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現在人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有些斷層,因此對一些傳統文化上的問題一知半解。
許多人認為十二生肖就是按照農歷正月初一算的,因為很多人認為農歷初一便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那麽,十二生肖究竟是按立春計算還是按過年算呢?我們一起來紫微府了解一下吧!
中國歷法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許多學者窮經皓首也沒能弄清楚。但有幾點知識是清楚的:辛亥革命之前,農歷大年初一叫做元旦,立春叫做春節;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宣布廢除農歷改用新歷(即公歷),用民國紀年。
從1912年開始,稱公歷1月1日為元旦,于是,農歷大年初一的名稱就被剝奪了;為了照顧民眾的年節需求,1914年1月,民國政府又頒布法令改稱農歷大年初一為春節,這樣,立春的名稱又被剝奪了。
著名民俗學家葉春生教授認為,生肖應從立春算起。我的觀點很明確,春節是從農歷正月初一開始算起,但算生肖必須從立春開始。葉春生肯定地說,其實這也不是什麽新的觀點了,你翻開任何一本皇歷,上面都是這麽標注的。
葉春生表示,春節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是近代才確定下來的。1912年,孫中山先生宣布廢除舊歷,采用公歷紀年。到了1914年,時任民國大總統袁世凱頒布法令,規定每年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在此之前,傳統上以立春作為歲首,更早的時候也有過以冬至為歲首的情況。
因為立春在24節氣中位列第一,表示春天的開始,也標志著新的一年的到來。葉春生表示,也因為這樣,立春不僅是一個節氣,更是一個節日。古代帝王都會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祭祀活動,以求新的一年國泰民安。而農歷中像這樣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很多,比如清明、冬至等。
作為國內命相學方面的權威,葉春生的觀點得到了部分民俗學家的贊同。生肖和紀年是兩個系統,生肖應該從立春開始算起。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蕭放教授說。
新加坡易學會名譽會長陳耀寬也同意這一觀點,他表示,按中國的歷法計算,十二生肖的計算與天干地支有關系,所以在論天干地支、計算廿四氣的情況下,必須要等到立春到來,才算是新生肖的開始。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孫遜教授說,從命相學而言,的確是將立春作為下一年的開始,而從老百姓的習慣上來說,還是認準農歷正月初一是起點,因為記起來方便。于是兩者之間產生了矛盾,這個矛盾對大多數人而言,影響并不大,可對于一些生逢尷尬時段的人來說,難免有點小麻煩。
反方觀點當然是從初一開始。上海民俗文化學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仲富蘭教授說:將立春作為下一年的開始這是一種混淆視聽的錯誤說法,它把生肖與節氣兩個不同的系統給混同起來了。。
據仲教授介紹,十二生肖是與十二地支相聯系的。我國古代有一種特殊的紀年方法,即以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搭配來紀年。出現了干支紀年,將與之對應的十二樣動物作為年的代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慢慢地,人們認為生在某年就肖像某動物,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十二生肖即由此形成。
而24節氣則是表明氣候變化和農事季節的一年中的24個階段,與紀年方法并沒關聯。仲教授告訴記者:生肖是以干支紀年為坐標的,節氣是以農業社會符合農事季節規律為坐標的,兩者比照坐標的不同。
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烏丙安教授告訴記者,算生肖時看立春,這實際上是過去的算命先生的特殊方法,并不普及,如果以此定生肖,只會造成混亂。因為公歷和農歷存在著時間上的差異。農歷是陰陽合歷,采用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近,兼有陰歷月和陽歷年的性質。
這也就是為何農歷每個月十五一定會出現滿月,因為它是以月亮的盈虧來決定一個月的。但是,因為農歷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因此一年下來與回歸年相差11日。為彌補這一差值,農歷歷法通過每十九年安插七個閏月的辦法加以協調。
而公歷則是陽歷,顧名思義,它是根據太陽的位置變化訂立的歷法。公歷和農歷之間的差異,就是因為其采用了不同的參照物。
所謂24節氣,其實跟公歷的關系更近一點,因為它是通過太陽的方位加以確定的。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每年立春都是公歷2月4日左右,每年清明都是4月5日左右。節氣和公歷日期是相對應的,但是在農歷中卻是不固定的,要用農歷查這些節氣的具體日期,必須依靠歷書。
如果用立春確定生肖,勢必將整個日期的計算變得復雜,這是老百姓無法接受的。
天文專家認為,屬相是中國人為了記錄年份所產生的,國人傳統的紀年方法就是咱們所說的夏歷(農歷),為了記憶的方便選了12種動物再結合天干地支進行計算,所以國人都是有屬相的,因為這樣可以計算自己的出生年份。
立春是24節氣之一,而節氣是一個時刻,根據太陽的周年視運動而定。但立春不是一年的起始點,立春有可能在年初也可能在年底,有的年份甚至沒有立春,如2002年。有的年份兩頭都有立春(即所謂兩頭春),如2006年。所以,屬相劃定從立春開始是不合理的。
以上就是生肖與立春:生肖按立春算還是按過年算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紫微府十二生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