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心理急救” 我們應該怎麼做
第二章:“好人綜合征”你有沒有
第三章:為什麼外婆對你最好
第四章:好婚姻的15件事
近些年來似乎災難越來越多的開始光顧人類了,地震、火災、車禍、洪水。它們帶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生命,但是幸存者呢?他們幸福嗎?
“心理急救” 我們應該怎麼做
地震、動車追尾、液化氣爆炸……生活中,這樣的突發事件讓人無法預測,社會的進步,讓我們越來越多的時時刻刻生活在各種不確定中。當發生類這些應急事件之后,我們在心理幫助上能夠為當事人做些什麼?
通常個體遇到突發事件時,內心的平衡將會被打破,從身體到思維、行為、情緒等將出現一系列的紊亂。
身體方面可能出現:腸胃不適、腹瀉、食欲下降、頭痛、疲乏、失眠、做惡夢、容易驚嚇、感覺呼吸困難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緊張等。
情緒方面可能會出現害怕、焦慮、恐懼、懷疑、不信任、沮喪、憂郁、悲傷、易怒,絕望、無助、麻木、否認、孤獨、緊張、不安,憤怒、煩躁、自責、過分敏感或警覺、無法放松、持續擔憂、擔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
此外還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無法做決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從危機事件上轉移等。
行為方面:呈現反復洗手、反復消毒、社交退縮、逃避與疏離,不敢出門、害怕見人、暴飲暴食、容易自責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這樣的反應通常將持續6~8周,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反應,也不是每個人都將持續這麼長的時間。一個人的性格特點、看待問題的方式、家庭、社會的支持、以及過往的心理狀況、身體狀況都可以影響災難經歷者的反應時間和反應強度。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個人,如果能及時獲得適當的心理援助,則其有望盡快擺脫正在經受著的種種不適,爭取早日康復。
心理急救通常在創傷發生后72小時內進行。在心理急救階段穩定當事人內心的平衡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救援者,我們要盡可能的給予當事人充分的安全感和確定感。
首先,要傾聽和理解當事人,如果當事人希望講述受傷過程,那我們只需要安靜的傾聽;如果當事人不愿意傾訴,切不可強迫其講述創傷的詳細經歷。
其次,了解當事人當下的需要,為其提供實用性的幫助也是至關重要的工作,包括日常用品、生活所需,以及種種醫療救助。盡可能提供精確的、被及時更新的關于災難的信息、受治者自己身體狀況的信息、其家人親屬狀況的信息等,避免讓當事人處于不準確或者令人不安的信息。
最后,要盡可能的提供給當事者與其家人、朋友、單位等社會資源、支持系統建立相應的聯系。如果是受傷者是兒童,由于孩子常常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也可能拒絕與他人交流,那麼作為救援者,我們更應該謹慎安撫,切忌強迫其與他人溝通,可通過繪畫、游戲、閱讀幫助其轉移注意力。此外,能夠讓其盡快回復學校生活將有利于其康復。
如果當事人情緒激動、煩躁、緊張,可給予催眠、呼吸訓練、想象放松訓練等幫助情緒放松下來。必要時可請精神科醫生給予適當藥物,幫助其盡快安靜下來,處于穩定狀態。
對于受傷較輕、愿意傾訴以及自己雖未受傷卻目睹災難的人,可以通過交談來減輕心理壓力,這樣的交談通常在事件發生后48小時之間開始,可以其討論自己的所見所聞,內心感受、自己的反應,獲得的支持和安慰、自身存在的資源。
創傷發生之后,面對當事人,我們盡量避免用如下安慰的話語:“ 我了解你的感受”、“你應該盡快走出這個陰影”、“你會盡快好起來的”、“你需要放松”、“你要堅強些”、“你還活著,這很好”、“一切都會按照預期好起來的”、“你是很幸運的”等。這類話語常常會讓當事人感到更加無助、虛弱。
