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楞嚴經:經名釋意

解夢佬

楞嚴經:經名釋意

經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這就是《楞嚴經》經名的全文,在一切佛經中,這是最長的經名。現在我們逐字略解經名。

‘大’——佛經中所謂的‘大’,比一般所說的‘大’含義更廣闊,大到無所不包。莊子說:‘至大無外’。現在數學上認為‘無窮大’就是最大的概念。但還不如佛經所謂的‘大’字的含義廣。因為‘無窮大’和‘至大無外’都是概括空間而言。而佛經所說的‘大’,并包畢時間。一般佛經當中常用‘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這兩句話。上句是說時間,‘三際’就是‘現在’‘過去’和‘未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總括過去現在和未來,窮盡無始無終的時間’。下句是指空間而言,‘十方’就是東西南北四方,加上東南方西南方西北方東北方,再加上方和下方,總成‘十方’。這句話的含義就是‘遍一切空間’。因此佛經所說的‘大’是總包空間和時間二者而言。略異于中國所說的‘大’字的含義,因為中國沒有和它同義的字,因此有些經中只照印度文的音譯為‘摩訶’,以示與中文的‘大’字含義不同。這里所說的大,是說明本經內容之廣,豎而時間——過去未來和現在,橫而空間,天地萬物盡宇宙無所不包。

‘佛頂’——‘佛’字是印度文‘佛陀’的省稱。‘佛陀’的含義是‘覺’。但這個‘覺’的含義又不同于中文的‘覺’。這個‘覺’是與眾生相對的。‘眾生’就是泛指一切有生命的生物。‘眾生’因為處在‘迷’中,因此永遠沉淪于生死的苦海中而不能自拔。其實‘眾生’與‘佛’本無區別,只是眾生處在‘迷’中所以沉淪生死。佛處在‘覺’中,因此能超出生死之外。佛不但處在‘覺’中,超出生死之外,同時還能覺醒其他的的眾生,使他們也超出生死的苦海。

因此‘佛’字含有兩重意義,一是‘覺己’(使自己超出生死的苦海)。一重是‘覺他’(使眾生超出生死的苦海)。關于這個道理,后文還要詳細談,此處暫不多說。其次談到‘佛頂’,相傳釋迦牟尼佛的頭頂,任何人也望不到上面去。這象征著他掌握了宇宙間最高的真理,證到了宇宙間最高的成果。沒有任何人的智慧成果在他之上。所以稱為‘無上’,這里用‘佛頂’來比喻本經。就是說此經中所講的道理,不但內容之廣,包羅萬有,而且所講的道理,也是最高;猶如佛頂一般,沒有任何理論在它之上。

‘如來’——是‘佛’的另一種稱號。其含義是任何一個人,只要證到佛的境地,就和過去所有的佛一樣,不分高低,猶如過去的佛重來一般。

‘密因’——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有它一定的過程。佛家往往用‘因果’二字來概括它。‘因’就是起因,‘果’就是結果。

宇宙間沒有無緣因的結果,也沒有無結果的緣因。種大的因就結大的果;種小的因就結小的果。好的因就給好的果,壞的因就結壞的果。俗話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今天要想結成佛的果,就必須先種成佛的因。而這個因高深微妙。不是一般普通人心粗氣浮所能理解。一般人因為不能理解這種高深的道理,以為這是一種秘密,所以理解不到。因此佛經上常說:‘愚者不解,故名為密;智者了達,即不名密。’因為這是一種最高深而又最精微的真理,所以能結無上的佛果。

‘修證’——‘修’就是一種行為。我們既然明白了這個高深微妙成佛的道理,就必須按照道個道理結合行為去實踐它,這個實踐的過程就名為‘修’。不但要‘修’,而且還要從‘修’當中去‘證’到最后的結果。這就名為‘修證’。

‘了義’——任何一家思想體系,都有它所包含的獨特的意義。這個意義假若是徹底正確的,就名為‘了義’;不如此,就名‘不了義’。但是每一家思想,都認為他掌握了真理。究竟誰是真理,就必須有一定的尺度來衡量它。衡量的尺度有兩種:一是從‘理’上來辯駁,二是從‘事’上來證明。經過這兩方面來衡量,證明此經所講的是能徹底解決宇宙人生根本問題的最精義理,所以名為‘了義’。‘了義’就是能夠徹底了達宇宙人生的義理。

