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概述
《六祖壇經》,佛教禪宗典籍,禪宗代表著作之一,簡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是佛教唯一一本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學術界共同稱之為經的禪宗著作。由禪宗六祖惠能口述,弟子法海集錄而成。《釋門正統》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錄,世所謂《六祖壇經》、《寶林傳》等皆被焚等語,似宋遼時期此書已入經錄。現有明清諸藏本、房山石經本及流通本等。1976年(丙辰年)日本影印《六祖壇經諸本集成》,匯集各種版本《壇經》十一種。[1]
書 名《六祖壇經》
又 名《壇經》
作 者禪宗所說,法海集錄
類 別佛教禪宗典籍
中心思想見性成佛
核心方法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目錄
1版本
▪ ①敦煌本
▪ ②惠昕本
▪ ③流通本
▪ ④高麗本
▪ ⑤明南藏本
▪ 巨大事跡
▪ 生平介紹
2內容提要
▪ 壇經概述
▪ 中心思想
▪ 核心方法
▪ 修行次第
▪ 凈土思想
▪ 壇經地位
3研究概況
4經文內容
▪ 自序品
▪ 般若品
▪ 決疑品
▪ 定慧品
▪ 妙行品
▪ 懺悔品
▪ 機緣品
1版本
①敦煌本
不分品目,題作《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六祖肉身像
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講》一卷,兼受無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記。經尾題為《南宗頓教最上大乘壇經法》一卷。一般以此本為最古。后稱此本為敦煌本。
②惠昕本
書前有惠昕序,系根據繁本《壇經》刪定而成。后傳入日本,又有金山天寧寺本及大乘寺本,題作《韶州曹溪山六祖大師壇經》,卷數品門均同,文字稍異,書前無惠昕序,有北宋政和六年(1116)比丘存中的序文。
唐抄本 六祖慧能傳 (30張)
唐抄本 六祖慧能傳 2(14張)
③流通本
題作《六祖法寶壇經》,前有德異序,《略序》改作《六祖大師緣起外紀》,亦分十品,次第略有更動。與此本體例相同者有真樸重梓本(前有明成化七年御制序、宋郎簡序、重刻凡例、六祖大師緣起外紀,題下有賜紫當山主法第三十七世孫真樸重梓)及金陵刻經處本(1929年刻)等。
④高麗本
題作《六祖法寶壇經》,疑即德異刊本(1290),元延佑三年(1316)、明萬歷二年(1574)重刊,光緒九年(1883)再刊。前有德異《略序》,記述六祖身世,正文分十品。明正統本及曹溪原本,題作《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正文前之《略序》、各品題名均與高麗傳本同。
⑤明南藏本
前有宋契嵩撰《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贊》。題下有風幡報恩光孝禪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寶編;僧錄司右闡教兼鐘山靈谷禪寺住持凈戒重校。不分品、卷。萬歷四十八年趙琦美所刻房山石經本與此同一體例,但題下重校人改為明周至住山比丘圓載、西吳學人真程同校。
巨大事跡
惠能(638年2月27日[二月初八][1]-713年),俗姓盧氏,河北燕山人(現今的涿州),生于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 稱禪宗六祖。唐中宗追謚大鑒禪師。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陳寅恪稱贊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六祖的法號的意思,據六祖門人法海的著作《六祖法寶壇經略序》記載……專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僧曰,惠者。以法惠施眾生;能者,能作佛事
在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國家圖書館廣場, 矗立著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東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并列為東方三圣人 。惠能作為在我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家之一, 其思想包含著的哲理和智慧, 至今仍給人以有益的啟迪,并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
生平介紹
早年經歷
六祖壇經
惠能父親名盧行瑫,早逝,母李氏,自幼以賣柴為生。《六祖壇經》中,惠能自述其籍貫為范陽(河北涿州,位于北京南郊,現有廟宇供奉), 其父為范陽盧氏,后貶于嶺南,故惠能為范陽盧氏后裔。但是五祖弘忍曾稱他為今獦獠(未開化的蠻人),惠能也自稱語音不正。
佛門經歷
惠能父親早亡,家境貧窮以賣柴為生。一次,惠能賣柴回家的路上聽到有人讀誦《金剛經》,便萌生學習佛法之念。他去黃梅山拜謁五祖弘忍,由此開始了學佛生涯。
其時弘忍年事已高,急于傳付衣法,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檢驗他們的修煉水平。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勿】使惹塵埃。弘忍以為未見本性,未傳衣法。
惠能聽后亦誦一偈,請人代勞題于壁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見后,招惠能登堂入室為其宣講《金剛經》,并傳衣缽,定為傳人。此時六祖,受命南歸。
神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偈(其他版本)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
南宗經歷
惠能歸嶺南后,于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年)正月初八到廣州法性寺。印宗法師在該寺內講《涅槃經》之際,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爭論不休,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印宗聞之竦然若驚。知惠能得黃梅弘忍真傳,遂拜為師,并為之剃度。
儀鳳二年(677年),韶州刺史韋璩仰其道風,率同僚入山請惠能入城,于大梵寺講堂為眾說法,兼授無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余人,門人法海編錄其法語。。
惠能到曹溪寶林寺(今廣東韶關南華寺),弘揚禪宗,主張頓悟,影響華南諸宗派,人稱南宗,在此傳法長達37年之久。當時,六祖惠能的同門師兄神秀,主張漸悟,在華北勢力頗盛,號稱北宗。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和唐中宗即遣內侍薛簡往曹溪召其入京。惠能以久處山林,年邁風疾,辭卻不去。薛簡懇請說法,將記錄帶回報命。中宗因贈摩納袈裟一領及絹五百匹以為供養。并命改稱寶林寺為中興寺,由韶州刺史重修,又給予法泉寺額,并以惠能新州故宅為國恩寺。
唐玄宗開元二年(730年),在河南滑臺(今滑縣)的無遮大會上,惠能弟子荷澤神會辯倒了神秀門人崇遠、普寂,使得南宗成為中國禪宗正統。
圓寂涅槃
延和元年(712年)惠能回至新州,命門人建報恩塔。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圓寂于新州國恩寺,世壽七十六,唐憲宗謚號大鑒禪師。惠能圓寂后,其真身不壞,被運回韶州(今廣東韶關)曹溪,其門人裹綜涂漆,保持其生前形像。其肉身像至今還保存在南華寺,供奉在靈照塔中。
柳州刺史柳宗元撰《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碑并序》。元和十年(815年)劉禹錫因曹溪僧道琳之請,撰《曹溪大師第二碑》。
2內容提要
壇經概述
記載惠能一生得法傳宗的事跡和啟導門徒的言教,內容豐富,
六祖畫像
文字通俗,是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由于歷代輾轉傳抄,因而版本較多,體例互異,內容詳略不同。據流通較廣的金陵刻經處本,其品目為自序、般若、決疑、定慧、妙行、懺悔、機緣、頓漸、護法、付囑等十品。
中心思想
《壇經》的中心思想是見性成佛,即所謂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眾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這一思想與《涅槃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說一脈相承。
核心方法