從根本上講,我們還是要充分相信人類的自愈能力,面對災難經歷者,我們能提供的除了謹慎、細致、耐心,更需要的是尊重、保護、和安定。
一定要記住,當事人當時、當下的需要才是真正的需要,也是當事人的需要。在災后危機干預這樣的人道主義救援中,大多數時候,救助者的人道主義精神,往往比專業知識更能實現救助目的,此為根本救助。
“好人綜合征”你有沒有
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在他的《沉思錄》中寫道,“不要浪費時間討論誰是好人。要做一個好人。”在一般人的頭腦里,好人的價值不證自明,毋庸置疑,似乎是好人多多益善。至于誰是好人,好人的心理和行為有些什麼特征,則很少有人仔細想過。
然而,在美國有一個叫“好人綜合癥”([url=]good guysyndrome[/url])的說法,為人們細心思考好人和好人所做的好事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分析與治療視角。所謂的“好人”,是那些對別人特別親切和善、特別好說話、有求必應、想方設法幫助別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并以此為榮的人們。對他們來說,當好人不僅是一種習慣或行為方式,而且更是一種與他人建立的特殊人際關系。
好人做的是對別人有利,令別人高興的事,所以好人總是能夠討人喜歡。很少有人討厭好人來替自己無償地做好事的。可以說,接受好人助人為樂行為的其他人,都有意無意帶有自私目的,利用和受益于好人的這一特點。而好人對此不僅不在乎,而且還樂在其中。好事未必有助于社會中善的累積,這是一個問題,但一般人只是把它看成一個無大礙的問題。
然而,2001年布萊柯(Harriet Braiker)的《討好的毛病:治療討好他人的綜合癥》(The Disease toplease – Curing the people-pleasing Syndrome)一書問世,宛如在好人眾多的美國社會中投下一枚重磅炸彈,不僅一下子成為暢銷書,在著名電視主持人奧普拉·溫弗里的電視節目里成為討論的專題,而且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一個大眾心理學經久不衰的話題。布萊柯的書讓讀者看到,一心當好人原來不是一個無大礙的問題,而是一種有害的心理疾病,它源自“好人”對自己個體價值的信心匱缺,渴望用對他人做好事來換取外來的肯定和贊美,這種渴望一旦成為心理定勢,就會嚴重降低行為者的判斷力和自控力,變成一種可以稱作為“癖”的習慣和依賴。
布萊柯所說的“討好他人”綜合癥就是人們現在一般所說的“好人綜合癥”。好人綜合癥是可以自我測試的,心理學家們建議每個人不妨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例如,“你是否在想說不的時候卻說了是?”“你渴望所有的人都贊許你嗎?”“如果有人不喜歡你,你覺得難受嗎?”自我檢測的先決條件是對自己誠實,如果一個人對上述問題回答“是”,那麼他很可能已經患上了好人綜合癥。
好人綜合癥往往不僅是一種行為偏差,而且是生活或事業的某些方面出現了危機的征兆。例如,好人綜合癥患者一般都是事業平庸者,他們工作非常努力,但成就卻相當有限,做好事于是成為他們博得他人另眼看待或贊揚的補償方式。又例如,他們的家庭或家庭關系可能有欠缺,如孤兒、單親,得不到父母或兄弟姐妹的關愛,這會使他們更加在意關系疏遠者對自己的好感,不惜為之付出任何努力,有的甚至一面對家人惡言相向,一面對外人特別和藹可親(也就是俗稱的“白眼狼”)。
“當好人”并不是好人一個人的事,往往會弄得家人很困擾,甚至給他們帶來跟著受罪的感覺。好人的親疏不辨還會對家人造成傷害。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要保持健康的心理,有合乎常理的行為,就必須保持一定的“健康界線”(healthy boundaries)。每一位個體的人都生活在某種身體、感情和思想的健康界線之內,這個界線幫助他判斷和決定誰可以接納,并接納到什麼程度,為誰可以付出什麼,并付出到什麼程度。人的負面感覺一般也是由這種界線意識所決定的。例如,你的孩子做功課需要你幫助,或者要求你周末帶她到兒童樂園去,你若做不到,就會感到內疚。如果你單位的領導督促你在業余時間多做好人好事,你若做不到,則很可能感覺到的不是內疚,而是害怕領導不高興,會記你的帳。
