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曾有一句口頭禪被廣為流傳:“中正不可一日無修辭”,這句話中,中正是蔣介石的學名,是他的自稱,而另一個修辭就是陳誠的字,所以不難從這句話看出蔣介石對陳誠的看重!熟悉近代史的都知道,陳誠是中國臺灣地區“前副總統”,尤其在退至中國臺灣之后,陳誠的地位與日俱漲,還有句話說得好,在蔣介石嫡系中,陳誠要是排在第二,那麼沒人敢稱第一。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陳誠的長孫—陳宇廷,照陳家的地位來看,陳宇廷絕對稱得上世家子弟,他可以上著最好的學,過著最好的生活,還可以迎娶門當戶對的名媛,反正一言蔽之就是完全能富足享樂地過完一生。然而陳宇廷卻癡迷佛學,將所有家財用作慈善,早早投身慈善事業當中!最落魄的時候,全身上下就只有兩箱子舊衣裳!
陳誠長孫陳宇廷哈佛畢業,疑惑“輪回”一事中國臺灣前“副總統”的長孫 ,中國臺灣前“監察院長”的長子,這些都是陳宇廷從小就被冠上的名頭。前面提到陳宇廷的爺爺陳誠身份顯赫,但到底多顯赫呢?在戰爭時期,陳誠的表現不算亮眼,頂多稱得上戰功平平,然而到了中國臺灣以后才發光發亮,1954年,就任副總統,1958年身兼“副總統”“副總裁”和“行政院長”三要職,這可都是實權在手,不過可惜的是,在陳宇廷不到一歲時,陳誠就病逝了,不過根本不要緊,還有陳宇廷的父親—陳履安,聞名的“四大公子”,陳履安就是其中之一,他同樣擁有輝煌的一生,陳履安作為陳誠長子,年輕時在美國進學,同時獲得碩士和博士兩個學位,曾擔任過“經濟部長”“國防部長”“監察院長”等等職位,比之陳誠相差無幾,所以可想而知陳宇廷的起點有多高,在父輩兩座大山之下,陳宇廷是真正的“官二代”,家底殷實的世家子。
當然作為陳家長子長孫,陳宇廷在父輩榮光之下,也半點兒沒給陳家丟臉,陳宇廷不負眾望,先考入世界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然后又考入世界頂尖學府哈佛大學商學院,這學歷比之父輩絲毫不落下風,而且一畢業,陳宇廷還順利進入全球著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工作。憑借這份傲人履歷,加上他的身世,陳宇廷未來本應該前途無限,然而卻因為想要尋找輪回答案,陳宇廷迷上佛學,也因此改變了他既定的人生。
在1990到1991年期間,正是陳宇廷在哈佛攻讀MBA的時間,在學習金融課程之余他接觸到一些有關心理學的著作,在這之中陳宇廷第一次知曉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就是人其實可以看到自己的“過去生”。他曾在書上看到:有一位德州的老太太,她夜晚常常做一個夢,夢到自己成為了一位古羅馬時代的士兵,夢境具體又真實,她甚至能看到自己在干什麼,在修建一座古墓,最令人驚奇的還是,有人根據老太太的夢在真實生活中找到了那座墓,其中的細節跟老太太說的一模一樣,就是類似這樣的故事,陳宇廷在相關心理學書籍中看了很多,這也是他第一次接觸到“輪回”的概念,平白做夢,夢到自己的前生,難道就是一種輪回嗎?這個疑問困擾了陳宇廷很久,但此時的他又不能用已有的學識去解答這個問題,不過從這件事中,他意識到他淺薄的學識,他迫切地想要獲得更多知識,試圖解開這個“迷信妄言”也好,“真實事件”也罷的謎團,而他想到的方式就是去研究佛法,希望能從佛法中找到答案。
陳宇廷從小就跟佛學結緣為什麼想到研究佛法解除疑惑呢,因為陳宇廷早早和佛有了緣分,他的父親陳履安就是信佛之人,在陳宇廷一歲時,陳履安還帶著他皈依佛門過,因為當時陳宇廷的奶奶就信佛,還有陳宇廷家中兄妹5人很小的時候都接觸過佛法,長大后還或多或少和佛有牽連,陳宇廷的二弟曾經專門進入學院潛心研究佛法,三弟和四妹是麻省理工佛學社的創始人,五弟更是一直是佛學宣揚者,所以他們一家都和佛法有著很深的羈絆,這也是后來陳宇廷能夠潛心研究佛法的重要原因。
有一次在家中陳宇廷偶然在父親嘴里聽到“修行”這個詞,抱著好奇,父子倆又談到關于“輪回”的諸多事例,一下勾起陳宇廷對于佛學的興趣,他想知道關于輪回是否真的有答案,為此,陳宇廷特意找到臺北靈泉寺主持,請教心中疑問,然而主持只是給了陳宇廷一句似是而非的話“有些答案必須在修行中親自體驗、尋找”,主持的這一句話成功開啟了陳宇廷的修行之旅,他在求學之余,時常去參加主持舉辦得“禪七”,即使在工作以后也繼續保持修行,其中包括在進入麥肯錫工作之后,只是漸漸地,陳宇廷感覺忙碌的工作導致他無法靜心修行,最終在1992年的一天,陳宇廷決心辭去麥肯錫的工作,到靈泉寺出家,深入學習佛法,因為陳宇廷的身份,這一事件還上了新聞,外界十分震驚,如此顯赫身世的陳宇廷竟然出了家,外界流言四起,有說陳宇廷是受了情傷遭受打擊的,還有說他事業受創很難東山再起的,對此陳宇廷也曾解釋,他是想體驗修禪、參悟輪回,可在外人眼中他就是個放棄為陳家傳宗接代的“叛逆者”,對此陳宇廷倒是釋然,他只是反問這些人“傳什麼宗?接什麼代?你記得我的曾祖父叫什麼名字嗎”。
