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從中輕度自閉癥到基本正常,我堅持以社交為核心

解夢佬 0

以認知、語言為干預核心的困境

廣州中山三院兒童行為發育中心的門口貼著一句話:一切以社交為核心。

但自入圈以來,我看到的理論、機構以及家長討論的話題往往圍繞著語言和認知,極少看到哪個理論、機構真正以社交為核心。更加奇怪的是,以社交為核心的書籍、機構,反被視作洪水猛獸、妖魔鬼怪,群起而攻之。

很多人會說,認知、語言、注意力、刻板興趣,都是自閉癥孩子的缺陷,為什麼要去搞人際關系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我理解的認知、語言與社交的關系。

社交和認知相輔相成,社交帶動認知,認知反過來促進社交。

如果家長做的是以社交為核心的干預,會發現后期孩子的認知、語言會提升得非常快;如果家長拼命教認知,孩子的社交也會呈現一些進步,但未必認知好的孩子,社交就自然而然地好。重視認知和語言的家長對這點應該深有體會。

為什麼會這樣?

普通孩子的認知和語言,大都在社交情境中自然而然學會。

但自閉癥孩子的認知和語言,大都是家長被動灌輸的。

除了有智力障礙的孩子,大多數自閉癥孩子呈現的認知落后,是社交障礙帶來的,他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不會社交,從而喪失了主動學習的機會和能力。

認知的學習大都靠家長灌輸,如果不去社交,依然會落后,需要不停地補。有的孩子即使某一方面的認知能力超過了同齡人,在知識的全面性、靈活性上也仍有差距。

同樣去一趟公園,自閉癥孩子需要我們不停地講,告訴他們一些動物的簡單特征,實際上吸收了多少,我們還不知道。但普通孩子一去,自己就開啟了十萬個為什麼,一會兒功夫,動物的名稱、習性都摸透了。

3歲多的普通兒童已經知道京東、淘寶,知道什麼是快遞、雙十一,他們還會思考家里誰上班,誰在養家糊口。幼兒園小班的同學會發微信,知道什麼是班級群,知道什麼是斷網了,沒話費了,什麼是沒電了。

但同齡的自閉癥孩子卻不知道,因為他們學到的認知是書本上的、被動灌輸的,效率遠低于在生活場景中主動吸收、學習的普通孩子。我們都知道一個努力公式:

所以對著社交核心去做,提升譜系兒童的社交動機和能力,就是為了追趕與NT的差距和這種學習效率。

語言方面,很多老師、家長都非常重視語言,認為自閉癥孩子問題主要是出在語言能力上。

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普通兒童的社交,2歲多的孩子沒有特地教,只跟著大孩子瞎玩瞎跑,模仿別人、參照別人,在享受社交的歡樂同時,慢慢地積累了認知和語言。一個聾啞人,沒有語言,使用非口語表達意圖,也一樣可以跟著別人,模仿別人,和別人玩起來。

雖然教會孩子語言表達,的確能解決一些行為問題,對社交也有幫助,但不能放在主要地位,根本問題還是要從解決社交問題出發,并且語言的學習也離不開高社交動機和場景、語境的浸泡。

在干預中,功能性語言好教,如“媽媽幫我拿薯片”,句子長度看起來也不錯,很多自閉癥孩子也能做到。

但是情感式語言,如感嘆“真美啊!”“好神奇啊!”“你真厲害!” 這類簡單句子,卻往往是自閉癥孩子缺乏的。即便你教會他們背出這幾個字,他們也常常說得很僵硬或詞不達意。這背后其實是社交中分享式情感能力的缺乏,是需要在社交中提升的東西。

以社交為中心的干預

越到后期,越見成效

鄒小兵教授評估一個孩子不再是自閉癥,他主要看孩子的社交能力,他們是否能應付日常生活的社交,他們的障礙是否會影響他們的學習,而非語言和認知。

但有些家長不知道社交為核心的干預怎麼做,畏難而放棄,有些家長不相信做了社交后,認知和語言會自然而然提升到理想狀態。

的確,基礎較差的孩子,家長需要拆分得更細,需要足夠的量才能教TA們學會一些簡單的認知。比如一些孩子學習命名,一定要先做好配對、指認,才能學會命名。這樣的孩子也非常需要高結構化,并且排除環境干擾。

當獎勵強化物時,家長可以拉拉眼神,放慢節奏,讓孩子感受薯片的美味,做個情感共享,“嗯,真好吃”、“好脆”、“好香啊”,而不是硬塞進去,快速進入下一回合。這是社交教學很重要的部分,這些抽象的詞匯、情感,不正是我們孩子缺乏的?

