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總是怕別人不高興?

解夢佬 0

生活中,很多人發現自己有這樣一個問題:

總是為別人的情緒負責。

比如一群人在一起時,如果其中有人悶悶不樂,看起來心情不好,TA就忍不住想:

這個人為什麼不高興呢?

難道我剛才說錯了什麼話,或者做錯了什麼事?

這種感覺既微妙,又偏執,仿佛全世界人的不開心都與你有關,你也知道這很沒有道理,但就是忍不住這樣去想。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這是一種心理邊界模糊的表現。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邊界,它就像一條護城河一樣將自己與他人區別開來。

如果一個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會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不同,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不同,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別人的。

為別人的情緒和感受負責,就是一種越界的行為。

有人不開心,可能是TA遇到了什麼不愉快的事,可能是昨晚失眠沒有睡好,也可能是其它的什麼原因。

這些都與你無關,并不是你離人家近,就是你的責任。就像并不是醫生幫產婦接生孩子,就自然成了孩子的爸爸一樣。

但問題是,為什麼有的人會有這麼奇怪的想法,總是忍不住要為別人的情緒負責呢?

如果深究的話,還是要追溯到他們的童年經歷上來。

《童年之謎》的作者羅尼·索蘭曾說過這樣的話:

“每一個成年人的背后,都隱藏著一個孩童。這個隱藏的孩童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回蕩,影響我們對當下情景的反應。”

那些愛為別人的情緒負責的人,也不是他們想這樣想,而是他們的童年經歷決定了他們不得不這樣想。

比如有的人父母關系不好,爸爸媽媽經常在照顧孩子的瑣事上吵架甚至動手打架。

這個時候,孩子自然會認為自己是父母感情不和的導火索,都是因為自己才造成了家庭里的“戰爭”,自己是問題的根源。

另外,有的父母雖然很少吵架,但是他們經常向孩子灌輸這樣的意識:

都是為了照顧你,所以我才這麼辛苦,這麼累,這麼不快樂。

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覺得只要父母不開心,就是自己的問題。

時間再長一點,這種心理模式會泛化,不僅僅是父母家人,連周圍的朋友,甚至所有身邊的人情緒不好時,都忍不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這種錯位的邊界意識會讓人很不舒服,并且內心充滿了沖突。

你會發現不管做什麼事,腦海里都會冒出兩個小人打架。

一個不斷提醒你,別人不高興了,都是你的錯,你以后要多注意,多反思自己,不要再影響和傷害別人,另一個則會提醒你,為什麼總是這樣討好別人?

這樣的沖突會不斷消耗我們的經歷,讓我們精疲力盡。

那麼,怎樣才能從這種狀態里擺脫出來呢?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核實一下,直接去問對方:

“我看你情緒有點不太好,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簡單的一句話,既顯示了你對別人的關心和照顧,又避免了自己像悶葫蘆一樣在那里胡思亂想,憑空生出很多無端的內心戲來,可謂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式。

當然,也有一些時候并不方便去問,這時你可以對自己進行一些自我暗示。

比如當你發現又在為別人的情緒而忐忑不安時,就對自己暗暗地說這樣的話:

如果有人無緣無故的不高興或者情緒不好,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而不是你的事,你不要急著把所有問題的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你不是世界的中心,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這樣一想想,你的內心或許就會安寧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