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婆媳關系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非常復雜而又難以處理的關系。近日在《新京報》上看到一個“兒媳不肯生,婆婆施壓離婚”的報道,說的是一個1985年出生的女子,因結婚五年仍不想要孩子,導致婆媳關系惡化,最后在婆婆施壓下,丈夫起訴與其離婚。其實,生活中因婆媳關系不好最終遭遇離婚的例子不勝枚舉,甚至婆媳關系是大多數離婚案件中的因素之一。那麼,在80后女子已經成為新時代兒媳主體的當下,婆媳關系該如何處理呢?
誤區一:婆媳若發生糾紛,男人肯定會站在自己這邊。
很多女人都會男人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如果我和您媽(媳婦)同時掉進河里,你會先救誰?”做母親的總覺得兒子是身上掉下的肉,血管里流淌著自己的血,母子之間最貼心,婆媳發生爭執應該會站在她這邊。做妻子的也認為,這情那情都不如愛情,身心合一的愛情勝過所有親情,老公在婆媳紛爭中肯定會護著老婆。其實兩個女人都錯了,愚孝的男人會向著母親而大老婆,不孝的男人會向著老婆氣老娘,無奈的男人只會當觀眾。
如果女人不走出這個誤區,就很容易讓兩個都愛的男人受夾板氣,到頭來誰都撈不到好處。輕則影響夫妻愛情和母子感情,嚴重的還會導致婚姻解體或母子感情破裂。近年來,由婆媳關系緊張導致的夫妻離婚案件時常見諸報端。今年7月下旬,涇縣法院就受理了這樣一起因婆媳關系不和導致的離婚案。朱某和老公汪某婚后與婆婆一起生活,由于朱某與婆婆難以相處,頻繁發生口舌之爭,汪某毆打了朱某,引發夫妻關系緊張。朱某心灰意冷,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訴至法院,要求與汪某離婚。由于婆媳矛盾太大,汪某實在難以取舍,只好結束與朱某的婚姻,自己獨自撫養女兒。
幫助婆媳走出這個誤區的關鍵還是男人。那就是當婆媳發生紛爭時,既不能偏向母親,也不能偏向老婆,堅持就事論事,公平裁判是非曲直。女人吵架往往陳谷子爛芝麻地一起往外倒,什麼話傷人說什麼,很容激化婆媳矛盾。聰明男人應站在公正立場,分析婆媳對錯并想辦法讓她們心服口服,通過公正裁判,讓兩個女人逐步樹立起是非觀念,養成用說理的方法化解婆媳分歧的習慣。只要婆媳都能夠明事理,講道理,矛盾就會大大減少,男人也可以少受些夾板氣。
誤區二:婆媳彼此是情敵,只有爭風吃醋才能留住愛。
如果男人婚后只黏糊媳婦而忽視母親的感受,母親會常用“娶了媳婦忘了娘”來表達對兒子的不滿。母親對兒子的愛是無私的,永恒的,且占有欲極強,雖然表面上是批評兒子只顧媳婦不管娘,內心卻是在責備兒媳搶走了兒子對自己的愛。其實,兒子對兒媳的愛和對母親的愛是有區別的,前者為愛情,是性和情的混合物。后者則為親情,是親人之間的特殊情感,二者雖有交叉,但卻不會相互抵觸。
如果女人不能走出這個誤區,婆媳就很容易把對方當“情敵”。在日常生活中,婆婆見不得兒媳跟兒子親熱,否則就醋意大發,罵兒媳不要臉是常有的事。兒媳為了表明丈夫更愛自己,偏偏用“不要臉”的舉動來氣婆婆。由于兩個女人把精力都耗在了爭風吃醋上,自然會降低搞好婆媳關系的主觀能動性,婆媳矛盾也就難以避免。
幫助婆媳走出這個誤區的關鍵在男人。要讓她們知道母親和老婆都是自己的最愛,但愛是有區別的,愛情和親情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會相互抵觸。要教育老婆體諒婆婆的辛苦,尊重婆婆的感情,盡量避免在婆婆面前跟自己作出親昵舉動。要當好和事老,引導妻子主動孝敬婆婆,勸導母親善待兒媳。只要婆媳走出誤區,隨著雙方親情的不斷增加和日常生活的契合,婆媳關系緊張問題就會逐步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