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觀——五蘊一五蘊皆空——人的本身即解脫自在
舍利子l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即《阿彌陀經》里面所稱的舍利弗。弗是梵語,譯成中文就是兒子的子。舍利原本是印度的一種鳥,這種鳥眼睛非常明銳,舍利弗的母親眼睛明銳得像舍利一樣,所以取名為舍利。她這個兒子從母得名,所以叫舍利子。
人是由五蘊所成,我們若能如實觀照五蘊本空,那麼,雖有身心的現象,也能夠生活得解脫自在。然而要把五蘊看空,必須用智慧。用智慧看五蘊怎麼看法呢?觀世音菩薩對釋尊的弟子,被稱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子啊!色之于空,并沒有不一樣;空之于色,也沒有不一樣。色就是空,空也就是色。
這里的色,就是五蘊中的色蘊,屬于生理的、物質的現象。其余受、想、行、識四種,是屬于心理的、精神的活動,它們與空的關系,和色蘊完全一樣。也就是在本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下依式寫成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識即是空,空即是識。不過為免繁贅,只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一句概括了。何謂色不異空呢?色在這里是指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互為因緣和合而成。一般不懂佛法的人,聽到四大就以為是指酒、色、財、氣,其實這是牛頭不對馬嘴。四大乃指地、水、火、風,是物質界的四種特性,因為這四種特性在世間極普遍而作用又極大,所以稱為四大。
地大表現的是堅硬性,如身上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經、皮膚、毛發、指甲等;水大表現的是濕潤性,如血液、淋巴液、唾液、汗、尿等;火大表現的是溫熱性,就是我們的體溫了;風大表現的是流動性,如呼吸和血液循環。
rtl這四種特性的物質和合而成的色身,必須每天攝取食物、補充水分,經過消化、分解、吸收以維持體力,而體內的廢物則以糞、尿、汗水的形態排出體外;這些新陳代謝的活動都是一刻不停地進行著。根據生理學者的研究報告:每六至七年,我們身上總數約六十兆個細胞就全部更換一次。也就是說六七年之間,我們身上的所有細胞至少經過一次生死。像這樣剎那剎那不停地變化,幾十年之間,身體組織就變老了,今天生這個病,明天鬧那個痛。當有一天,救治不了,這條命便報銷了。所以凡夫眾生執為實有的這個身體,殊不知從因緣的觀點來看,它是四大和合,一息不停地變化,根本沒有獨存性、不變性與實在性,只是假有——暫時的有,空幻而不真實,一旦和合的關系結束了,身體也就隨之死亡、朽壞、消失。這就是色不異空的道理所在。
可是,倘若僅僅抱持一味色不異空的觀念,三世論者會流于小乘聲聞的偏空思想,而一世論者則會墮入可怕的虛無主義了。因此下文要緊接上一句空不異色。前句以因緣滅故,色不異空;后句以因緣生故,空不異色。色不異空,所以能見有如空,在生死不異,住解脫自在;空不異色,所以能住解脫自在,但不離現實生死界,這就是大乘菩薩了。
這里我們要注意到,空是因為有色才知道有空,離開了色來說空,不是真的空。例如農禪寺的大殿,本來空無一人,現在卻有這麼多人。農禪寺真的有這麼多人嗎?其實本來沒有,待會兒又不見了。也就是說,本來沒有人,而現在卻有人了,當它有人的時候,的確是真的有人。但是我們知道,等一會兒這些人會散去不見的,由此可見,色與空本來就是相即而不相離的。同理,我們的色身在母親懷我們之前是沒有的,是在空中,而現在是活生生的軀體,其實它本不白有,而將來死了,又消失不見了,像這樣即色而顯空,才是真空。
如果只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可能有些人聽了,以為色與空雖不相離,可是色是有,空是沒有,色與空畢竟是有別。所以觀世音菩薩接著告訴舍利子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說:我們的色身,無非是以四大為因緣而起生滅變易的延續現象,真觀色身的本身就是無常(非不變的)、是無我(非獨存的),合而言之就是空的(非實在的)。反過來說,這無常、無我的空相,絕非一無所有的空,而是因緣而生,宛如存在的身體。如此,色與空,空與色,只是一體兩面的說法,彼此是沒有分別的。
