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顏回、子貢、子路等弟子被困于陳、蔡期間,曾絕糧七天。子貢費了許多周折才買回一石米。顏回與子路在破屋墻下做飯,有灰塵掉進飯中,顏回便取出來自己吃了。子貢在井邊遠遠望見,很生氣,便跑去問孔子:“仁人廉士,窮困時會改變自己的節操嗎?”孔子反問:“改變節操還叫仁人廉士嗎?”子貢說:“像顏回那樣的仁人廉士,也不會改變節操嗎?”孔子說:“是的。”子貢便把自己看到的情況告訴了孔子。
佛門里,管這種“觀察別人的過失而心生不滿的行為”叫觀過。故事里,子貢對顏回觀過,心生不滿,甚至嗔恨,其實受苦的卻是他自己。
請想一想,如果你是子貢,你會如何平復自己的觀過情緒呢?
辦法有很多:或者你就相信他這麼做一定是有原因的;或者自己主動去觀察了解,找到背后的原因;或者告訴自己,“如果我去觀過就會自己把自己弄得很苦,我不要觀過。”
而故事里,孔子卻說:“我相信顏回之仁已經很久了。你雖如此說,我仍不會懷疑他,這里邊必定有緣故。”
孔子把顏回叫到身邊說:“日前,我夢到先人,大概是想啟發幫助我。你把做好的飯食拿進來,我將祭奠先人。”顏回對孔子說:“剛才有灰塵掉進飯里,留在鍋里不干凈,丟掉又太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不可以用來祭奠了。”
故事到這里,事情就很清楚了。
很多時候,我們的苦惱就是看不清事情背后的原因,拿自己慣常的知見來判斷、衡量人、事、物的是與非導致的,更可悲的是我們還不自知。
佛法講,凡夫習慣了從“我”的角度出發,去觀察外在的人、事、物,并得出相應的種種感受。殊不知,“我”就像一個哈哈鏡,客觀與真相在里面有著種種顛倒之相。
所以,在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我們不要輕易判斷是非。
更多每日一禪喜歡對別人“觀過”最終受苦的卻是自己的相關文章請關注解夢佬算命網!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0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