惠能大師指導禪者修行實踐的核心方法是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即于諸境上心不染,就是不論遇到什麼境界都不起心動念;無相為體,即于相而離相,以把握諸法的體性,知一切相皆是虛妄;無住為本,即于諸法上念念不住,無所系縛。
修行次第
于修行的次第上,一般說法認為惠能大師主張頓悟,其實是誤解。惠能大師認為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萬法盡在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是指佛與眾生的差異只在迷悟之間,但同時強調: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迷聞經累劫,悟在剎那間,指出法即一種,見有遲疾,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明確指出了由迷轉悟有量變積累的過程,客觀地分析了頓悟與漸悟的關系。
凈土思想
《壇經》還主張唯心凈土思想。認為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愿東愿西,悟人在處一般。又說: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
惠能大師反對離開世間空談佛法,主張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
壇經地位
《壇經》的思想對禪宗乃至中國佛教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國佛教著作被尊稱為經的,僅此一部。
3研究概況
千余年來,《壇經》被公認為惠能所說、法海所記。20世紀初,于敦煌文獻中發現了惠能的《壇經》及其弟子神會的語錄,《壇經》研究有新的發展。1930年以來,胡適據敦煌文獻,先后發表《菏澤大師神會傳》、《壇經考之一——跋曹溪大師別傳》、《壇經考之二——記北宋本的六祖壇經》,認為《壇經》的作者不是惠能而是神會。1935年日本宇井伯壽著《第二禪宗史研究》,不同意胡適之說。1964年日本關口真大撰《禪宗思想史》,認為《壇經》代表了社會的思想。1967年日本柳田圣山作《初期禪宗史書之研究》,更認為《壇經》中無相戒、般若三昧、七佛二十九祖說等,是牛頭宗六祖慧忠所說,鶴林法海所記,神會晚年把經引入自宗,由門下完成。1971年在臺灣的印順著《中國禪宗史》及《神會與壇經》,反駁了胡適的主張。近年來,中國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壇經》的基本內容代表了惠能思想,同時其中也有后人增益的成分。注釋有丁福保《六祖壇經箋注》以及港臺學人的一些著作。
4經文內容
自序品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與官僚,入山請師;出于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學士二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時作禮,愿聞法要。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惠能嚴父,本貫范陽,左降流于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于市賣柴。
其他版本的《六祖壇經》
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
客曰:"《金剛經》。"
復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
客云:"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惠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參禮五祖。"
"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不經三十余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
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
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
惠能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
祖云:"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
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
八月余日,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
惠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求?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設作偈頌,枉用心力。"
諸人聞語,總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師,何煩作偈?"
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卻同凡心,奪其圣位奚別?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楞伽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后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
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于南廊壁間,呈心所見。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秀書偈了,便卻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難測。 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
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卻不用畫,勞爾遠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嘆善哉。
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于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
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復兩日,有一童子于碓坊過,唱誦其偈;惠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曰:"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惠能曰:"上人!我此踏碓,八個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
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惠能曰:"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
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惠能聞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
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稀有!"
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于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
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
惠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靜(被融合牛頭宗后的南禪后人改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
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當如是乎?"乃問曰:"米熟也未?"
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祖復曰:"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惠能啟曰:"向甚處去?"
