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文體字有很多,有小篆、簡體、繁體等等,當中簡體字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熟悉的文體字。那麽,下面就來了解一下福字的簡筆畫圖片和倒貼福的傳說吧!
倒貼福傳說一
“福”字之所以倒貼,傳說起于清代恭親王府。那年春節前夕,大管家按例寫了幾個斗大的“福”字,叫人貼于王府的大門上。有個家丁目不識丁,竟將“福”字頭朝下貼上。恭親王福晉十分氣惱,欲鞭罰懲戒。可這大管家是個能言善辯之人,慌忙跪倒陳述:“奴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喜慶之兆。”恭親王一聽覺得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說恭親王福到(倒)了,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沒學問的奴才,還真想不到有這種招式呢!”遂賞管家和家丁各五十兩銀子,可真是因禍得福!
倒貼福傳說二
“福”字倒貼在中國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 “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下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倒貼福字三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但貼的時候,究竟應該正著貼還是倒著貼,卻讓很多人犯難。民俗專家表示,年味就像這個“福”字,不用講求形式,怎麽貼都可以,只要你感受到了快樂,它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不少人以為“福”字要倒著貼,寓意“福到”,事實上這是個將錯就錯的“口彩”。在傳統民俗中,只有3種情況才能倒著貼“福”:一是有人家上年遇到大災大難,為了扭轉運氣才會倒著貼;二是馬桶、腳盆、痰盂、垃圾桶上的“福”字倒著貼,意思是把不好的東西倒出去;在屋內的柜子上也要倒貼福字,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會一直來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第三種情況僅僅是為了討“口彩”。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今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今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
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今市場、商店中均有出售。
以上就是福字的簡筆畫_倒貼福傳說的介紹,更多關于十二生肖的內容請繼續關注“紫微府熊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