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信仰是道教徒人生追求的目的
神仙信仰體系的確立和神仙理論的系統化,給世人以追求理想世界之目標,同時也為道教徒提供了以追求神汕來作為人生目標的依據。其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得道成仙是道教徒終生追求的目標。
道家們在談論道教宇宙觀和神仙信仰關系的過程中,從來都沒有忽視人生的問題,這正是中國哲人研究宇宙問題的特點之所在。他們常常從生活實踐出發,以反省自己的身心經驗,而得到一種了悟,了悟所至,又驗之以實踐。故而,道教思想家認為:宇宙是內在的,心性是相通的,研究宇宙就等于研究自己。道是宇宙之根本大法,亦是人生之至善準則,求道即求真,同時也是在求善,真善密不可分。這里的求道、求真,就是求得與道合一,與宇宙同程,與神一體,即得道成仙、達到神仙境界之意。這就是道教人生的最高理想,所以說,道教神仙是道教人生觀的體
那麼,道教徒之所以要以神仙作為人生之最高理想,原因在干神仙是永恆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朿,完全超越了自然和社會的約朿。并且皆神通廣大,無所不能。人世間的陰陽消息、四時變化,燦爛的天空、絢麗的云彩、茂密的森林、芬芳的花朵、涓涓的流水……無不是神仙所賜予。仙境之瓊樓玉宇、云霧縹渺、仙樂繚繞……無不是神仙所享有。如是種種無不是激勵著道教徒去苦苦追求的,故而,千百年來他們皆都恪守著這一信條一得道成仙。
道教得道成仙的思想,主要體現在道教徙們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上。認識論即是神仙實有、神仙可學、長生成仙的理論和尊道貴德、重人貴生、濟世利物、天人合一等教義思想。
尊道貴德是宇宙和諧的綱紀,《道德經》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如此說來,道就是神明之本,造化之祖,亙古而不滅地存在干萬事萬物之中。而德則被一切神仙真人所包容,天下萬物因為有德而得以化育生長,故德就是道的體現,神仙因為有德而合于道,而被世人所敬仰。那麼,人若是有了德,便能與道合一,得道成仙。
重人貴生為道教人生哲學之一,它強調人和生命的重要性,并將其列為得道 成仙之基礎。《道德經》中指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太平經》中要求人 要熱愛自己的生命。正是基于這一認識,煉養軀體、健康長壽成為得道成仙最重 要的事情,故《抱樸子內篇,黃白》曰: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
濟世利物是教化世人去幫助別人,有利于社會和人類的思想。它引導人們去積 功累德,并以此作為人生之目標,從而促進人類社會宇宙三者之間的和諧,達到修 道立德、得道成仙的目的,一如葛洪所言:欲成天仙,當立一千三百善。
天人合一為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天人感應思想的發展。早在 周朝禮教中就有將天命和人事相聯系的思想。春秋戰國時期,天人感應和天人合一 的思想在懦道兩家有很大的發展。懦家強調天的社會倫理性,而道家則強調天的自 然屬性。在道教內丹學中,天人關系被綜合為天人感應原理,認為宇宙和人是 相交通的,由氣溝通天人之間的聯系,并統一干一個道。人的大腦原則上和自然界 是同構的,人體、社會、自然界三者之間的信息交換有同步性,本質上是一個相互 作用的有機整體。天和人皆合于自然無為之道,道通于一,所以天人合一本質 上是人道的合一,即人最終得道成仙,故《黃帝陰符經》曰:宇宙在乎手, 萬物化乎身。
便就是在以上所述的理論基礎上,道教為了達到得道成仙的人生目標,而 創造了諸如誦經、守一、坐忘、辟谷等多種修煉成仙的方法。
誦經即誦念經文,是道教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基本上是一日兩誦。道 教認為通過誦經能最終達到修真養性、祈禳神靈、堅定道心的目的。
守一,即人體之元氣,或守精、氣、神。道教認為學習守一的方法,可以還 年不老,大道將還,直至抵達修煉成仙之境界。
坐忘,即靜坐忘身。即指停息耳目對外界的分別,忘掉自身的存在,達到與道 合一之境。道教認為通過此法可以渾成一體,不分軀體四肢,皆與大氣相合,化為 無我,從而達到與神合一的境界。
辟谷,即斷谷、休糧、絕粒等。可分為五種:①不食五谷,即不吃糧食。②不 食人間煙火,即不食熟食。③不食油鹽鹵醋。④不吃食物,專門服氣。⑤服用藥物 代替食物。道教認為只要不吃人間的東西,就可以脫離凡塵,升入仙界。
此外,還有服食、行氣、胎息、導引、吐納等修煉方法。總之,道教在得道 成仙的目標上,不但有理論,而且有具體的修煉方法。他們相信在理論與方法相 結合的基礎上,最終就能夠實現他們的成仙理想。
得道成仙圖
得道成仙"這一概念在道教中,可謂無處不在。無論是教義還是神仙譜系中,它都是被提之最廣的一個概念。究竟得道成仙是怎樣的呢?遒教畫作中亦多有這類詮釋佳作。比如這幅琴離乘鯉圖。鯉魚.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神話色彩一如鯉魚跳龍門,于此也理所當然地成了仙家之物。圖中所繪為,得遒成仙的琴商正騎在鯉魚背上,回身抱舉,向眾弟子辭別,不久這位仙人就消失在妙茫的江水之中了。
以上就是道教神仙信仰是道教徒人生追求的目的的全部內容。更多道教大全相關資訊,敬請關注解夢佬算命網!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