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戒為師
汝等比丘,于我滅后,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止已也。
你們諸位比丘,在我入滅之后,應當尊重、珍惜、恭敬波羅提木叉的戒,那就像黑暗中有光明,又像貧窮的人有財寶。要曉得,戒就等于是你們的大師,就像我還住在世間讓你們親近、請教、依止一樣。
不論是一個團體或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的人類,都必須有他們共同的生活守則,以及必須共同遵守的倫理,才能使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一個人,既能自己平安,也能讓別人平安,不但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否則就成了烏合之眾,人人自私自利,乘興而為,不但造成自己的痛苦,也使他人受害,失去了安全和安定的保障。所以無論任何團體,如果希望持久的話,就必須有一套共同的準則和倫理標準,讓大家遵守,使參與其中的人得以成長。
佛陀制戒的用心,即在于為弟子們立下規章制度,好讓大家能清凈、少欲無諍地過修行的生活,而達成解脫的目的。當他在即將入涅巢之前,又再次叮嚀大家,不要忘了遵守他所制定的戒律,如此,佛教團體才會繼續存在,弟子們也才能繼續得到佛法的利益。否則,人亡政息,樹倒猢猻散,世尊的悲愿就落空了,這個世間將會非常悲慘,眾生也將非常可憐。 比丘,有三義:
一、怖魔——出家受比丘戒后。不再造種種惡業而修梵行,必定離欲而出三界,所以魔王會恐懼少了一個可能成為他的子孫的人。
二、乞士——有二義:1.向人間乞食,以養身命;2.向三寶乞法,以養慧命。
三、破惡——破除種種不善惡業,而修種種善業。
波羅提木叉,通常譯作別解脫戒,其實只有別解脫的意思,并沒有戒的涵義,戒是另一個梵文尸羅的義譯。所謂別解脫是別別解脫的意思,又叫作處處解脫,即每持守一條戒,就已經種下一分解脫的因,就已經能從當下的煩惱獲得解脫;不持戒則為煩惱所縛,如果能夠時時留心、處處持戒,那就時時解脫、處處解脫。波羅提木叉包括僧俗大小七眾戒,比丘應于五夏之內專精于戒律的修學,明白其中的開、遮、持、犯,對五篇七聚要分明清楚,否則就稱為啞羊僧。
大師,在經律中所見的大師一詞,是指人天導師,亦即世尊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論中,又稱佛為法王,而稱等覺菩薩為法王子。此處的大師,非常明確地是指佛。
感謝閱讀以戒為師,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謝謝大家對解夢佬算命網的支持!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熊掌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1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