗣。原來尉遲恭不肯的,但是窺基愿意,他很頑皮的,可一見玄奘,就馴服得很。窺基開始出家的時候不習慣,還吃肉,玄奘告訴他應該怎麼怎麼樣,他就照做了。窺基他出來啦,都是三部車子,號稱三車法師,其中一車是經書。窺基寫了部《成唯識論述記》,就是把玄奘所講的他記下來了。要讀玄奘的《成唯識論》,要弄得淸楚,就要讀窺基的(成唯識論述記》。這些書都在,《成唯識論》、《唯識三十頌》、《成唯識論述記》。
玄奘的另外一個弟子,是朝鮮人,叫圓測,是朝鮮(那時叫髙麗國)國王的一個太子,到中國來留學。玄奘跟窺基講的時候,一般人是不讓聽。圓測就偷聽了,圓測聽了,跟窺基記的不一樣,可能一個聽得淸楚些,一個聽漏了什麼,所以不一樣,所以傳玄奘的唯識論就有兩派。圓測在中國,不久回到朝鮮,朝鮮的唯識學是圓測傳開的。
另外還有一個日本留學生,也在玄奘門下聽過課,所以一個傳到日本,一個傳到朝鮮。現在朝鮮和日本的唯識宗還是比較盛行的。
窺基以后,沒好久,唐武宗滅佛,會昌之難,唯識法相宗就被毀了。因為法相宗有個特點:名相多、名詞多,很繁瑣,不大合乎中國人的胃口。我們中國佛教十個宗,這十個宗派里頭,印度色彩比較濃厚的,就是唯識宗,保持了印度色彩。雖然也是中國話,可比較而言,他的印度的色彩較為濃厚。到了武宗滅佛,法相宗就衰了。之后到明朝,又掀起一個高潮,明朝有一批知識分子,也有一批和尚學唯識宗,可惜到明朝時有些書籍找不到了。后來清朝末年,楊仁山先生,在南京辦金陵刻經處,到日本去把經論請回來了,中國失傳了,沒有了,但是像《成唯識論述記》,還有些書,日本保存著有,所以從日本請回來了,這樣在中國近代佛教界又掀起了一個高潮,太虛大師,南京的支那內學院,歐陽竟無先生,都是專門研究法相唯識的。南方是歐陽竟無,北方就是我們北京的三時學會,韓德清(韓淸凈)先生,研究唯識論,南歐北韓。以后熊十力,他在學了唯識以后,寫了《新唯識論》,他創立了一個新的學說。
唯識學不但對佛教很重要,而且尤其是現在,影響學術界,特別是對心理學這些方面影響很大。
我們講唯識論之前,把唯識論在印度、在中國主要的傳承歷史,大概先這樣介紹了一下。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唯識宗的歷史》的全部內容,更多佛教宗派精彩內容,請關注熊掌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1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