‘諸菩薩’——‘菩薩’是印度文‘菩提薩埵’的省稱。‘菩提’的含義是‘覺’,‘薩埵’是有情,合而言之,就是‘覺有情’。一切眾生,都是有情,故名‘薩埵’。然而迷惑于生死中,不能自拔。若要超出生死之苦,必須以‘覺’來破‘迷’,超出生死,即名‘菩薩’。然而‘菩薩’所謂的‘覺’,與上文‘佛陀’所謂的‘覺’,是有差異的。‘佛陀’所謂的‘覺’,是‘覺己’‘覺他’,覺行已徹底圓滿,是覺的最高境界。‘菩薩’所謂的‘覺’是自覺已成,而覺他的功德還未圓滿,尚待努力,才能達到‘佛’的地步。是成佛過程中的境界。‘菩薩’隨著自己證的深淺,又分為各種不同位次,后文當詳論。‘諸菩薩’就是泛指各種位次高低不同的眾菩薩。

‘萬行’——一切眾生,由一個普通的凡夫,發心要想修行,出離生死。經過‘菩薩’的階段,直到最后證到佛的境地為止。這當中有千差萬別不同的道路,供人選擇,最后都能得到成‘佛’的結果。這些千差萬別不同的道路——也就是不同的行為,都是走向出離生死的行為,統名之謂‘菩薩行’。‘菩薩行’不是一種而是多種,故名為‘萬行’。

‘首楞嚴’——據《涅槃經》上釋迦佛自己解釋‘首楞嚴’三字的含義說:‘首楞嚴者,名一切事畢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窮盡了宇宙萬物即‘一切事畢竟’。‘堅固’就是永恒不變不壞。只有萬物的本體才永恒不變不壞。換言之‘首楞嚴’三字的含義就是‘窮盡宇宙人生的本體’。窮盡天地萬物宇宙人生的本源,而證到了永恒堅固不壞的結果,就是佛法的最終目的也就是佛法的最高境界。

‘經’——‘經’字含有三重意義:一是‘永恒不變’,二是‘方法’,三是‘道路’。總說就是:‘這是一條走向永恒不變的道路的方法。’

譯經人〈一〉唐中天竺〈注一〉沙門〈注二〉般剌密諦譯

注:①古代譯印度為天竺。

②沙門就是出家修行的人,又叫‘比丘’,中國一般稱為僧人;后文當詳解。

相傳隋朝時,天臺山智者大師知道印度有《楞嚴經》沒有傳到中國來,就每天向著西方禮拜,禱求這部經早日傳到中國,一共拜了十八年。后來到了唐中宗初年,印度僧人名般剌密諦,秘密把道部經梯山航海偷運來中國。據傳說印度因為很珍視道部經,禁止把這部經傳出國外。般剌密諦偷運此經來到廣州時,正當唐中宗神龍元年。恰遇著武則天時的宰相房融被降職到廣州,房融是佛教徙,知道般剌密諦帶來了道部經,于是要求他在廣州制止寺把這部經譯成了中文。

譯經人〈二〉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解烏萇國‘北印度,彌伽釋迦是烏萇國僧人。他精通印度和中國的文字。般剌密諦譯經時,只是依照印度文的音,用中文記錄下來,彌伽釋迦再根據此音的含義譯為中文。

譯經人〈三〉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

解懷迪是廣東羅浮山南樓寺的僧人。他精習各種佛經,并精通五印度的文字。當般刺密諦和彌伽釋迦譯此經時,他怕他們二人的中文不夠熟練,因此在旁邊校正他們的譯文。

譯經人〈四〉菩薩戒弟子前正儀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解凡是佛教徒都必須受戒,受戒就是接受一定的規章法則來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這些法規總稱為‘戒律’。受戒后就必須永遠遵守這些法規,不能違犯。戒律中按身份的不同和思想水平的高低又分為‘居士戒’‘沙彌戒’‘比丘尼’‘比釣尼戒’‘菩薩戒’等。‘菩薩戒’是較高水準的戒律。‘菩薩戒弟子’就是受過‘菩薩戒’的佛教徒。正儀大夫是唐朝內閣的一個高級官名。唐朝內閣分‘中書省’和‘門下省’兩部分。平章就是秉公處理國家的政務。一般稱宰相為‘平章’。房融是清河縣人,和他的兒子房琯都是唐朝有名的宰相。此經譯時,房融在旁作詞藻的潤色,因此文辭非常雅淳,為中國文字最美的一部佛經。

感謝閱讀楞嚴經:經名釋意,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謝謝大家對解夢佬算命網的支持!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熊掌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1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