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八字結婚不能拜堂
婚嫁習俗由來已久,漢代已形成,至今仍在沿襲傳承。傳統的婚嫁習俗比較繁雜,20世紀初形式有了簡化,60-70年代曾被“化”的婚嫁儀式所取代,80年代又逐漸恢復。但程序、禮儀已有了較大的,形式、內容有了很大的簡化。俗話說“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因面積廣,人口多,行政區劃又幾經變化,因此各地又有自己的獨特習俗。
主要的婚俗是:
一、定親
1、說媒 舊時,農村有早婚的習俗,有“閨女過了十七、八,不填房就嫁窮家”,“閨女大了不可留,留來留去仇”之說。所以,女孩十五、六歲就得找婆家,由父母委托媒人,媒人根據女方本人及家庭條件物色男方。一般的情況是,條件相當、門當戶對。然后,爭取女方同意,再去說媒。
2、合年命 男女雙方家庭同意后就要合年命。合年命就是查男女雙方的出生年月、生辰八字和屬相合不合,如果合就能定婚,如不合就不能定。它是婚姻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并起決定性作用。
合年命后的婚姻狀況大體上可分為三種類型,即上等婚、中等婚和下等婚。另外還有犯忌的“斷頭婚”。口訣如下:
自古雞狗淚,從來白馬怕青牛。
蛇見猛虎如刀斬,豬配猿猴不到頭。
龍見兔子云端去,老鼠遇羊一命休。
命相不合,男女雙方無論如何是不能結婚的。
3、看家庭 合過年命之后,只要不屬斷頭婚,男女雙方就可以作親。
有的女方認為,媒人的話不能全信,為慎重起見,想方設法打聽男方家庭的真實情況。更好的辦法是親自到男方家里去看。通過實地觀察,窮富情況一目了然。但考察男方家庭情況,一般都是搞突然,否則男方有所準備,那就看不到真實情況了。
看家庭情況,有女方親自去的,也有女方父母偷偷去男方村里打聽的,只有親眼過目,心里才踏實。
4、相親 女方到男方家里看過家庭情況之后,如果沒有什麼意見,就可以見面,即相親了。相親的地點有的選在媒人家里,有的選在集市上。男女雙方由家人帶著,如果打算見面后買東西,男方還得帶備用錢。
見過面之后,如果雙方都滿意,有的就在集市上買衣服、鞋襪之類的生活用品,作為定親物。男方還要再辦一桌酒席,請媒人和女方家里人吃頓飯,這門親事就算定下來了。
5、傳啟 男方給女方買衣料、化妝品、首飾等物品,派人給女方送去,叫傳啟,也叫傳柬,下柬子。
傳啟的時間一般都選用農歷的雙月雙日。好事成雙,雙數吉祥。
去傳啟的人必須是兩名男性,而且是兩輩或三輩人,另外媒人必須到場。
傳啟有傳小啟和傳大啟之分。傳小啟,就是只買幾件衣物送給女方作擋頭,表示雙方同意這門婚事,俗稱“過紅”。傳大啟,要有包袱,包袱意為包福。包袱皮子是大紅布,二尺半見方,也就是長寬為70-80公分左右。傳啟的當天早上,由本家族的嬸子或來包包袱,但必須是兒女雙全的夫妻倆,俗稱“全乎人”,否則,不能給人包包袱。
包袱內除了布料、鞋襪、化妝品及首飾等物品外,還要有吉祥物。如:用紅紙包一點鹽,象征賢惠;包上一點麥麩子,象征帶去福份;包上一點面和米,象征米面夫妻;包上一對蔥,象征聰明而嘉禾長青到老;包上一對艾草,象征恩愛夫妻;上面用穿引紅綠絲線的鋼針關好,象征實心實意天作之合。包袱里還有用紅紙制成的兩個大信封,叫“啟”,內裝紅、綠紙,上頭寫“天作之合”,底下寫“白頭偕老”,中間寫男女雙方的姓名,表示“紅紙綠貼是親戚”。
包袱包好之后,傳啟的人就可以送往女方家。如果男方要求近期結婚,在傳啟的同時,委托媒人索要女方的生日,即“生辰八字”,以便選擇吉日良辰迎娶新娘。因而,男方需要增加一對果盒或者四包果子。女方家人見到果盒就明白,男方要女方生日。如果同意,就給“開生日”,把女兒的生辰八字寫在大紅紙上讓傳啟人帶回。
