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癥的發病原因
躁郁癥(雙相障礙)確切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所公認的是躁郁癥(雙相障礙)是多種致病因素(生物-心理-社會)所導致的多維度、多系統水平上的一種精神障礙。迄今為止對躁郁癥(雙相障礙)病因學的研究探索主要聚焦于以下一些領域。
1、神經內分泌
包括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下丘腦-垂體-甲狀腺(HPT)軸等系統在內的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同心境(情感)的改變關系密切。
2、生化研究
當前最為流行的病因學假說認為單胺類物質與心境障礙的關系最為密切,這也是人們所了解最深的一個領域。大量的研究報道躁郁癥患者存在著包括去甲腎上腺素(NE)、5-羥色胺(5-HT)和多巴胺(DA)等單胺類物質水平和單胺類神經通路功能的異常改變。
3、遺傳學
遺傳學因素在心境障礙的發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同雙相障礙的關系更為密切。家系調查發現雙相障礙患者的一級親屬中雙相障礙的發生率較正常人的一級親屬高8~18倍,而抑郁障礙的發生率較后者高2~11倍。
4、神經影像學
神經影像研究包括結構影像研究和功能影像研究兩個部分,結構影像研究發現部分雙相I型(既有躁狂發作又有重性抑郁發作的雙相障礙)患者存在腦室擴大,但抑郁癥患者的腦室擴大不如前者明顯。
教你如何預防躁郁癥
患上躁郁癥,同一患者在躁狂與抑郁之間的變化之大甚至會令家人都難以適應。在躁狂發作期間,有的患者會出現情感高漲、自負,一時沖動辭去工作,或者大手大腳消費、興奮、精力過剩、睡眠需求減少,甚至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有時愛發脾氣,聽不得一點意見,愛高談闊論,滔滔不絕,對自己評價過高,夸大自我,做事盲目;注意力隨境轉移。而在抑郁發作期間,又會感到情緒低落、悲傷,對自己沒有信心、無助,對過去感興趣的事都不愿意做了,經常獨處不愿見人;甚至出現強烈的自我厭惡、絕望,甚至有自殺的想法。
躁郁癥如不治療,易反復發作,長期的反復發作,導致患者疾病慢性化、人格改變和社會功能受損。因為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在該病發病和復發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防治躁郁癥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糾正不良的認知模式,比如:對人、對事、對社會過度從否定、悲觀、消極、負面的角度看問題,自卑或自尊心過強,在挫折和困難面前不能對自身和周圍環境做出客觀評價。
2、積極學習心理衛生知識,掌握心理調試方法,培養樂觀、積極、健康的性格,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態。
3、避免不良的社會心理因素,避免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生活不規律、經常熬夜的生活狀態,適當給自己減壓。
4、努力改正不良行為模式,如沖動盲目、不顧后果,孤僻離群、缺乏溝通和社會交往,應積極融入社會,多參加集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