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保健知識 夏季心理中暑要學會自我減壓

解夢佬 0

夏天時特別容易讓人心煩氣躁的季節,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在想今天要是周末,還有很多人不想上班,大家可能都覺得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就錯了,其實這是一種病,到底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就隨小編去看一看。

夏季“心理中暑”要學會自我減壓

高溫天氣造成的“心理中暑”正在襲擾著上班族。與此同時,“工作倦怠”的發生率也在相應增加,成為目前困擾職場人群工作、生活的頭號“殺手”。

寧夏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寧醫附二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梁興告訴記者,每到夏天炎熱季節,人的情緒、心境和行為都會出現反常表現,不少人會感到心煩氣躁、思維紊亂,往往為一點兒小事便大動肝火,這就是“心理中暑”,醫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心理中暑”還表現為容易忘事、心境低落、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心理上的反常還會導致生理反常,比如睡不著或嗜睡、食欲不振、惡心等。>>>夏季養生小常識 注意8事項讓你快樂過暑假

在寧夏醫學院附屬醫院心理門診,供職于自治區區直機關某部門的鄭女士正在排隊等待咨詢。她告訴記者:“每天早上起來總是想著要是今天是周末該多好,甚至想方設法找理由請假,逃避上班。尤其看著那麼火辣的太陽,總覺得心煩氣躁。”

心理專家分析說,這是典型的“心理中暑”。這是因為炎熱的夏季,人的植物神經系統容易出現紊亂,會影響人的內分泌系統引起腸道不舒服,激素分泌也會受到影響,其他系統也會出現失調,睡眠質量會降低,而且多夢。心理專家指出,“心理中暑”是季節病,高溫天氣影響了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即使有的人本身所處環境并不熱,也會因為外界強烈的光線產生一種煩躁的情緒。寧醫附院心理門診的醫務人員劉春芳證實,心理門診的門診量的確和高溫天氣有直接關系。

梁興還告訴記者,鄭女士除“心理中暑”外,還伴有工作倦怠的癥狀。表現為心理疲勞、情緒冷漠、喪失成就感和工作動力。原因主要在于勞動者個人感到職業生涯前景音淡,工作單調重復,缺乏創造性;或對組織文化、發展理念、工作環境、管理機制及個人待遇不認同等等。

心理專家提示人們,夏天應當注意自我調節,遠離“心理中暑”。要和外界多交流,與家人多聊天,緩解心理壓力;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盡量保持平靜、樂觀、豁達的心態;合理安排活動時間,不要在烈日下或在封閉的房間內呆太久。另外,在飲食上要盡量多吃清淡的食品,多吃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如果癥狀嚴重,最好到專業醫療機構接受心理咨詢或藥物治療。

夏季養生保健知識

中暑急救牢記五字訣:

在夏季,由于環境溫度過高,空氣濕度大,體內余熱難以散發,熱量越積越多,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失控而發生中暑。牢記以下五字訣,發現中暑者時,可急時救治:

1、移。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2、敷。可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冰袋、冰塊置于病人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

3、促。將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待肛門溫度降至38℃,可停止降溫。

4、浸。將患者軀體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沒乳頭為度。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溫過低不能耐受。

5、擦。四個人同時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體四周,把皮膚擦紅,一般擦15—30分鐘左右,即可把體溫降至37℃—38℃,大腦未受嚴重損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戶外活動如何防止中暑: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時補充水分。外出活動,尤其是遠足、爬山或去缺水的地方,一定要帶夠充足的水。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帶些水果等解渴的食品。

2、降溫。外出活動前,應該做好防曬的準備,最好準備太陽傘、遮陽帽,著淺色透氣性好的服裝。外出活動時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尋找陰涼通風之處,解開衣領,降低體溫。

3、備藥。可以隨身帶一些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等藥品,以緩解輕度中暑引起的癥狀。如果中暑癥狀嚴重,應該立即送醫院診治。

夏季科學飲水

1 飲水莫待口渴:以口渴與否來決定喝水對健康不利,因為口渴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為時已晚。

2 大渴莫過飲:人在特別口渴時,最易一次飲水過多,這樣很容易傷胃。正確的方法是:多次少飲。

3 用餐時不宜喝水:進餐時飲水,會沖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對胃也不好。

4 最好喝礦泉水:礦泉水不含糖水,沒有刺激作用,不像一些飲料具有刺激性,也不像果汁飲料含有大量的糖分。在一些發達國家,人們均視礦泉水為最佳保健飲料。

結語:夏季是炎熱的,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各樣的美食冷飲,要想做好夏季養生,最基本的還是要注意規律飲食和生活習慣。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的避免疾病的發生,才能更好的養生。小編推薦的方法大家可以多多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