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情緒往往在不自覺的狀況下,以某種隱晦、間接的方式在家庭中的每個成員身上流動。
她不是沒渴望過戀情,只是往往在戀情發展得還不錯,在對方開始準備與她結婚時,她就會立即分手。
而當年齡漸長,她的擇偶條件也明確地變成“不婚、不生育,相伴就好”。
她是在大家庭中長大的,從小看見媽媽包辦家族中所有的事,而且每當媽媽煮了新菜時,就開始叮嚀她:“這些菜你以后都要學會,這樣你嫁到別人家里才會討人喜歡。”可每當媽媽結束對她的囑咐后,辛苦做飯菜的媽媽卻總被奶奶嫌棄,只能躲到廚房里偷偷哭泣。而這一幕,她撞見過很多次,就像不會完結的電影在腦海里重復著。
后來,媽媽離婚了。從懂事以來,她就覺得媽媽長期被勒索,因此她不想重蹈覆轍。
有時候,我們會以拒絕付出來避免傷害。案例中的女孩,為了不步媽媽的后塵,所以決定“不婚、不生育”。看起來她似乎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了,但結局真是如此嗎?她真的能活出她所向往的人生嗎?又或是她的決定,其實還是父母關系的延續呢?
在家庭治療中,我們常會提到“家庭情緒無意識傳遞”,意思是家庭的情緒往往在不自覺的狀況下,以某種隱晦、間接的形式,在家庭中的每個成員身上流動。
例如,當媽媽受到委屈、一肚子氣時,她在家中會感到煩悶,而這樣的心情就會很容易讓她的孩子感到不耐煩;或是當一個媽媽在家自暴自棄,但給孩子看到媽媽自暴自棄的樣子時,很容易感到無助、有壓力,會覺得這都是其他長輩害的,于是開始拒絕聽從長輩的要求,不過,這反而容易讓長輩更加有理由對媽媽施壓:“你連小孩都教不好。”
而當這樣的情緒在家庭中流動時,家庭成員中的某一個人可能成為吸收情緒的最大個體,以排解這些焦慮所引發的沖突。
特別在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國社會中,家中的長子或長女擔任這種吸收家族情緒的角色。
因為他們常常會被賦予長姐如母、長兄如父的職責,進而直接抗下家中比較多的責任,甚至還需要負責排解家人之間的紛爭,但在有些家庭,則是最聽話的孩子擔起這個責任。
其實,我們必須理解父母的婚姻可能都有他們當年的難處,哪怕是我們,如果處在當時的情境中,可能也無法更妥善地面對或處理。
所以,除了對當年的父母多一些諒解,我們也需要回頭看自己,回頭看看我們自身的需求。因為只要是人,就都有被愛、被尊重、被信任、被照顧的需求與渴望。所以,請別讓父母過往的相處經驗阻礙你獲得幸福的可能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