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北京城是一座充滿了陰陽八卦思想的都城,是由外城和內城組成的。外城位于南面,是乾位,象征“天”,為陽;內城位于北面,是坤位,象征“地”,為陰。為配合天圓地方、乾坤照應、陰陽合德,外城略寬,呈扁圓形;內城略窄,呈方形。外城的東南為兌位,象征“澤”,所以有個凸起的角;內城的西北為艮位,象征“山”,所以向內呈凹陷狀。
人居住的場所,應該陽氣充足,但內城卻屬陰。由于九在八卦中是老陽之數,內城就布置了九道城門來轉陰為陽。外城原本屬陽,就用少陽之數只布置了七道城門。
北京從永定門經正陽門、紫禁城到達鐘鼓二樓,是一條長達十五里的筆直的中軸線。北京城就是以此為軸線,按九宮來設置的:南面設九宮,中間設五宮,北面設一宮。帝王的宮殿設置在中央,象征著駕馭四方四隅的權威。
另外,天、地、日、月、社稷五壇也是按照九宮八卦設置的。其中天壇在南方,呈圓形,在外城之內;地壇在北方,呈方形,在內城之外;日壇在東方,呈圓形,在內城之外;月壇在西方,在內城之外;社稷壇在中央,在內城之中。
明代建設的紫禁城是在元代大內的舊址上改造的,大約整體向南移動了一些:
據傳,為了壓制住元朝,明代紫禁城在元代皇宮的延春閣上堆土為山,形成了煤山(今景山公園)。這座山正好位于全城的中軸線上,又立于南北兩大城墻的正中,成為全城的制高點。紫禁城還在舊址上修建了護城河,形成了金水環繞的格局。從而紫禁城人為地制造出了背山環水的風水格局。
風水以星象對應大地的各州,北京因處于東北方,便是北斗星在大地的投影。既然北斗星是天上的中心,北京就是天下的中心,因而紫禁城嚴格地按照中軸線規劃宮殿。其中奉天殿(今太和殿)是天子舉行大典、接受朝賀的地方,當處于正中,并且比其他宮殿高;而華蓋殿(今中和殿)、謹身殿(今保和殿)及后寢二宮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都處于軸線上。其他宮殿則左右東西地對稱排列:外朝,文華殿居左,武英殿居右;后寢,端本宮即太子宮寢居東,后宮居西。
關注解夢佬算命網官方微信,獲取更多風水命理獨家資訊。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