不顧一切地做好人好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不計任何代價地要讓別人接受你,喜歡你,在有這樣的行為之前,或者在這樣的行為成為你頭腦中的“好事”之前,你的個人健康界線和親疏意識一定先已發生了某種變異,因為在人類社會中,正常家庭所給予幼兒的自然教育,包括親疏關系教育,并不是這個樣子的。
與好人綜合癥伴生的往往是扭曲的幸福觀。格勒弗醫生(Dr. RobertGlover)是一位專門診治好人綜合癥的權威,也是《不再當好人》(No More Mr. Nice Guy)一書的作者。他指出,幾乎所有的好人在意識或下意識中都有類似于這樣的想法:如果我把缺點藏起來,變成別人希望我成為的那個樣子,那麼別人就會肯定我,覺得我好,也會敬重我,重視我。這樣,我的生活就有了意義,有了價值,我也就找到了幸福。其實,這種幸福的感覺或自我意識的滿足取決于他人對我的看法,我自己并不能把握它,因此我實際上并不幸福。
對于患有好人綜合癥的人們來說,做好事不留名,不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在做好事,那不僅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且根本就是一個毀滅他們唯一幸福的災難。對他們我們不應該去作道德的指責,而是應該給予理解、同情和憐憫。勃朗寧夫人在她著名的長詩《奧蘿拉·莉》(AuroraLeigh)中寫道,“愿仁慈的上帝寬恕一切好人”,這個“寬恕”真是再確切不過了。
為什麼外婆對你最好
除了父母,也許每一個人都受到過隔代的照料,無論是外公外婆,還是爺爺奶奶,他們都曾經出現在我們童年的生活里,給我們講故事,買零食,照看和保護著孱弱的自己,尤其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不過,老人疼愛孩子的程度還是有區別的。那麼,在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之中,到底誰是最疼愛我們的老人呢?背后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祖輩投資 外婆最積極
多項研究發現,外婆最疼愛孩子,其次是外公,再次是奶奶,而爺爺則通常排名最后。早在1980年代,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地區的研究者,約克大學的利特菲爾德(C. H. Littlefield)和西安大略大學的拉什頓(J. p. Rushton)對喪子家庭的調查就發現當孩子夭折之后,老人之中最傷心難過的是外婆,其次是外公和奶奶,悲痛程度最輕的是爺爺。普通人都知道“愛之愈深,痛之欲切”的道理,這一早期研究暗示疼愛孩子最多的是外婆。
2009年美國盧瑟學院(Luther College)的比紹(D. I. Bishop)等人調查了200多名美國大學生,發現他們跟外婆的互動最為頻繁,跟爺爺的交往最少,在彼此的親密程度上也有類似現象。2年之后,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坦斯卡倫(A. O. Tanskanen)等人對英國4000多名青少年的一項調查也發現,老人對孩子的投資,無論是在物質還是在時間方面,外婆都高居榜首。
也有不少研究從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角度進行調查。2008年,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波萊(T. V. pollet)、列托(D. Nettle)和荷蘭安特衛普大學的奈里森(M. Nelissen)利用已有的數據庫,調查了超過7000名英國公民的家庭信息。他們提供了孩子不到12個月時,老人跟孩子交往的情況。結果顯示外婆跟孩子的接觸最頻繁,娘家人帶給孩子的生活必需品、禮物和錢財等都超過來自父親一方的父母。而在此前對800多位荷蘭老人的調查中,波萊等人發現祖輩與孫輩居住的距離在30公里之內時,超過30%的外婆和25%的外公都會跟孩子一周聚上幾次。相比之下,只有15%的爺爺或奶奶能夠做到這一點。即使距離遙遠,最有可能排除千難萬險去看望孩子的首推外婆。除了英國和荷蘭之外,對包括丹麥、德國、波蘭和希臘在內的13個歐洲國家的調查也發現,如果一個老人既有兒子也有女兒,那麼無論男女,他們都會更關心女兒的孩子。
