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為馬,六畜馬、牛、羊、犬、豬,馬居六畜之首。山東章丘龍山鎮子崖的考古發現證明,自父系氏族公社時期,人們就開始馴化馬、養馬。許多古籍中都有相土作乘馬的記載,作乘馬就是用四匹馬駕車,作為運輸工具。在前面,我們詳細論述了中國古代光彩奪目的馬文化,這其中明顯的想人們展示了古人對馬的崇信。種種關于馬的民俗也是五花八門,流光溢彩。
自古以來,華夏民族就有祭馬的民間風俗。春祭馬祖,夏祭先牧,秋祭馬社,冬祭馬步。馬祖是天駟,是馬在天上的星宿,即房星;先牧,據說是馬的創始人,被奉為駟牧之神;馬社是馬廄中的土地神:而馬步為馬災害的神靈。其實祭祀馬神,春秋時期已有記載。對于馬神的祭祀,名目如此繁多并且恭敬有加,正是馬在古人心目中地位重要的表現。
馬又是能力、圣賢、人才、有作為的象征。古人常常以千里馬來比擬。千里馬是日行千里的優秀駿馬。相傳周穆王有八匹駿馬,常常騎著他巡游天下。八駿的名稱:一個叫絕地,足不踐土,腳不落地,可以騰空而飛;一個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飛鳥還快;一個叫奔菁,夜行萬里;一個叫超影,可以追著太陽飛奔;一個叫逾輝,馬毛的色彩燦爛無比,光芒四射;一個叫超光,一個馬身十個影子;一個叫騰霧,駕著云霧而飛奔;一個叫挾翼,身上長有翅膀,象大鵬一樣展翅翱翔九萬里。有的古書把八駿想象為八種毛色各異,分別有很好聽的名字: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其實,駿馬的神奇傳說都是在形容賢良的人才,切莫真的信為神話。周穆王的八駿其實比喻著他的人集團,才華卓越,本領非凡,各自用特殊的能力在共同輔助周天子的天下大業。
漢族民間信仰馬神,它又叫水草馬明王,即馬王爺,在全國很多地區皆有信仰。農家于農歷六月二十三日祭祀,祭品為全羊一只。不過祭祀馬神在歷代官府都有很多制度,如明代朱元璋命祭馬祖,在南京令臺仆寺主持。民間對馬神的信仰與統治者的提倡不無關系。
十二生肖屬馬的傳說和來歷
馬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七,故一天十二晨辰中的午時--中午十一點至中午一點又稱馬時。易卦為乾為馬。
傳說古時的馬有雙翅,叫天馬。它地上會跑,水中能游,天上能飛是一種極有威力的動物,后來它在玉帝殿前做了一匹御馬。天馬因玉帝寵愛,漸漸驕橫起來,時常胡作非為,一日,天馬出天宮,直奔東海要硬闖龍宮。守宮門的神龜帶領蝦兵蟹將一齊阻擋,天馬惱羞成怒,飛腿踢死了神龜。此事告到天宮,玉帝便下令削去天馬雙翅,壓在昆侖山下,300年不許翻身。200多年后,人類始姐:人祖,要從昆侖山經過,天宮玉馬園的神仙便給天馬透了信,并告訴天馬如何才能從山下出來,當人祖經過時,天馬大喊道:善良的人祖,快來救我,我愿同您去人世間終生為您效力。人祖聽了,生出同情之心,便依天馬所言,砍去了山頂上的桃樹,只聽一聲巨響,天馬從昆侖山底一躍而出。
天馬為了答謝人祖救命之恩,同人祖來到人世間,終生終世為人祖效勞。平時耕地拉車、馱物、任勞任愿,在戰時,披甲備鞍,征占沙場,同主人出生入死,屢建占功。從此,馬和人就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當玉帝準備挑選十二種動物生肖時,馬成了人類推選的動物之一。玉帝也因馬立功贖罪,有助于人而允許馬當上了生肖。
民間的傳說固然是虛構的,但事實上馬與人類的關系這親密,是任何家畜所不能比的。自從人類告別漁獵時代,進入農耕社會,馬就成了人類最先伺養的動物之一。
馬以它的那聰明、勇敢、忠誠耐勞的特征,成為人類可靠的朋友,得力的助手,無論是在農耕、獰獵、運輸、交通等方面,還是在古今中外的血雨腥風的戰場上,馬都給人類立下了汗馬功勞。無怪古人將馬作為六畜之首來評價了。
在今天,盡管由于科技發達,機械化程度的提高,馬作為人類的助手這一作用對削弱,但千百萬年來那一幅幅瑚馬行空、老驥伏櫪、千金買骨、義馬救主的動人圖景,那一份祖先遺傳下來的戀馬之情卻永遠不會消失。