最后陳宇廷還是遂了自己的心愿,開始了三年寺院清修生活,在寺廟的最后一年,陳宇廷還離開寺廟,開始四處游行,他拜訪西藏、尼泊爾、青海等地的高僧大德,相互交流佛法,在這些高僧身上,陳宇廷又看到了他們隱忍慈悲,救助眾生的豁達胸襟,這讓陳宇廷自己感覺這段旅程加深了他對佛教真諦的領悟,從而還萌生了做慈善的念頭。
陳宇廷用傾盡家產做慈善說干就干,2000年,陳宇廷出資在廣東中山建立了一間慈善學校,不同于傳統的慈善機構,陳宇廷招收的是農民工,并融入了佛法思想,夢想打造一個集學校、企業和家庭于一體的慈善學校,或者說更想借此實現他想象中的小世界,每天所有的人都可以一起晨起讀書,一起工作,一起討論佛法,大家能像一家人一樣生活,沒有等級區分。為了實現這個理想小世界,在這間學校上,陳宇廷幾乎是傾盡家財,將所有的錢都投在了做慈善上,為此連祖父和父親所留下的財產都盡數投了進去。據說最多的時候,學校的人高達1000人,陳宇廷是真的希望幫到農民工這一群體,作為社會上最弱勢群體之一,陳宇廷希望學習能夠培養他們的尊嚴、自信,在將來擁有改變未來的一技之長。陳宇廷也是全身心投入其中,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是和學校的農民工吃住在一起,認真傾聽了解他們自己的打工經歷。對于這群人他是既想幫助他們,又熱愛他們的,陳宇廷覺得學校里的每一個人都很值得敬佩,因為農民工們背井離鄉的背后有著太多的不得已。即使他的慈善事業才剛剛揚帆起航就投入甚廣,陳宇廷卻覺得自己做得對極了!然而不幸的是短短一年后,在2001年的一天,學校就被查封了,陳宇廷夢想中的理想小世界以失敗告終。彼時陳宇廷已經在慈善上投入了3000多萬的財產,最后只落得一身落魄。
陳宇廷向央金求婚,緣分的“輪回”那段時期是陳宇廷最低谷的時期,他茫然無措,手無余糧,然而不幸中的萬幸,此時他遇到了現在的太太—央金拉姆,據央金后來回憶,第一次見陳宇廷,她只以為陳宇廷是個農民工,周身氣質半點兒和世家子弟不掛鉤!不過總體說來兩人的婚姻真的稱得上傳奇,想也知道兩人身份差距之大!一個是中國臺灣“前副總統”的長孫,一個是藏民的女兒。但兩人就奇跡般地因為佛結了緣。先來談談央金,央金祖上是藏族的貴族,但是榮光已逝,央金的童年過得相當艱苦,甚至可以說每天都在為填飽肚子而憂心,幸運的是,后來的央金憑借自身努力考上大學、走出大山,要是順利畢業,央金至少能過上普通的生活,可是央金偏偏沒有這樣選擇,在大二時,央金輟學了,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創辦了奇正藏藥,開始了一邊學習佛法,一邊經營善事的生活。
央金與佛法結緣的早,卻不是什麼愉快的回憶,小時候央金需要看羊,最怕的就是遭到狼的襲擊,每每這時小央金都會念咒語試圖給與自己力量,所以佛法于她而言是勇敢的象征,長大了就自然而然開始學習佛法。在2002年時,一直在做善事的央金聽說了廣東一家獨特的慈善學校,帶著人前去參觀學習,而這間學校創始人正是陳宇廷,于是就在這里,兩人第一次相遇,彼時陳宇廷正帶著很多農民工子弟讀書,那樣的他給央金留下了深刻且美好的印象,可是這一面只是短短的相遇,兩人都沒有什麼時間深入交流,但緣分還是將兩人連在一起,不久后兩人意外相逢,因為彼此印象不錯,又都心有慈善,很融洽的聊了起來,就在兩人分別之時,陳宇廷竟突然向央金求婚,他問央金:能不能嫁給他?這麼突兀的事,于常人而言,可能都覺得陳宇廷是個瘋子,可放在兩人身上,雙方都不覺得,反而內心感嘆這或許就是緣分,一來是兩人都信佛,講究隨心,二來嘛,就真的是緣分了,在兩周之前,有位高僧告訴陳宇廷,兩周之后他會遇到一個人,并且和她結婚。這話咋一聽,陳宇廷也很迷茫,可是到了日子,見了央金,他才發現自己真的遇到了那個人。
更巧合的是,央金也有同樣的經歷,一周前,央金曾做過一個夢,她還找了佛法高深的大師解夢,大師也說一周后央金會遇到自己的緣分。結果真的靈驗了,兩人在慈善學校相遇,而陳宇廷順從本心在兩人第二次見面時求婚,互訂終身。對此我們都覺得這已經是最好的安排,因為對于婚姻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堅定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內心修行最好的機會!家就是他們的道場,這場修行將持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