可惜世俗凡夫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執色為有,亦即執著自己實有這個身體,因而纏縛了種種的煩惱不得自在。為什麼呢?例如:我的太太跑掉了、我的錢被盜了、我的房子被燒了、我患了高血壓、我挨了別人一拳、我被毀謗了、我要死了……也許有人認為毀謗是名譽受損,與身體無關,其實人的名譽還是需要有身體作為對象。總之,如果你執著這個身體,放不下、看不透,這些就成了你的煩惱和痛苦。所以這種人被稱為具縛凡夫。
至于小乘行者也是未了達即色即空、即空即色的大乘空慧,固然體證了色身是空,放下了對色身的執著,卻沒有放下對法的執著。所以急欲出離世間,趨入涅粲,這一期生命結束之后,再也無須也不想接受另一個色身。這種一味耽空滯寂,我們稱之為偏空。
講完了色蘊,接著我們講另外四種屬于心理的精神活動,即受、想、行、識四蘊。這四蘊也莫不一一皆如色蘊,是如幻不實,緣起而性空,性空而緣起的。
受蘊——受是領納的意思,是我們身體的官能,即眼、耳、鼻、舌、身五根,與外在的環境(色、聲、香、味、觸)接觸所產生的種種感覺,可分三種:苦、樂、舍。苦受是不舒服的感覺;樂受是舒服的感覺;舍受則是不苦不樂,純粹是感覺而已。
想蘊——是與外境接觸而產生的認識作用,即對于外境的了解、聯想、分析和綜合等心理活動。
行蘊——是與外境接觸之后,心理所起的對策。例如你搭乘公車,車內很擁擠,突然被人踩了一腳感覺很痛,這個痛覺,就是受。于是你趕緊抬起頭看是誰踩了你,噢!是個急著想找座位的胖婦人,這是想。這時,你決定瞪她一眼,還是埋怨她一句了事,或者向她說:對不起!我的腳把你嚇了一跳。這種決定處理事情的意志、意愿,叫做行。
識蘊——是指對外境(色)以及因外境而起的感覺(受)、認識(想)、意志(行)等活動能起了別識知作用的心之本體。所以識統攝了一切心理的活動。由于無明所覆,凡夫對于身心自體以及身心所依的外境,有著強烈的愛執染著,而造作種種善惡行為,積聚成為業識,由是依業受報,生死死生不得解脫。所以這個識是連貫凡夫生命之流的主體,這個主體絕非如一般神徒所相信的那種永恒不滅的靈魂。它不停地積聚業種,也不停地隨緣現行,好比棧房一樣,貨物搬進搬出,變動不已。不僅前生與今世,今生與來世識蘊質量彼此不同,即使一念之間也前后不一了。所以,凡夫眾生的心理的、精神的活動——受、想、行、識四蘊,也和色身一樣是如幻不實,緣起而性空、性空而緣起的。
因此,經文的色不異空……亦復如是,也可以并寫成四句,即五蘊不異空,空不異五蘊;五蘊即是空,空即是五蘊。既然五蘊是空,五蘊非我,那麼其他的人,乃至一切眾生,也都無非是緣起幻現,了無真實的自性可得。從如此甚深的空慧之中即能發起大菩提心。
一位大乘菩薩持一切凈戒,修一切善法,度一切眾生,且如《金剛經》上所說的: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造作如此大的功德,卻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功德,為什麼?就是因他具備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般若智慧。總而言之,心理的活動在凡夫來說叫做受、想、行、識,在佛、菩薩的境界則叫做后得智,是大用現前,是大慈悲、大智慧。而構成身心的五蘊在佛、菩薩的境界,就成了化身、神通、慈悲與智慧。
或許有人以為:我又不是菩薩,聽這些做什麼?諸位居士,我們雖然不是大菩薩,但是既然信仰了三寶,希望將來成佛,就一定要先從學做菩薩開始,曉得菩薩是怎麼看待五蘊的,對自己時存慚愧之心,對菩薩常生仰慕之心,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今生做不到像賢位圣位菩薩那樣,只要愿心不失,來生還可以繼續努力。所以我們要發愿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畢竟成佛的心。
關注解夢佬算命網官方微信,獲取更多佛經大全獨家資訊。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