6、看日子 女方的生日送達之后,男女雙方就可以準備辦喜事了,但首先是看好日子。看日子,是由男方根據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找人合查,確定結婚的日期。但男方的父母當年若有一個是四十七歲或五十一歲,那這一年是不能給兒子娶媳婦的,這是一個忌諱。長期以來有個說法“四十七、五十一,家有長子不娶妻“。
至于哪一月結婚,要根據女方的屬相推算出來。一般按照農歷月份選擇。大和月的口訣如下:
雞兔巧逢正七月,虎猴二八正相合。
豬蛇適宜用三九,龍狗喜歡四、十月。
牛羊趕五和十一,鼠馬六臘喜氣多。
如果有特殊情況,不能按口訣的說法來確定結婚月份,那就叫借月。借月結婚時要使“鎮唬”。至于哪一天是好日子,主要看女方的生辰八字了,用的日子與她本人的命相是相生還是相克。所以,選擇結婚日子要因人而異,不能千篇一律。
二、出嫁
女子出嫁也叫“出門子”、“出閨”。日子看好之后,由先生把看好的日子分別寫在紅綠紙上,紅紙由男方保存,綠紙由媒人送到女方家里,女方根據看好的日子作好出嫁的準備。其習俗主要有:
1、過轎 路遠的需頭日去轎,路近的當日去轎。有錢人家為圖熱鬧,在女兒出嫁的前一天,要求男方雇的嗩吶班、花轎來到女方家里吹打。到了晚上由接來的親戚出錢點響,一直吹到深夜,當天晚上就住在女方家里。
2、壓轎 轎到女家莊頭,女方派一男孩前去坐轎。
轎到女家,奏喜樂,迎轎的先放鞭炮,男方帶轎的也跟著放鞭炮,并將“妝衣”、“青龍貼”交給女方家問事的人。
3、妝 男方帶轎人放妝鞭炮,樂手奏妝曲,新娘換上妝衣,梳洗打扮。
4、裝箱 由女方的嬸子或嫂子裝箱。箱底先鋪紅紙,再放衣物,并放上壓箱禮。裝好后,在箱子上貼上封條。在桌屜里放上艾棵(意恩愛)、麥麩皮(意幸福)、大蔥(意聰明)等。
5、伴娘 方言稱伴娘叫“老伙計”、“跟屋的”,就是女方父母怕女兒到男方家里受委屈,花錢雇一位年長的陪伴女兒一起去婆家。伴娘的任務是全權負責出嫁人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嫁娶那天如果人家鬧得歷害,伴娘還要起到保護作用。伴娘一般要陪伴新娘三、五七天,最多也有陪一個月的。
6、坐花轎 二十世紀60年代前,女子出嫁必須坐花轎。花轎是木質的框架,周圍用轎衣蒙上。轎衣是綢緞布做的,上面繡有龍和鳳。轎頂四周有塑像,非常好看。花轎由四個轎夫抬著。前面還有一個打傘的,叫遮陽傘。
7、拿嫁妝 不管誰家的女兒出嫁都得賠送嫁妝,有多多賠送,有少少賠送。“賠不盡的閨女,辦不盡的年”說的就是賠送閨女和過年一樣無盡無休。嫁妝有“大八件”、“小八件”之說,一般人家賠“小八件”,富者賠“大八件”。嫁妝全部找人抬送,婆家再遠,也得抬送嫁妝。“拿嫁妝,好生意,抹下扁擔吃東西”。吃過飯,男方家里還要“開賞”(過去是一包香煙二元錢)。所以,莊鄰都爭著去拿嫁妝。
8、發嫁 發嫁的時間要看路程的遠近而定,路程遠的就早發嫁,路程近的就晚發嫁。北部的習俗是,新娘須在中午十二點前到婆家,而南部則相反,越晚越好,但不遲于天黑之前到婆家。發嫁前開始梳妝時,嗩吶班來到門前吹“紅孩出嫁”曲,待梳妝完備后,就可以發嫁了。
9、照轎 由女方的嬸子或嫂子(兒女雙全者)燃紅紙在轎內繞一圈,表示驅走。
10、抱轎 事先找好一把椅子放在門口,由出嫁人的舅舅、叔叔或哥哥、弟弟將其抱出來,放在椅子上,再抬到花轎前上轎。因出嫁人腳不能沾地,從屋里走到門口時,必須倒穿的鞋,表示不沾娘家的土帶給夫家。出嫁人還要哭,叫“哭嫁”,也稱為“哭轎”。哭是好的,哭得淚水越多,說明留給娘家的財富越多。淚水示為“金豆子”。不哭反而不好,娘家人要勸其哭。待一切準備停當后,就可以鳴炮奏樂,發嫁起程了。
