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生到單日子還是雙日子好
1976年,一個在叫羅坑村的地方,這里很貧窮,在大山的最深處,有三十多戶人家,交通不便,到集市要走路3個小時。村民世代都是以種田為生。
一戶張姓人家第七個孩子出生了,是個女孩,愁眉苦臉,唉聲嘆氣,又有點氣憤的樣子,喃喃自語:怎麼又是女孩,都生了七個了,一個男孩都生不了,造了什麼啊。這位自言自語的是孩子的,他之前已經生了六個女孩,現在是第七個孩子。那時的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不管生多少直到有個男孩為止,好傳宗接代。沒有男孩的家庭會被人看不起。
這個男人是個泥匠,也是個木匠,幫別人蓋房子,也幫別人做木工,手藝還不錯,是個比較有名的匠人,收入還可以。夫妻兩人經過兩個月的思想斗爭,想到自己有六個女兒了,決定送給別人養,以后繼續生,直到生出男孩為止,如果再生女兒到時再做打算。就這樣,他們把才兩個月大的女孩送到3公里外的一戶陳姓人家。他們不想送太遠,怕以后見不到女兒。陳姓人家自己有兩個男孩,一個7歲,一個4歲,沒有女孩,他們都是老實的農民。對女孩很好,兩個哥哥對這個妹妹也很好。后來幫女孩上戶口了,姓陳,跟養父姓。
圖, 即刪
姓張的匠人夫妻后來又生了六個女孩,幾乎是一年一個,到最后一個女孩出生時夫妻倆死心了,決定不再生,認了這輩子就沒有生男孩的命。但后面這幾個女孩他們不知什麼原因,都沒有送給別人,全部自己養。
送給別人那個女孩其實離他們家不遠,三公里,同一個管理區大隊,不同村,讀書也同一個學校,只是女孩的養父并沒有告訴她是別人的。女孩的親生父母也偶爾過來問下養父養母一些女孩的情況,但不能跟她說話,因為他們說好不能要回去的,不能說出真相。直到四年級,女孩聽到了一些閑語,知道了一些眉目。農村的孩子思想比較早熟,也很懂事,她天天問父母 自己的問題,父母就是不說,叫不要胡思亂想,自己就是她的親生父母。女孩也慢慢不再問。有一次他跟哥哥吵架,哥哥無意說漏了嘴,罵她不是親生妹妹,她吵著要父母說她的事,父母見纏不過,就全部說了出來。女孩沉默了幾天,換了個人似的,晚上偷偷流淚,養父養母天天給她無微不至的關心,怕她做什麼想不開的事。還好過了一段時間后。女孩跟養父養母說,我一輩子都是這個家里的人,你們就是我的親生父母,我沒有其他父母。我會一輩子孝順你們。
從那以后女孩照樣開心的生活。其實她有幾個姐們跟她同一個學校,只是大家都不知道。但是紙始終包不住火的,慢慢地她們對這個姐妹的事也略知一二。只是大家當作不認識,女孩每天上學和她親生父母去趕集時要同走一段路的,大概不到一公里吧,她的父母碰見過她幾次,很想問她些什麼,卻又不好問。
就這樣過了沒多久,她家里來了兩位客人,正是她的親生父母。女孩剛放學回來,她心里知道了什麼,親生父母在這一刻打開心扉,終于可以跟女兒說話了。請求女孩的原諒,養父也說尊重女孩的選擇,可以回親生父母那邊生活,也可以繼續在這家里生活。女孩只說了,這里才是我的家,一輩子都是,指著養父養母說,他們才是我的親生父母,你們走吧,以后不要來了,然后回房間關門。
從那以后,每到節日或者過年,張姓夫妻都會拿禮物過來看望女孩,可是女孩從不跟他們說話。但是在學校她的姐妹們卻經常照顧她,也說很多話,就是不談父母。其實張姓夫妻很后悔,后悔當初的決定,送走女孩后經常以淚洗臉,但是答應人家不能要回來,所以沒有說,直到第二年又一個女孩出生心情才好點,到后面幾個女孩都沒有送人,自己多辛苦都要養大。到后面很愧疚,才來請求女兒的原諒。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女孩長大了,到了結婚這天,她的親生父母也過來,是養父養母叫來的,女孩依然沒有跟親生父母說話,沒有原諒他們。其實親生父母看見女孩能健康長大心里也是很開心的,她不肯原諒自己也不怪她,誰叫自己當年把她送人。
多年以后女孩的親生母親病倒了,打給女孩,說自己時間不長了,希望女孩原諒自己的錯,直到這一刻,女孩放聲大哭,把心里積累多年的怨恨都哭出來。問母親當初十幾個姐妹為什麼偏偏只有把她送走。她其實很想念親生父母,但想到他們所做的事又無法原諒他們,也恨了半輩子了,是時候放下了。最后她母親沒有見到女孩一面就走了。
她母親走后幾年,她女孩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慢慢的心中的仇恨也淡了,每次過來看望養父母的時候都會看看她的親生。后來親生搬到市區后她也常去看望,十幾個姐妹也經常 。
圖如果 即刪
如果不是當初重男輕女的思想怎麼會有這樣的悲劇,誰又會想到并不是只有男孩才能給你養老送宗,女孩也可以。
以上就是與女孩生到單日子還是雙日子好相關內容,是關于婚姻的分享。看完屬牛的幾點出生有福氣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