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后出生的人,可能沒有饑餓的體驗,“70后”不知道饑餓是什麼滋味。
但我們的父母輩,多有饑餓和溫飽線上掙扎的記憶,深刻且漫長。
飲食思袁,紀念“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
袁老是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
“雜交水稻”,可以理解為用特別健壯和高產的水稻品種不斷雜交。
對今天的衣食無憂者,雜交水稻好像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但這是新中國取得的三項最重要科技成就之一,另外兩個是中國第一枚氫彈和第一顆人造衛星。
該對雜交水稻肅然起敬了吧。
袁老心中有兩個夢:“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他說,他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和同事看見了巨大的水稻植株,稻穗像掃帚那麼大,稻粒如同花生一樣大……
如今,中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占全國水稻種植總面積的50%以上。
他不僅讓中國人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還為世界糧食供給,貢獻了中國智慧。
袁老是民族英雄。
有人說,終于理解了為什麼老一輩人聽到毛主席,周總理去世的消息,眼淚一下就掉下來。
“稻”念袁老,我們更加飲食思袁。
家屬一再要求喪事從簡,但還是有太多的民眾自發前往送行和吊唁,英雄的人民愛英雄。
長沙高鐵站,的士司機自發組織免費送外地民眾去殯儀館悼念袁老。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城市。
正當全國人民深切哀悼之時,網上卻有一些跳梁小丑嘩眾取寵,發布侮辱袁院士的言論。
不過,警方接舉報,迅速開展工作,將涉案人士查獲,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大快人心,眾望所歸。
從法律上說,這是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
有人為了博眼球,連袁老也有得黑?
匪夷所思,天理不容。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嚴懲不貸,絕不姑息養奸。
在網絡上追查這些不法之徒,大家記憶比較新的是前一段時間,中印邊境斗爭中解放軍戰士英勇戰斗細節首次被披露,團長祁發寶身負重傷,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英勇犧牲。
對此,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而網友“辣筆小球”竟發布惡意歪曲事實真相、詆毀貶損英雄事跡的言論,惹眾怒。
輿論有底線、法律有底線,任何抹黑英雄的行為都將付出代價。
捍衛英雄烈士的權益,就是捍衛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與詆毀英雄的小丑作斗爭,就是維護法律尊嚴。
每個人的價值觀可能不盡相同,但不能對英雄烈士大放厥詞、不能不尊重法律,這是底線和共識。
尊重英雄、尊重科學家的民族是有希望的。
昨天,袁老用生命捍衛了中國人的飯碗。
今天,我們用法律保護袁老,捍衛他的名譽和尊嚴。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