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信的幾個誤區、真正自信的孩子有哪些特征

解夢佬 0

1、外向的孩子就是自信的孩子嗎?

我們假設這樣的一個場景:有一群10來歲的孩子,他們都來參加演講的課程。當上課的老師給大家機會說:請大家自愿上臺演講!

有一些孩子會主動舉手要求上臺,有些孩子他就不會舉手要求上臺。家長可能就會覺得“我的孩子是不自信不主動,是不是這些外向的孩子才是真正自信的一些孩子?”

要去探究這個問題的話,其實我們可以去猜測一下,這些孩子舉手的時候可能會的一些動機:

比如說有一些孩子,他可能非常熱愛表現,老師只要問題一說出來他就立即舉手,但是上臺之后他很有可能就去跟老師說:“唉,老師你剛才說的題目是什麼?能再跟我說一遍嗎?”那就是他自己還沒有搞清楚狀況就上臺再說。

有一些孩子,可能他覺得我來這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上臺,所以我舉手拉上臺。

還有一些孩子,他可能覺得,我還沒有做好準備啊,所以我就先不要去上臺,等我完全準備好我再上臺。

也有一些孩子,他們可能是覺得無所謂啊,我上不上來都沒關系,叫了我就去,不叫到我也無所謂。

我們再去設想一下,假如這4種孩子都被叫到了臺上,然后在他演講的時候臺下開始竊竊私語,開始有人在講話,交頭接耳,甚至可能人群中有些喧鬧,那麼在這種時候,哪一些孩子仍然還會保持自信呢?

那些還沒有搞清楚狀況就上臺的孩子,他有可能就很容易受到下面的一些人群的影響,他的這種自信心很有可能在很快的速度里面就喪失了,然后進入到另外一個極端。

那種目的性很強的孩子,他反正抱的那個目的可能是鍛煉自己,他在這種狀況下去維持他的那個自信,不在乎別人的狀況,面對這樣的挫折狀況,有可能就會比前一個孩子要更強。

后面講的這種無所謂的孩子,在這樣的狀態中他也很有可能能夠堅持下來。

所以我們其實會發現,外向或者內向的孩子,他們在面對的這種挫敗狀況的時候這種自信的穩定程度可能也會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能夠單純的從內向或者外向來判斷一個孩子是不是自信。

2、自信是對什麼都自信嗎?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夠做到,相信自己在任何困難的狀況下能夠完成任務的一種能力.

但是如果一個人他對什麼都自信,比如說如果我們類比一下一個40多歲的人,他說他很自信,我覺得我能夠跑不跑得過劉翔,博爾特,哦,那麼如果這樣說的可能這個人他不是自信,他是一個瘋子,所以自信他其實另外有一個含義是我們能夠恰當的判斷自己的能力的范疇。

但是在孩子這個群體里它有一點點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孩子可能在某一些年齡段,他的自信會有點過高,可能甚至到了一些幻想的這個階段。但是總的來說除了這些階段之外偶爾的自信,偶爾可能會有自卑那都是正常的,只要他對自己能力有一個正確判斷,我們認為都是一個自信的孩子。

3、自負的孩子是自信的嗎?

在咨詢里面,有一些家長跟我描述,在青少年階段,有些孩子會說一些很自負的話,或者是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總是在言語上要去壓倒別人、去戰勝別人,甚至都顯得有點自負了。很多人長成成人之后,他依然會這樣表現,在言語中咄咄逼人。像這樣的一種自負狀態呢,我們說他不是自信。

我們每個人天生都會帶著一些自卑出生。自卑從嬰兒出生開始就有,伴隨我們終身。當自卑過大的時候,可能為了保護我們自己,內在會發展出另外一種方式,就是會通過去尋找優越感來補償這種自卑受傷的心靈,這種優越感的補償可能就會是通過去壓倒別人,去辯駁別人或者一些極端之事表現出來。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如果一個人他表現出的那種自信的狀態,已經讓你覺得他有些自負了,特別是在青少年的孩子身上,那麼往往這個背后不是真正的自信,它所代表的反而是一種深深的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