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藏。"
惠能三更,領得衣缽,五祖送至九江驛,祖令上船,惠能隨即把櫓。
祖云:"合是吾渡汝。"
惠能云:"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付法!今已得悟,只合向性自度。"
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矣。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逐后數百人來,欲奪衣缽。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燥,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趨及惠能。惠能擲下衣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
惠能遂出,坐磐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曰:"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
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
惠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
明又問:"惠明今后向甚處去?"
惠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 明禮辭。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于四會,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吃肉邊菜。"
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避。"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因二僧論風幡義,一曰風動,一曰幡動,議論不已。
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一眾駭然。
印宗延至上席,征詰奧義,見惠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 惠能曰:"不敢!"
宗于是作禮,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
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
惠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其金。"
于是為惠能剃發,愿事為師。"惠能遂于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
惠能于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今日得與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傳,不是惠能自智。愿聞先圣教者,各令凈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無別。
一眾聞法,歡喜作禮而退。
般若品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坐,告大眾曰:'總凈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來去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流通,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后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贊嘆,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智小根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于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生。猶如大云覆蓋于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于智人,智者為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凈,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凈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善知識,我于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開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需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于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善知識,后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于同見同行,發愿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說通即心通 如日處虛空 為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凈至無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凈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生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 邪見名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師復曰:'今于大梵寺說此頓教,普愿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嘆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決疑品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剌丈請師升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為解說。'
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
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
師曰:'是。'
公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愿和尚為說。'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師又曰:'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于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其理,非我祖師有過。'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愿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愿為破疑。'
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凈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凈,即佛土凈。"使君,東方人但心凈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凈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愿東愿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恒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
'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后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愿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如剎那間,目前便見,各愿見否?'