如果家長走偏了方向,一個高功能的孩子或許依舊可以完成學業、工作,甚至婚姻,但他們在人際關系上遇到的障礙可能又讓他們不得不成為社會中的孤島居民。

盡管當年我無意中走了鄒教授認可的方向,孩子進步也非常大,但是過去一年多的干預過程中,至少有8個月以上,我的內心和大家一樣煎熬和心虛。

如果使用DTT,我們會覺得教會了孩子某個認知知識點,教會孩子某句語言,這種充實感和立竿見影的成效是教社交無法給予的。

這段煎熬日子里,我反復研讀鄒教授的文章,反復回味《小明的一天》、BSR模式、社交元素游戲,甚至打聽到哪位媽媽去看診,就拜托她在看診時,向鄒教授一再確認是不是要堅持社交元素游戲。

隨著孩子干預之路走到了后期,孩子的進步速度和變化給我帶來的信心,又讓我堅信,我選對了路,心態越來越放松走入了良性循環。

所以,在認知、語言與社交的抉擇上,我很明確要以社交為主,正如大米和小米的RICE理論中,R(社交)是第一位的,認知和語言是放在C(綜合性)當中。

社交怎麼教?

生活之中,處處是干預

大家都覺得社交太靈活,很難教,不知從何下手。但它并不是無跡可尋,生活中處處都是干預,干預就是將你所學的知識,放在生活的點滴中去教學。

孩子確診以來,我們頂著一周要密集干預40小時的壓力奔波于各個機構之間,生怕少上一節課,耽誤孩子的進步,卻常常忽略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學校。

我們送孩子去機構插雪花片、蘑菇釘、穿珠子,練習精細,卻忘了孩子學習這些目標本身就是為生活服務的。很多孩子穿衣服、系扣子、穿鞋的技能練習得很好,但并不知道這是TA自己的事,必須要別人提醒才會自己穿衣、穿鞋。這就本末倒置了。

01、多看多體驗,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和興趣

生活中有很多教學機會,稍縱即逝,厲害的家長抓住機會做自然情景教學,甚至會創造機會,日復一日地累計下來,總量其實大大超過了在各機構奔波的孩子。

有一次,MM去機構的路上,遇到了本應該在教室上課的老師迎面走來,MM很著急地問,“老師是不是辭職了?”大家都很吃驚,她居然知道辭職。其實是之前有兩位教她的老師辭職了,當時我特地和她討論,啟發她想念老師。

但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不需要知道這些,講了也未必會懂,讓孩子錯失了很多學習的機會。

這幾年,我很重視讓孩子體驗新鮮事物,買玩具時,第一個想的就是可以帶來什麼教學,比如買一個坦克,除了命名以外,我們還可以和孩子講傳送帶原理,以及哪里還見過傳送帶,就可以引導她觀察挖土機、地鐵、火車站的安檢機。

我會特地帶她買路邊自動榨汁機里的橙子,帶她去路邊的迷你ktv唱歌,教她話筒、耳機、點歌、切歌、調節音量;

出門旅游,除了山山水水,人文趣事,她還知道了請假、導游、安檢、護照,不同國家語言不同,也順便明白了英語的重要性。

這些點點滴滴,都在拓展她的興趣,她對這個世界的親驗和好奇,都在幫助她成長,我不用費心發掘拓展她的強化物,她對這一切樂于參與,反過來也促進了她主動學習的興趣與能力。

02、巧用生活中常見教學工具,處處都是教學點

在我眼中,游戲、動畫片、繪本、微信都是教學工具。

在假想游戲中,通過虛擬場景,我們可以教孩子在這個場景中發生的社交行為和符合情境的對話。

動畫片,一些無聲動畫,如企鵝家住、小羊肖恩,非常適合做非語言訓練,解讀他人想法,還可以做行為教學。我們可以隨時暫停,和孩子討論劇情,如主角為什麼生氣,它接下來會做什麼,還可以孩子嘗試給人物配音。

動畫片涉及的生活場景也非常多,看的時候可以順便讓孩子知道手機視頻軟件、廣告、多少集、充會員等概念。

對于繪本,目前市面上數量繁多,家長們需要根據孩子的能力精心挑選。我一般會選擇畫面簡潔、主題突出,孩子看圖片就能推測大意的繪本。

因為兒童的思維發展規律是從具象發展到抽象,讀繪本時,我會先讓孩子讀一遍繪本,讓她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解讀圖畫,之后我再來講解,修正孩子的邏輯。

講解的過程中,我很注重聯系生活去拓展。如《你好,理發師》講的是有人惡作劇,將理發師的招牌寫成了“動物理發師”,導致理發店招徠了幾個動物顧客的故事。

除了繪本中的內容,我還和孩子講“招牌”的概念,同樣是理發店,但因招牌不同而區分,人也會用不同名字區分。

我還特地問孩子,“理發師給動物理發了,可是他不開心,為什麼?”孩子說,“因為動物沒有付錢,他們沒有現金,也不能掃一掃。”我又追問她那怎麼辦,她說等她過年有紅包的時候給他們分。