生肖馬的象征意義
龍馬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崇尚的奮斗不止、自強不息的進取、向上的民族精神。祖先們認為,龍馬就是仁馬,它是黃河的精靈,是炎黃子孫的化身,代表了華夏民族的主體精神和最高道德。它身高八尺五寸,長長的頸項,顯得偉岸無比。骨骼生有翅翼,翼的邊緣有一圈彩色的鬢毛,引頸長嘯,發出動聽的和諧的聲音。這是多麽神采駿逸的形象,多麽瀟灑昂揚的身姿。
祖先們在世界觀里已經把龍馬等同于純陽的乾,它是剛健、明亮、熱烈、高昂、升騰、飽滿、昌盛、發達的代名詞《易經》中干脆說:乾為馬,它是天的象征又代表著君王、父親、大人、君子、祖考、金玉、敬畏、威嚴、健康、善良、遠大、原始、生生不息……這就是孔夫子在《周易·乾卦》中總結的那句中國人代代流傳的最響亮的名言的由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的,這匹由我們民族的魂魄所生造出的龍馬,雄壯無比,力大無窮,追月逐日,披星跨斗,乘風御雨,不舍晝夜。這不正是中華民族戰天斗地,征服自然的生動寫照嗎?不正是炎黃子孫克服困難,永遠前進的生動比喻嗎?不正是中國人民不畏艱險,樂觀向上的生命意義的反映嗎?
馬又是能力、圣賢、人才、有作為的象征。古人常常以千里馬來比擬。千里馬是日行千里的優秀駿馬。相傳周穆王有八匹駿馬,常常騎著他巡游天下。八駿的名稱:一個叫絕地,足不踐土,腳不落地,可以騰空而飛;一個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飛鳥還快;一個叫奔菁,夜行萬里;一個叫超影,可以追著太陽飛奔;一個叫逾輝,馬毛的色彩燦爛無比,光芒四射;一個叫超光,一個馬身十個影子;一個叫騰霧,駕著云霧而飛奔;一個叫挾翼,身上長有翅膀,像大鵬一樣展翅翱翔九萬里。有的古書把八駿想象為八種毛色各異,分別有很好聽的名字: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其實,駿馬的神奇傳說都是在形容賢良的人才,切莫真的信為神話。周穆王的八駿其實比喻著他的人集團,才華卓越,本領非凡,各自用特殊的能力在共同輔助周天子的天下大業。
更清楚無誤的以馬喻示人才的事跡,是著名的千金買骨的典故。戰國時期,各國的君王競相爭奪招攬人才,以求邦國的穩固長久。燕昭王也不例外,準備以廉恭虛心的姿態和優厚的報酬來招聘優秀人才。燕國有個叫郭隗的臣子,就向昭王講了一則從前關于千里馬的寓言:
從前有個君王想花千金求一匹千里馬,三年過去了,一直未能如愿 。門人便主動請戰,表示可以弄到千里良馬。國君派他去,三個月內就找到千里馬的下落,但是馬已經死了。門人拿出五百金買下了馬的骨頭,回來交差。國君生氣地說:我要的是活馬,你怎麽花五百金的價錢去買回一堆枯骨?門人答道 :是啊,今天我替大王花五百金買下千里馬的骨頭,那一匹活生生的千里馬就不知多昂貴了。天下人由此知道大王這樣看重千里馬,還愁別的千里馬不紛紛而來嗎?果然,不到一年,千里馬三番五次一跑來了。
郭隗講到這里,話題猛然一轉,聯系一了目前:今天,大王要是真心求賢招才,那就先重用我郭隗吧。連我這樣不怎麽杰出的人才都受到了重視,那些比我強的真正賢才呢?千里馬一旦打算投奔誰,再遠也會自動來。
這則出自《戰國策》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求賢若渴的道理。正因為馬象征著人才,所以善相馬的人又被喻為善識才、善舉才者,象秦時期趙國的王良、秦國的伯樂、方九堙等都是相馬的專家。人才的埋沒或缺乏表現的沉悶局面就被叫作萬馬齊喑。清朝著名的文人龔自珍有一首詩就說:九州生所恃風雷, 萬馬章喑究可衰 ;我勸天公重抖摟,不拘一格降人才。
以上就是十二生肖屬馬的傳說和來歷的匯總,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一定的幫助哦!更多資訊信息請繼續關注紫微府熊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