11、送轎 發嫁之后,娘家男性親屬一起出來送轎,有的人跟在轎的后面,有的走在轎的前頭,讓轎慢行,嗩吶班走在前頭邊走邊吹,一直送出莊才停轎。娘家人對嫁女進行一番規勸,讓其止哭。除送客的以外,其他送轎的人返回家,轎夫可以大步溜星地抬著花轎走了。帶轎的包里裝有“青龍”貼子和鞭炮,遇到橋就貼一張青龍貼,放一掛鞭炮,以避。如果在路上有兩頂花轎相遇,都想搶占“上風”,就由兩個新人互換手帕解決。
12、送大客 女兒出嫁都有送大客的習俗。送客必須是兩個人以上,而且是兩輩人。女方如果有舅舅,更好是舅舅去;沒有舅舅的,就是自已的叔叔大爺去一人,哥哥弟弟去一人。送客的人必須在上有一定地位,更好有文化,能說會道,還要能喝酒,因為其行為舉止代表娘家人的形象。“大客”的職責一是把花轎安全送到男方家里;二是與親家見面說說客套話;三是喝酒;四是照房,到新房屋看一看,告訴新娘要孝敬公婆、尊老愛幼等等。
三、迎娶
娶親,又叫“帶親”、“成親”、“娶媳子”。它有一定的程序,每個程序缺一不可。
1、套喜被 請兒女雙全者套被,并在被的四角分別放上紅棗(早生子),紅花生(插花生兒子),白果(白頭偕老)等。
2、套妝衣 套時邊套邊唱“紅棉褲,白褲腰,白頭到老,步步高”。
3、鋪床 請兒女雙全的大爺、叔叔嬸子用高粱秸、谷草、芝麻秸等多籽植物(寓多子)鋪床,用大紅紙包青磚墊床腿,并唱鋪床歌,放枕頭歌。
4、滾床 找晚輩的小男孩2-3個,鋪床人用碗罩住兩三個紅雞蛋在床上推滾,唱“紅雞蛋滿床串,明年生個大頭蛋”。男孩們在床上翻滾一番后,分吃紅雞蛋。
5、貼喜聯 婚日的前一天,主家就要找人把喜聯寫好,所有的大門、小門都貼上喜聯,本族人家的大門上也都貼上喜聯。營造喜氣洋洋的氛圍。
6、燒喜紙 就是到祖墳上燒紙、磕頭、放鞭炮,讓們的在天之靈知道自已的后代子孫結婚了。因為是喜事,所以叫燒喜紙。一般由一個比較年長的老人挎著箢子,里面裝有鉸好的火紙、裁好的紅紙條以及鞭炮、果貢等物品,走在前頭帶路,嗩吶班跟在后面,小陪客頂著花蓆和新郎一起走在最后。來到墳前,擺上貢品,在上用土塊壓一張紅紙條,點燃火紙,小陪客和新郎跪著磕四個頭,然后點放鞭炮。
7、迎轎 迎轎隊伍一般由4——7個少女組成。她們身著鮮艷的服裝,在院子里排好隊等候。當聽到迎花轎到來的鞭炮聲時,她們便從家里走出來,緩步而行。走在最前頭的少女手里捧著“壺”,寓意保一生平安;另一女子端一茶盤,上面放有小碗蜂蜜,轎門時,用一指蘸蜜抹在新人口角處,以示甜甜蜜蜜。
領親的應是一男一女夫妻倆。男的捧著斗,斗里裝著五谷雜糧和一面鏡子(代表白),并插著一桿秤(稱心如意),用一條青色的包頭巾蒙著(代表青,與鏡子合起來叫清清白白)。后面跟著一個“上頭”的青年婦女,行走時要穩重且慢。
8、下轎 花轎來到離家不遠的地方停下來,新娘要等迎轎的來到后才能下轎。“要想發,大伯姐拉”,新娘由大伯姐上前扶下轎。下轎后,要“走席”。席共兩條,由兩位兒女雙全男子在席的兩邊將席抬起,從新娘身后越過頭部鋪在新娘落足的前方。走席意為“傳喜子”,有的地方傳麻袋,叫“代代相傳”。進了大門,抱斗的人要抓五谷撒向新娘的臉或頭部,叫“撒喜”;進大門不遠,有一個大鐵盆,里面燃燒著松枝,新娘必須從火盆上跨過去,示今后的日子紅紅火火;院子中間還有一個馬鞍子,同樣跨過去,示今后一生平平安安。
9、撒帳 撒帳,又叫“撒喜”。待新娘子下轎,撒帳人把麥麩、白果、花生、紅棗撒向新娘,邊撒邊唱“一撒榮華富貴,二撒金玉滿堂,三撒良田千頃,四撒騾馬成群,五撒五子登科……”。
10、拜堂 院子中間放一張桌子叫“天桌”,上面點燃一對紅蠟燭,桌子底下拴有一公一母兩只雞(長命雞),雞脖子上套著用紅紙剪成的套脖。新娘來到天桌前,新郎早已在此等候,兩人并肩 好。先由領親的在天桌前點燃松枝煙火,然后宣布結婚典禮開始,鳴炮奏樂,接著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11、坐帳 新郎新娘進入洞房后,“走席”的用席遮擋住洞房門,把鬧喜的人趕出去,然后開始“坐帳”。“上頭”的人先把長命燈點上,讓新郎新娘面對面的坐在床上,接著就是新郎用秤桿挑去新娘的蒙頭紅子,這時夫妻二人才之一次面對面。床上放一只斗,兩人同時用腳蹬斗。
