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是指不構成傳染、具有長期積累形成疾病形態損害的疾病的總稱。一旦防治不及,會造成經濟、生命等方面的危害。下面安心網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慢性病最忌諱的是什麼?那就是放棄治療。
腸子都悔青了的尿毒癥患者
前一段時間接診了一例慢性腎臟病病人,準確地說是尿毒癥病人。他的情況非常令人惋惜,同時也是大量類似腎友的縮影。
有些話不得不說說,免得有更多的腎友再走這樣的彎路。
得了慢性病最忌諱的是什麼?
我認為,比起病情嚴重程度本身而言,有一點忌諱更重要,那就是——放棄治療。
這位腎友是10年前查體時發現蛋白尿的,當時還做了腎活檢病理,之后開始了漫漫求醫路,到處求醫問藥。
可是,治了兩年蛋白尿還是一兩個加號,自認為治也治不好了,就放棄了治療。
直到最近感到乏力,出現了腳踝部水腫,才經熟人介紹找到我看病。化驗結果出來后讓人感覺很失落:血肌酐已經700多,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只有12(正常同齡人的十分之一),腎臟B超顯示雙腎已經明顯縮小。也就是說他的腎病已經進展到了慢性腎臟病的第5期——尿毒癥。
當我把他的腎病病情坦誠地如實相告后,他嘆了口氣說: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這下噩夢成真了。”
談到下一步怎麼辦,我告訴他透析或者腎移植。
但是當時他家里經濟條件尚不允許他做腎移植,我建議他先了解一下透析治療的模式,考慮好選擇哪種方式的透析,盡快建立相應的透析通路。如果選擇做腹膜透析就先置腹膜透析導管,如果選擇做血液透析就盡早做個動靜脈內瘺手術。
今天咱們不重點說透析,不說尿毒癥的腎臟替代治療,主要是說說這位腎友的就醫經歷中的種種問題,供朋友們總結經驗教訓。
為什麼放棄治療
經過仔細詢問病史,他在診斷腎病后的前兩年里,南京、北京和省城的大醫院幾乎都去了。接受治療的兩年里也曾經嘗試過多種不同的方案,從激素到雷公藤多甙再到他克莫司和來氟米特都試過。只是每個方案都堅持的不夠:一兩個月不見所謂好轉,就換醫院換大夫換方案,到頭來錢沒少花,病情卻未見好轉。
后來他來復診,終于按照我的要求把以前就診的部分病歷資料帶來了。我翻了一遍,發現曾經有一段時間,他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已經控制到1克以內了:
這是比較令人滿意的狀態變化,繼續這樣正確治療,完全有可能遠離尿毒癥。
“當時為什麼沒有繼續那個正確的方案?”我問他。
“當時尿蛋白有倆加號,我只會看加號。”
我仔細一看,果然同期的尿常規顯示,尿蛋白還是兩個加號。
我說應該是以定量為準,其實當年你的病情在好轉。他說:
“專家們都很忙,沒人給我解釋這些,我覺得既然尿蛋白還是兩個加號,那激素沒有效果,出醫院就停了藥。
“后來又找別的醫生看了,結果還是一樣。我心想:這個病又不疼不癢,不耽誤吃喝,索性停了治療吧。然后裝作沒病的人兒一樣,稀里糊涂的過了這些年。”
然而正是諱疾忌醫和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這幾年,他本來好好的腎功能卻悄然喪失殆盡,最后不得不提前進入透析治療的階段。豈不讓人感到惋惜……
他自己也感到非常后悔
“當時如果我遇到一位有耐心的醫生,把長期治療講講清楚,我也不會如此輕易地放棄治療……”
世界上沒有賣后悔藥的。其實尿常規的尿蛋白加號只是個定性檢查,受影響因素較多,比如晨尿一般尿蛋白濃度偏高一些。不代表其他時間點的尿蛋白也是這麼多。
另外,即使真的治療效果不好,也不應該放棄所有的治療。長期堅持做好飲食控制,在醫師指導下合理選擇必要的藥物,比如血管緊張素抑制劑類藥物,積極控制血壓和尿蛋白量,盡可能防治可以糾正的可逆因素,保護腎功能,完全可以延緩腎臟病的進展,避免尿毒癥發生。
這位腎友去過那麼多大城市,進過那麼多大醫院,見過那麼多大專家,卻沒搞明白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道理:腎病是需要長期治療的!
后悔于事無補,我們還沒到尿毒癥的人要引以為戒
我們的疾病教育還很匱乏,不只是慢性腎病,對待很多其他慢性病,大眾還接受不了疾病需要長期關注的觀念。
像這樣的病例,在中國,是再普遍不過的現象。并不是慢性腎病病情本身預后多麼差,而是很多患者從發病到腎病進展,期間根本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而導致預后變差!
如果我們病患自己不重視自己的病情,不主動尋求靠譜醫生的管理,那麼現實情況就是:沒人會幫你重視。等腎功能已經快速進展,你后悔想挽救,對你個人而言,效果就要比當初病情處在早期時要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