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月20日電題:白衣秉丹心 歲寒再作別——“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追思暨安葬儀式速描
袁全、孫魯明、王澤鋒
1月20日,歲在大寒,上海福壽園陵園。
人們來到這里,再一次送別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
9時許,人們陸續走進陵園的人文紀念館。代表著“吳孟超星”的數字17606被擺放在大廳里,吳孟超院士的家人和生前同事、學生以及好友一起深情追思了他的一生。
大廳里播放的樂曲《星辰》,是海軍軍醫大學的學生們自發為吳孟超院士創作的,以寄托對這位新中國肝臟外科開拓者的哀思。
“吳老心中有一個愿望:找到最終解決肝癌問題的辦法。” 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的顏瑄養與吳老共事近30年,再次談起吳孟超,他眼中滿是懷念和感傷。
吳孟超決心要讓中國肝膽外科站到世界最前沿,所以直到96歲高齡,他依然堅守在手術臺上。在吳孟超的帶領下,肝癌手術成功率從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從死神手中奪回超過1.6萬名患者的生命,創造了醫學界的傳奇。
10時許,借助技術手段,“吳孟超”與他生前的同事、學生們開啟了一場“時空對話”。
“沈鋒,最近怎麼樣,學科上有什麼好消息嗎?”“吳孟超”問。
聽到聲音的一瞬,沈鋒的眼眶紅了,聲音微微顫抖:“吳老,我們現在建立了國際首個肝內膽管癌的個體化分期標準,取得了領先的遠期療效;同時,還建立了肝癌術后復發防治新技術方案。”
“隨意,安亭新院那邊發展得怎麼樣了?”“吳孟超”問。
和吳孟超院士共事多年的秘書劉隨意流下淚來,“安亭新院發展得很好,一體兩翼發展模式越來越成熟,急診科也于去年8月1日開始24小時運行。”由吳孟超組織籌建的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安亭院區,是他生前最牽掛的地方。
隨后,20多名老中青三代學生代表,依次點亮手捧的燈燭,送吳老最后一程。
落葬現場,吳孟超院士和他夫人吳佩煜教授的紀念銅像相伴而立。吳孟超身著一生珍愛的軍裝,目視遠方。銅像兩旁擺滿了鮮花,右側擺放著他的手模——止血鉗形狀的右手,食指和無名指的關節異于常人,無法并攏,這是75年來16000多場手術留下的“痕跡”。
大寒,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冬藏”即盡,轉瞬“春生”。鮮花盈地,追思伴著馨香久久縈繞。
來源: 新華社解放軍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