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玢生完女兒后,在家歇產假,和公公、婆婆一起帶孩子。時間不長,她的單位被一家大公司收購,新公司裁減員工,原單位的許多職工選擇了買斷工齡,小玢這時在家休產假還不到半年,便也選擇了買斷工齡,在家做起了全職媽媽。兩位老人對孫女疼愛有加,照顧得無微不至,小玢看在眼里,高興在心里。但時間長了,婆媳間還是因為孩子產生了一些摩擦,小玢不愿為此和婆婆鬧得不愉快,便想出了許多迂回處理的小招數,既未和婆婆傷了和氣,也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
在女兒的嬰兒階段,小玢和婆婆的最大分歧是給孩子用紙尿褲還是尿布。這也是不少婆媳之間產生摩擦的起因。婆婆堅持要孩子使用尿布,而不許用紙尿褲,她的觀點是:紙尿褲對小孩的皮膚不好,也不透氣。開始時,小玢沒有聽從婆婆的意見,偷著給女兒用紙尿褲,一旦被婆婆發現,婆婆就會毫不留情地用尿布撤換掉。為此,婆媳沒少鬧別扭。婆婆曾對她說:“我就不信,你小的時候,難道你媽媽給你使的不是尿布嗎?尿布柔軟、方便,還省錢,有什麼不好?你們那一代恐怕沒趕上紙尿褲,長得不都挺好的嗎?別什麼流行追什麼,實際點多好?”小玢看婆婆是鐵了心要用尿布,溝通已不可能,就想,看來這樣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只能犧牲一回孩子來轉變她的想法了。
果然,此后不久的一天半夜,女兒又哭又鬧,原來是尿了很長時間了。換尿布時,小玢發現尿布已黏乎乎地粘在了孩子的屁股上,小屁股已經腌得發紅了。孩子的哭鬧聲也驚醒了婆婆,她趕了過來,看到孫女那紅紅的小屁股,她心疼地說:“那今晚你就給她換上紙尿褲吧!”由此,小玢每晚都給女兒使用紙尿褲,有時,白天也不再使用尿布,婆婆雖看在眼里,但不再說什麼了。小玢覺得,雖然這種方法有些殘酷,自己也不十分忍心,但倒是挺有效果的。不過這種方法以后盡量少用,畢竟對孩子有所傷害。
對女兒實行早期教育的事,婆婆一直持否定態度,認為是瞎耽誤工夫。但小玢沒和婆婆直接爭辯,而是默默地按照自己的設想進行著。她堅持每天早晨在女兒醒來的時候,給孩子播放中國唐宋古詩朗誦;在每天晚上睡覺前,讓孩子聽上一段民間輕音樂。婆婆就認為,孩子太小,每天讓她聽磁帶,對孩子的聽力會有負面影響,而且孩子還理解不了,有什麼用?后來,小玢還嘗試著教孩子認字、認數,婆婆也不贊同,她覺得,這個年齡段孩子記不住,不如教她認東西更實際些。小玢感到,如果自己和婆婆針尖對麥芒,其結果就是兩敗俱傷,因為她們那一代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教育方式,不相信早期教育對開發幼兒智力的好處。于是,小玢就把自己買的許多育兒書籍拿給婆婆讀,逢電視里有科學育兒的內容,也不忘叫上婆婆一起看。后來,小玢發現,婆婆漸漸地從心里接納了自己的觀點,不再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橫加指責了。
小玢隨時注意在女兒玩兒的時候,進行潛移默化的相關教育,一段時間后,女兒一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一聽到古詩詞就張著小嘴呀呀地叫。在她一歲七個月的時候,就會哼哼《梁祝》的第一段曲調;還會默念出“床前明月光……”等短詩;數字也能從1數到100了。婆婆看到孫女的表現,聽到鄰居的夸贊,高興得眼淚都流了出來,她向媳婦承認,在孩子的智力開發上我確實不如你。
