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緩解緊張的婆媳關系

解夢佬 0

古往今來的婚姻中,婆媳關系是比夫妻關系更不容易把握的。可以說,在影響婚姻幸福及家庭和睦的諸多因素里,“婆媳關系”成為僅次于婚外戀的破壞夫妻感情的“殺手”,還有人戲稱其為影響婚姻質量的“惡性腫瘤”,是導致家庭內戰的一大誘因。可見,其影響力和傷害性非同一般,蔚然成為青年男女步入婚姻殿堂前的一門“必修課”。和諧的婆媳關系是穩定婚姻的重要基礎之一,下面心理專家教你幾招怎樣緩解緊張婆媳關系。

相互尊重與諒解

婆媳之間的相互尊重要求雙方有事全家協商處理,如經濟開支、如何教養第三代等要共同商量,養成民主家風;而屬于個人的“私事”,則應互不干涉,個人享有“自主權”。

作為媳婦,要多尊敬婆婆,因為婆婆年歲大,管家或教孩子的經驗豐富;做婆婆的也不要總是在媳婦面前擺架子,要看到兒媳的長處,多尊重兒媳的意見,特別是教養孩子的問題。也就是說雙方要相互配合,彼此尊重。婆媳長年生活在一起,難免會發生一些不協調的事情,這時就更需要雙方相互諒解。我們的先輩在處理人際關系中所提倡的“設身處地”,“以己度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原則,都包含著諒解的思想,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金玉良言”,也完全適合于處理婆媳關系。

讓婆婆主導家庭

長輩主導婆媳關系,也就是說婆婆地位和身份較高,可以恩威并施。婆婆可能在社會地位、經濟地位、人際關系等方面,占有絕對優勢,而兒媳過門,則不得不處處尊重公公婆婆,還得處處小心在意。如果兒媳暗中不孝,婆婆可能直接批評,兒媳既使心不服也得口服才是。這種主導型的關系,媳婦自然有一個好的榜樣和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婆媳關系不一定親如兒女,但也自守本份,相安無事。

與婆婆性情相通

對于性情相通的婆媳,或是相互之間,都想搞好關系的婆媳,自然很容易湊在一處,天生就像是有緣的。特別是雙方因為愛著同一個人,而變得更加親近。雙方可能結伴出外購物,共同參加一些聚會,或是健身俱樂部之類的活動,兩人呆在一起,都主動為對方著想,這樣的婆媳關系,雖然算不上太多,但也會存在。為何要把這種關系模式提出來,是要說明,性情相通的婆媳才是最好的。怎樣達到性情相通,也當是婆媳相處中,值得思考的問題。當然,性情有天然的成份,但也有后天的,因為本性不可變,但情是可培養的。

媳婦切不可小氣

婆媳相處,本來是一家人,就怕你認為對方是外人,從而胡亂猜疑、指責,或是咒罵。不把對方當成是親人,而是冤家,甚至是仇人,這樣就會在心理上就疏遠了,在行為上就缺少包容和體諒。在惡劣的婆媳關系中,我們可能發現婆媳都有過錯,事實上,在與人相處中,容易受氣,往往是因為自己氣度不大,自然容易把小事化大,甚至無事找抽,弄得自己受不了。和諧的婆媳關系,往往需要雙方氣度都得大一點才行,雙方都能容人容物。

有分歧時回避矛盾,禮讓為先

婆媳之間一旦發生摩擦,不管孰是孰非,作媳婦的一定要先忍讓,萬不可針鋒相對。婆婆說什麼,只管聽著,等事后雙方都心平氣和了,再探討矛盾的起因與解決方法。這樣一來,婆婆面子十足,自己今后也會想法子彌補自己的過失,你在婆婆眼中更是一個識大體的好媳婦。

此外,婆媳雙方平日有了意見,切忌向鄰居、同事或朋友亂講。我國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語:“捎東西越捎越少,捎話越捎越多”。說的就是“傳話”在人際關系中的不良作用。婆媳失和,向親朋鄰里訴說,傳來傳去,面目全非,只會加劇矛盾。作為婆媳,應引以為訓。

物質上的孝敬與情感上的交流相結合

上了年紀的人,感情相對脆弱,怕孤獨,愛嘮叨。作為媳婦,如能與婆婆多聊家常、多做家務,多買點老人喜歡吃的東西,會極大地安慰老人那顆孤苦之心。除了物質上孝敬之外,還應注意和婆婆搞好感情交流,消除心理上的隔閡。因此,做媳婦的平日里要經常向婆婆問寒問暖,每逢老人身體不適,更需悉心照顧。特別是碰到教養孩子方面的問題,做媳婦的不管如何做,都應該和婆婆通報一聲,讓婆婆也有滿足感。

發揮兒子的中介作用

婆媳關系本來就是親子關系與夫妻關系各自的延伸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家庭人際關系,兒子在婆媳關系中扮演著“中介”角色。

兒子可以幫助婆媳進行心理溝通。例如平日家中有什麼關于婆婆的好事,兒子可以多叫妻子出面,母親過生日,買了東西叫妻子出面送給老人等。這些策略都有助于婆媳之間的情感交流。

婆媳之間發生矛盾時,兒子可以起疏導作用。由于婆媳之間既缺少母子間的親切。又沒有夫婦間的密切,因而出現了隔閡往往不容易消除,通過兒子從中周旋,可以消除心理屏障,使婆媳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