誰是親生骨肉,就愛誰
進化心理學家給出了一種可能的解釋:這跟雙親身份的確定性差異有關。對于母親來說,因為是自己懷孕,她可以百分之百地確信孩子是自己的;可是對父親來說,自己女人生下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骨肉,則未必總是肯定的。
研究發現,現代西方社會中男人撫養非親生子女的概率在3%左右,這還是在各種節育技術發明之后的結果。因而很多研究者都認為,在現代的避孕藥和安全套發明之前,在親子鑒定的DNA技術出現之前,尤其是在更古老的距今200萬年前到距今1萬年前的更新世(編輯注:地理學名詞),男人被戴綠帽子的概率則可能高達10%,或更高。戴綠帽子的代價對男人來說,簡直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他們可能含辛茹苦十幾年都在幫著別的男人養孩子,為此他們還失去了跟其他女人合作造人的機會。因此,在男性的內心里他們對于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有著根深蒂固的焦慮。進化心理學理論認為,兩性對各自親本身份的確定性不同,這會直接影響他們對孩子的投資。
除了父母之外,祖輩投資同樣受到親代身份確定性的影響。外婆是雙重確定,因為母親確定孩子是自己的,而外婆也確定母親是自己的孩子,因此外婆是百分之百地確定外孫和外孫女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相比之下,爺爺是雙重不確定,因為父親不能確定孩子是自己親生的,而爺爺也不能確定父親是自己的孩子,因此爺爺確定孫子孫女是親生的信心最低。
親情濃淡 文化有差異
不過,僅是親代身份確定性似乎不能解釋所有隔代照料的差異。比如,漢堡大學人類生物學研究所的帕索斯(A. pashos)教授對德國和希臘的年輕人進行調查之后發現,“祖輩投資外婆第一”這一現象只適用于德國人和來自城市的希臘人。對于來自農村的希臘人來說,他們認為爺爺奶奶更疼愛自己,這一點在男孩子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帕索斯認為這跟父權制有關。女性婚后到夫家居住,因而丈夫的親人可以更好地監控媳婦的行為,進而確保孩子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因而投資會更慷慨。父權制下的家庭財產是由男性繼承的,因而爺爺奶奶會更偏愛男孩。
與此相似,2003年,賓州州立大學的金(V. King)教授等人發現美國中西部的農場跟西海岸的城市有著迥然不同的隔代交往模式。與城市家庭相比,居住在農場的孩子們跟爺爺奶奶住得更近,也更經常跟爺爺奶奶而不是外公外婆交往,他們也評價自己跟爺爺奶奶的關系更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帕索斯還是金的發現,都不意味著城市化是導致外婆丟掉隔代親頭把交椅的罪魁禍首。比如帕索斯就認為,高度確定的親代身份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沒有出現娘家人更親的現象,因為這種情況下,爺爺奶奶會像外公外婆一樣地愛孩子。不過,這并不能完全解釋為什麼爺爺奶奶會更愛他們,因為爺爺奶奶的親代身份再怎麼確定也不能比外公外婆更確定。而在其他研究中,城市化也不影響隔代交往模式。
隔代親的現象依然普遍。即使老人們已沒有年輕時的風采,他們依然可以為子孫后代的健康成長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無論是在北美,還是在歐洲,外婆和外公依然戰斗在隔代照料的第一線。而在父權制的農村地區,爺爺奶奶同樣以老有所為的精神,悉心地照料著他們兒女的兒女。一年一年,一代一代。
好婚姻的15件事
有人感嘆說,女人無論嫁誰都會覺得不夠幸福。因為結婚意味著要徹底接受另一個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人。如何磨合兩個人的差異,消除婚姻生活中的障礙呢?
