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轉運患者時患者的頭應在,大家都知道,有人問患者身份識別制度及流程,另外,還有人想問(醫學課件)重癥患者的轉運,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搬運病人的方法?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患者身份識別制度及流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運患者時患者的頭應在
1、轉運患者時患者的頭應在:患者身份識別制度及流程
內容來自用戶:藍色的海洋
一、目的
保證醫務人員隨時對病人身份進行快速而準確的識別,確保標識對象的性及正確性。
二、術語
患者標識腕帶:是系在患者手腕上,標有患者重要資料的身份標識帶,能夠有效保證醫務人員隨時對患者進行快速而準確的識別,防止被調換或隨意取下,確保標識對象的性及正確性。
三、正文
(一)適用范圍
1、需佩戴腕帶的部門:住院部。
2、需佩戴腕帶的患者:意識不清患者;急診搶救;住院患者;無自主能力患者;語言障礙患者等。
(二)使用注意事項
1、不能隨意調換或拆除。
2、腕帶的材質良好,不會引起患者皮膚過敏。
3、腕帶上的字跡不能被洗掉或被擦掉。
4、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大小合適的腕帶。
(三)腕帶佩戴要求
搬運病人的方法?
1、腕帶一般應由二位核對后佩戴在病人手腕上,如病情禁忌,則佩戴在腳踝上。優先順序:右手腕、左手腕、右腳踝、左腳踝。
2、佩戴腕帶前,應仔細核對病人病歷。腕帶上應注明患者病歷號、病區、床號、姓名、性別、年齡和過敏史,如在住院過程物皮試陽性或發生過敏反應,也應隨時記錄在身份腕帶上。
3、佩戴腕帶的患者,醫護人員在對患者實施任何檢查、操作或轉運患者前應核對腕帶,確認患者身份。
一、為保證安全,來院就診的每位病人應當如實提供真實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是指姓名、性別、年齡等基本身份資料。患者身份識別流程圖
2、轉運患者時患者的頭應在:(醫學課件)重癥患者的轉運
3、轉運患者時患者的頭應在:搬運病人的方法?
搬運轉送病人時,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搬運方法、搬運工具。在抱扶病人時,救護者的動作要輕巧、敏捷、一致。整個過程應快而穩,避免因搬運而加重病人的病情。
1.擔架搬運法:
擔架的種類:擔架的種類很多,除制式普通擔架外,在救護現場,救護者可根據現場條件臨時制作簡易擔架,如被服擔架、繩絡擔架、門板擔架以及椅式擔架。
搬運方法:
由3~4人合成一組,將病人穩妥地移上擔架。
病人頭部向右,腳朝前,以便于擔架后者隨時觀察病人的變化。
抬擔架者前進應平穩,宜做到前面的人邁左腳,后面的人邁右腳。
無論是上坡還是下坡,抬擔架者應使病人在水平狀態。
2.徒手搬運法:
若急救現場找不到擔架,而且轉運路程較近,病人病情較輕,可采用徒手搬運法,但不宜用于病情較重或有骨折、創傷的病人。
常用的徒手搬運法有:單人徒手搬運的如扶持法、抱扶法、背負法,雙人或多人徒手搬運的如拉車式、坐椅式、平抱式等方法。
如果懷疑病人有胸、腰椎骨折,則應采取“特殊”的方式搬運,禁止一人抱胸,一人搬腿的雙人搬抬法,因為這樣搬運易加重脊髓損傷。正確的是由三人配合搬運。一人托住肩胛部,一人扶住腰部和臀部,另一人扶住伸直和并攏的兩下肢,三人同時行動把病人輕輕“滾”到硬板擔架上。
取仰臥位時,在胸腰部用一個高約10厘米的小墊或衣服墊起。如果懷疑病人頸椎受傷,救護者則需十分小心。向擔架上搬動時,應由3~4人一起搬動,其中一人專管病人的頭部的牽引固定,使頭部始終與軀成直線的位置,維持頸部不動。另有兩人托住軀干,一人托住下肢,將病人平直抬到擔架上,并在病人的頸下放一小枕,頭部左右用軟墊或沙袋固定。
3.機動車搬運法:
用機動車(尤其是救護車)搬運病人比較理想,但受條件限制。途中行車要減少顛簸,平穩。一般病人可取仰臥位,受傷病人可用半臥位,顱腦受傷病人應使其頭部偏向一側。救護者應注意觀察病人的呼吸、脈搏等重要體征。
急癥病人的一般情況下,病人可取仰臥位。但病人仰臥時,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使口腔物及嘔吐物易于,防止發生窒息和性肺炎。
如病人有哮喘、呼吸困難或嚴重的心力衰竭,可讓病人取半臥位:用棉被等物將病人上半身支起,膝下墊一圓枕或疊好的小棉被,防止病人往下滑。
背、腰、臀部有傷口不能平臥及側臥的病人,可取俯臥位:病人俯臥,頭偏向一側,兩臀彎曲放在頭的兩側,腹部及膝下各墊一軟枕,即使病人舒適,又不影響呼吸道通暢。
有腹痛或腹部創傷的病人,可屈曲雙腿,以腹部,降低腹壁緊張度。
四肢者,應將傷肢墊高,高于心臟水平。
以上就是與患者身份識別制度及流程相關內容,是關于患者身份識別制度及流程的分享。看完轉運患者時患者的頭應在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