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癡是畜生。'
'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忘,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凈,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嘆善哉!唱言:'普愿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凈,即是自性西方。'
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愿為教授。'
師言:'吾與大眾作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作此修,剃發出家,于道何益?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鉆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確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
時,刺丈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定慧品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種,定慧即等。'
'自悟修行,不在于諍;若諍先后,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于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凈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師示眾云:'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師示眾云:'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利,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于相而離相;無念者:于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間善惡好丑,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并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系縛。于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于相,即法體清凈;此是以無相為體。'
'善知識!于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于自念上常離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
妙行品
師示眾云:'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凈,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凈,人性本凈,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凈。起心著凈,卻生凈妄,妄無處所,著者是妄。凈無形相,卻立凈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凈縛。'
'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著心著凈,即障道也。'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于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凈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
'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菩薩戒經》云:"我本性元自清凈。"善知識!于念念中,自見本性清凈,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懺悔品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于是升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于一切時,念念自凈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于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
眾胡跪。師曰:
'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
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
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令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凈。善知識!各隨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愿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愿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愿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善知識!以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衍;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后過;從今以后,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衍,不知悔其后過。以不悔故,前衍不滅,后過又生。前衍既不滅,后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愿,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愿度,自心煩惱無邊誓愿斷,自性法門無盡誓愿學,自性無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愿度?怎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又,煩惱無邊誓愿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愿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善知識!今發四弘愿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
'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凈,眾中尊。從今日起,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凈,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
'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于自色身,歸依清凈法身佛;于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于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于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何名清凈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凈,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云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云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于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凈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見自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皈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皈依。'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于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吾有一無相頌,若能誦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后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于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普愿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后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于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
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機緣品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
時,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尼乃執卷問字。
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
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
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尼驚異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
有魏武侯玄孫曹叔良及居民,競來瞻禮。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師居之。俄成寶坊,師住九月余日,又為惡黨尋逐,師乃遁于前山,被其縱火焚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遂行隱于二邑焉。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參祖師,問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諭。'
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凈。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贊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僧法達,洪洲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地。
祖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
曰:'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
祖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聽吾偈曰:
'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無比。"'
師又曰:'汝名什麼?'
曰:'法達。'
師曰:'汝名法達,何曾達法?'復說偈曰:
'汝今名法達,勤誦未休歇,
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吾今為汝說,
但信佛無言,蓮花從口發。'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后,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愿略說經中義理。
師曰:'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何為宗?'
達曰:'學人根性暗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
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之一遍,吾當為汝解說。'
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師曰:'止!此經原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于此。何者因緣?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于相離相,于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
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
吾亦勸一切人,于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嗔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
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
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聽吾偈曰: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與義作仇家;
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法達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再啟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之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利?愿和尚再垂開示。'
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于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只教汝去假歸真,歸真之后,真亦無名。應知所有珍財,盡屬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
達蒙啟發,踴躍歡喜,以偈贊曰:
'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初中后善揚,
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
師曰:'汝今后才可名念經僧也。'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余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
師曰:'三身者:清凈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
不離凡聞緣,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
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凈,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于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如上轉識為智也。教中云:"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
僧志常,信州貴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
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
曰:'智常到彼,凡經三月,未蒙示誨。為法切故,一夕,獨入丈室,請問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
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
對曰:"見"。
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
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
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凈,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
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
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
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隨服枉遷流,
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為教授。'
師曰:'汝觀自未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凡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
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載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誨。
師曰:汝何處未明?
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于此疑惑。
師曰:汝作麼生疑?
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石,誰當受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滅之用。一體五用,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于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
師曰:汝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據汝所說,即色身外別有法身,離生滅求于寂滅;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斯乃執吝生死,耽著世樂。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回,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豈有一體五用之名?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斯乃謗佛毀法。聽吾偈曰:
無上大涅槃 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 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 自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 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 何為真實義 惟有過量人 通達無取舍
以知五蘊法 及以蘊中我 外現眾色像 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 不起凡圣見 不作涅槃解 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 而不起用想 分別一切法 不起分別想
劫火燒海底 風鼓山相擊 真常寂滅樂 涅槃相如是
吾今強言說 令汝舍邪見 汝勿隨言解 許汝知少分
志道聞偈大悟 ,踴躍作禮而退。
行思禪師。生吉州安城劉氏。聞曹溪法席盛化。徑來參禮。遂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字數限制未完待續
以上就是六祖壇經概述的全部內容,更多佛經大全資訊請關注解夢佬算命網熊掌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