一、好婚姻在于承擔和付出。婚姻原本是只空盒子,你想從里面取出什麼和取多少,全看你曾經往里面存了什麼,存了多少。婚姻中的幸福,不能只用愛情作支柱,它只有在和責任、義務、承擔相連的時候才能圓滿,也才可以保證你篤定地擁有它。
二、好婚姻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是因為要求的少。對婚姻最大的尊重就是別要求太多,人可以用高標準要求自己,卻沒有權利讓別人也如此,包括配偶。
三、好婚姻中的彼此一定是輕松自由的。真正屬于你的東西不用花力氣證明,愛情和婚姻也不養占有欲太強的人。牢牢抓住怕失去的東西,只能說明你不自信。
四、好婚姻絕不是被彼此改變得多,而是彼此適應得好。不要期待一個人被婚姻改變,人性的本真是:任何緣由都不能讓一個人脫胎換骨。為愛一個人而改變自己,在很多時候,看上去是感人肺腑的承諾,實際上是一種難以落實的謊言。與一個人結婚,意味著你要接受他本來的、尋常日子里的樣子,而不能只記得他被愛燃燒時的模樣。
五、好婚姻必須是有自尊的。你要及時對不能容忍的事揮出重拳,不要相信忍讓和妥協可以讓他回心轉意,不能用自己的尊嚴做賭注來乞求他。不要害怕沖突,夫妻間的沖突在這個時候會變成一個重要的載體,在你們之間確立什麼是可以接受的行為,什麼是不能接受的行為,將你們之間不穩定的關系轉化成健康的、有活力的關系。
六、好婚姻一定是保證彼此完整獨立的。無論你是公司的CEO,還是飯店的侍應生,你都要篤定地保有自己那份獨特和自信——比如,要保持自己相對獨立的空間,要有獨立的經濟來源、事業、友誼和夢想。
七、要做真實襾獨特的自己。如果要有所改變,也要保證自己的改變是心甘情愿的。千萬不要因為愛而矯飾扭曲自己,否則,你得到的東西要麼留不住,要麼就是代價高昂的枷鎖。
八、好婚姻是彼此明白,愛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會演化成一種習慣。人性中比喜新厭舊更深邃的是戀故懷舊,共同生活的點點滴滴給彼此打上了對方的印記,讓兩個生命血肉相連,連傷害、磨損都是印記的組成部分。
九、好婚姻是夫妻間能有共同享用的細節和慣例。它可以是一句話,還可以是一次散步,也可以是星期天早晨的一頓早餐。你和誰共享過沉浸其中的快樂和陶醉,你就和誰共同擁有了一份無法割舍的親密。
十、不把結婚后出現的所有煩惱全記在婚姻的賬上。煩惱是只要活著就得面對的,跟你嫁誰沒關系。人在無聊時,很容易把問題轉嫁到感情上。就算現在你沒有婚姻,你的生活中又會有多少驚心動魄的時刻呢?因為買不起房而吵架的夫妻,難道離婚了,就能買得起房嗎?要想有改變,只能從自己做起。
十一、好婚姻使你明白,激情總會歸于平淡。無論你曾經怎樣肝腸寸斷、痛不欲生——再復雜的,也會變得簡單;多熱鬧的,也會歸于沉寂。所以,能從容面對平淡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如果愛情是相吸,需要的是激情;那婚姻就是相依,需要的是深情。相依不是冷淡,是一種更深邃的溫馨,它既能予人平靜之感,又能讓人萌生欣慰之情。
十二、尊重丈夫的自我。男人通常自我意識超強,你必須讓他感覺到自己是個男人,而且“誤以為”自己大權在握,才有可能搞定他。事實上,女人的眼淚有時候就像裹著水的匕首,能征服刀槍不入的漢子。越有實力的男人,越希望自己最大限度地被需要。最容易贏得男人的,是那些能惹起男人的呵護、愛憐之心的女人。
十三、不要把諸如“一夫一妻根本不符合人性”之類的話掛在嘴上。人性是復雜的,喜歡自由是人性,怕孤單也是人性。我們很難弄懂相互矛盾的人性如何相互作用,也分不清孰優孰劣。沒有完全契合的兩個人,但只要是人,就會有和人親密的需求——倒不如索性擔當人生中的無奈和艱難,彼此一生。
十四、別慣壞他,得讓他在家干活兒。婚姻關系中,任何一個人把哪件事情承包下來,都會導致另一方對其提供的服務像呼吸空氣一樣全不在意,因為長期做模范,你的服務在無形中已經貶值了。而長期堅持忍著做模范,會讓你期待對方的感激,得不到就會漸生怨氣。婚姻有點兒像包餃子,就算你既能搟皮兒,又能包,也是一個搟皮兒一個包最好。
十五、學會擔待丈夫,和他交上朋友。或許只有在這種溫暖融洽的氛圍中,你和他才可以真正慢慢靠近。你們之間有分歧,這并不意味著兩個人中有一個是對的,而另一個是錯的。因為你們是在透過兩個完全不同的鏡頭看這個世界,他并非真的有意使你不快,那只是他的行事方式而已。意識到這一點,婚姻中的彼此都會獲得自由。
結語:人的心理的確是一種非常奇妙的反應,只有掌握好人的心理變化,才能夠真正的幫助需要的人。(文章原載于《醫藥與保健》《中國新聞周刊》《財經》《37°女人》,作者:孫彥,張天布,徐賁,非言語,怡民,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