小玢自己帶女兒出去玩兒的時候,孩子很聽話,如果不是媽媽給她買吃的,女兒一般不主動要。但她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候,總拽著兩位老人去門口的小賣部,點名要買電視里做廣告的一種果凍。小玢知道后就婉轉地對婆婆解釋說:“電視上說了,許多果凍衛生不達標,添加劑太多,常吃會在孩子的身體里留存下許多有害物質,以后最好別給她吃這些。”婆婆也看過相關的新聞,知道小玢不是有意針對她,所以沒有表現出不高興,只是說少量吃點應該問題不大,但以后會注意。可是后來,婆婆再帶孫女出去的時候,孫女一哭鬧,婆婆還是會給她買來吃。小玢雖然心里急,但轉念一想:我再多說婆婆就該有意見了,不如試試別的辦法,或許管用。
有一天,她看到婆婆又給孫女買果凍了,就特意打電話給一位當醫生的同學,叫這位同學下班后務必來家一趟,并在電話里進行了一番交代。這位同學來家后,婆婆很熱情地接待了她。小玢當著婆婆的面和同學天南地北的閑聊起來。聊著聊著,這位同學指著小玢有意放在茶幾上的果凍說:“你怎麼還給孩子吃這些呀?又沒營養,又危險。我們醫院最近幾個月接診了好幾例小孩因吃果凍而誤入氣管的,孩子都很受罪,有的沒辦法還得割氣管呢!你的孩子才兩歲多,嗓子眼兒細小,你就不怕哪天出事?”小玢一邊點頭稱是,一邊趁著給同學倒水的時機順勢瞥了婆婆一眼,只見婆婆低著頭,臉上泛起了紅暈。從此以后,婆婆開始注意了,孫女再要果凍的時候,她給孩子改買娃哈哈了。
每次吃飯的時候,婆婆總是習慣性地用自己的筷子夾起菜送到孩子碗里,鼓勵孫女多吃蔬菜。小玢知道婆婆是為了孩子好,但心里覺得別扭。人的口腔中有上萬種細菌,通過筷子是不是會交叉感染呢?她不清楚但難免有顧慮。她就私下向老公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老公卻認為沒那麼嚴重,如果你說出來,老媽會認為你嫌她臟,你在找茬,她心里會很不高興的。不如我找個機會說說吧。
后來有一次,婆婆又給孫女夾菜的時候,老公就主動說:“媽,您別給她夾了,這樣太慣著她,也不衛生。”婆婆聞聽此言,怔怔地看了看兒子,表情有些尷尬,當時就沒再堅持。不過,在以后吃飯的時候,她還是會無意識地給孩子夾菜,甚至有一次在口中把魚刺吐出,將魚肉咀嚼之后又喂給孫女。再提醒她吧,小玢擔心婆婆和自己真的急了,鬧得大家都不愉快。有什麼好辦法呢?想了很久,小玢想到和她關系不錯的小姑子。小姑子的孩子剛一歲多,她也和自己的婆婆一起帶孩子,如果她也有這樣的同感,哪天她回來“現身說法”,效果一定不錯。主意已定,她偷偷地給小姑子掛了電話,把自己的想法一說,沒想到小姑子堅決支持,臨放下電話的時候,小姑子對她說:“嫂子,您就看我的吧!”不久就是“十一”節,小姑子一家三口都回來了。全家圍在一起吃飯的過程中,小姑子就對自己的老公說:“你媽哪點都好,就是不講衛生,拿筷子在菜里亂扒拉不說,還夾菜給咱兒子,她倒沒覺得什麼,可我嫌臟,現在許多病都是通過唾液傳播的。我都忍了很久了,你得找機會說說她。”小姑子的老公識相地頻頻點頭。小玢沒想到,小姑子的話婆婆還真記在心里了,時間不長,婆婆就改掉了這個習慣。為此,小玢和小姑子的關系也更親密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