我接著提醒她小狐貍吃葡萄的故事,她依舊沒想出來,我又把故事重新講了一遍,她聽完就告訴我“可以用自己的東西交換”。

有了這個回答后,我就可以繼續衍生,獅子可以去抓小動物,拿肉肉換錢,付理發師費用。鱷魚可以抓小魚,綿羊身上有毛,可以做成毛衣,小松鼠會采松果,這是特征、特長的泛化。

這些都不屬于繪本中的內容,但我們借助里面的故事,可以去關聯日常生活,關聯我們的生活經驗。

我還經常在孩子吃飯磨磨蹭蹭的時候講繪本,突然中斷或者做出生氣的表情,用眼神或者努努嘴,讓孩子意會到我不滿意TA光聽講而沒有吃飯。雖然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也是在練習孩子解讀我的情緒和想法,勝過不斷啰嗦,催促她吃飯。

微信也是很好的教導孩子聊天的工具。我們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有與NT孩子聊天、玩耍的機會,但我們的孩子常常很快就露餡,失敗的經驗多了,家長也動了放棄鍛煉社交的念頭。這時候,微信發語音的功能就是好幫手。

起初,我會輔助孩子和親人聊幾句,親屬知道孩子情況,會很配合;接著,我將孩子的聊天對象泛化到機構老師;最后,才到孩子有好感的同齡同伴。

一開始,我找的是好友家的孩子給MM發語音,因為我們孩子接收信息、反饋信息總是慢半拍或無反應,選擇發語音,孩子就可以多次回應。我先讓孩子自己思考,嘗試回答,回答得不好,我們可以撤回,再輔助孩子回答。對話結束后,我們可以孩子復盤整個對話,讓她記住這個場景對話怎麼做。

用微信發語音,對方不會很快覺察我們孩子的異常,而且有家長的輔助,孩子也能減少社交挫敗的體驗,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03、將教導目標,靈活化在生活之中

我有這些體會,得益于身邊的NT孩子。在幼兒園、朋友圈我會經常留意NT孩子說的話,并去拆解NT孩子能說出這句話需要具備的能力。

比如朋友女兒說“媽媽,你不要怪外婆了,她年紀大了,總忘記事情。”我就發現她具備:

①對人的關注,對周圍的關注;

②同理心;

③ 生活經驗和常識,知道老人記性差。

④語言表達能力。

我時時刻刻關注我的孩子與普通兒童的差異在哪里,并幫他們一點點去補足,縮短距離。

對于孩子的干預,方法不重要,采用什麼工具不重要,但是教導者一定要靈活根據孩子的狀態和喜好調整。

當孩子能力弱時,我們需要細致拆分,一點一滴去教孩子仿說。

當孩子能力提升后,我們要盡量退出輔助,給足成長的土壤,多將社交的目標放在生活中,讓孩子自己領悟和思考,而不是越俎代庖地去灌輸。

有人說MM這種靈活與自然,絕對不是譜系孩子應當具備的。殊不知,我對MM后期的干預就是將教導的目標,靈活化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她的很多靈活反應,都有過我的教導。我帶孩子過馬路,看見外賣員闖紅燈,我都會編出一個外賣員被交警叔叔抓走的故事。

故事情節里,除了沒收、罰款、罰單、被扣車、交警大隊領車這樣的生活常識,還有關于解讀他人想法,同理心的教學,如外賣員是因為顧客催促才闖紅燈,被處罰的外賣員很可憐,可是交警是為了他的安全才沒收。雖然交警的行為在外賣員看來是不好的,但是實際是在保護他的安全,這里也呼應了鄒教授關于知好歹的教學。

為了提升MM對外界的關注,我會抓住生活中的每個機會。如,有一天,MM班里一個同學得了腮腺炎,導致班級隔離,MM也提前回家了。

我就故意問她,“你怎麼回來了,搞錯了吧?”

她回答是我讓外婆接的她。

我又繼續說,“外婆搞錯了吧,今天下午有XX課呀,你趕緊回去。”

她繼續回答“老師讓我回來的呀。”始終她沒關注到為什麼她可以提早回來。

于是我假裝打電話給老師,故意問,“老師,為什麼她回家了?不是有課嗎……哦!有同學生病了,所以全部小朋友都提早回家了。”

然后我再去問她,她就從我跟老師假裝打電話的過程中,理解到了答案。

所以,教社交需要教導者剝絲抽繭發現教學重點,知道了重點就可以引導孩子,有時候孩子不夠靈活,可能確實是教導者的教學方式太過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