12、上頭 由兒女雙全的嬸子或嫂子兩人,手拿拜盒,內放兩個紅雞蛋,一根打結白線,一包。“上頭”人先拿紅雞蛋在新娘子的臉上滾三滾、劃三劃,口唱“今天上頭入洞房,明年早生狀元郎”。并念念有詞:“紅雞蛋滿臉串,今年吃果子,明年吃你紅雞蛋”。
13、開臉 由“上頭”人用沾上的白線,把新娘子額頭上的汗毛絞去,叫“開臉”。“開臉”后,姑娘即成媳婦了。
14、吃長生面 坐帳之后,由廚師煮一碗掛面,叫“長生面”,但面不要熟。當新郎、新娘吃“長生面”時,還要問“生不生”,新郎新娘一般都說“生”,以此討生子口彩。此時有人將床底兩只“長命雞”用木棍趕出,如果公雞先出來,預示婚后先生男孩,母雞先出來就先生女孩。
15、送房 即鬧洞房,是婚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郎、新娘結婚的當天晚上,由事主備下幾桌酒席,擺在院子當中。新郎邀請親朋好友、莊親莊鄰前來參加送房(以年輕人為主),一般在15-30人左右。其中必須有能說會道的人當,相當于婚禮司儀。語言要幽默、逗笑,能想點子讓新郎、新娘出洋相,使儀式熱烈,笑聲不斷。
天黑以后,先把桌子擺好,一般是4張桌子擺在一起。送房的人圍坐在周圍,用蠟燭照明。先端上四個果碟子,再端上四個涼菜,涼菜上齊,送房開始。嗩吶班開始吹奏,鼓樂齊鳴。安排人員坐定,自已坐在中間,高聲:“一進大門喜洋洋”,眾人應和:“好”,“新郎請俺來送房”,“好”,“對對花燭前引路”,“好”,“兩邊鼓樂一起忙”,“好”,:“好,咱喝。”大家一起端盅,頭一杯必須一飲而盡。三杯酒過后,開始請新郎。道:“織女久在河邊等”,“好”,“快架鵲橋渡牛郎”,“好”。這時,新郎到場,坐在旁邊,先陪客人喝三盅酒,然后再逐個勸酒。接著請新娘出來參加儀式,也要喊“好”。新娘必須由晚輩或比新郎小的同輩。請之一遍,新娘不會出洞房。那就二請、三請,直到請出新娘為止。
新娘入場后,開始端上熱菜。每桌一般6至8道菜。接著,開始唱觀新娘的唱段。新娘敬酒時,儀式到了,送房人開始出新郎和新娘的“洋相”了。有的要求新郎、新娘換褲腰帶;有的用線拴一個蘋果,讓新郎、新娘同時用嘴去咬;有的用線拴一塊糖果,讓新娘新郎同時去吃等等,花樣百出,刁難新郎、新娘。
送房,一般鬧到深夜才收場,至此,婚禮宣告結束。
四、回門
閨女出嫁之后就是人家的人,不能像在娘家那樣自由了,什麼時間走娘家要征得公婆的同意,否則就不能走。特別是婚后之一次回娘家,必須娘家來人接。
婚后第幾天接送,很有講究。回門時間一般是娘家定的。有接四還四的(取越過越恣的諧音),就是結婚第四天接走,在娘家過四天再送回來。也有接七還八(取越過越發的諧音),就是結婚第七天接走,在娘家過八天送回來。還有接九還九(取越過越有的諧音)。現在,一般都改為“忙三天”,之一天結婚,第二天接回娘家,第三天送回。
回門那天,娘家要送給女兒九十九個饅頭、兩只雞(一公一母,也有光是公雞的,叫回門雞)、一個拍子(用秫秸莛子串起來的)、一個篾列子,還有回門鞋(公公婆婆小叔子等每人一雙,有幾口人就做幾雙)。回門鞋是嫁女自已做的,一是表示對公婆的敬重和對小叔子等人的關愛;二是顯示針線活手巧的功底。回門鞋宜大不宜小,小了算是給家人小鞋穿。回門之后,整個結婚程序才算結束。
2007年,婚俗被市列入市之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本文 高伯華 尚化啟】
以上就是與為什麼有的八字結婚不能拜堂相關內容,是關于婚姻的分享。看完先生說不能接親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