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做夢的藝術,當然不能忘記晚上睡眠中的夢境。賽斯哲學思想非常重視我們夜晚的生活,當然不是指上酒吧之類的潮流夜生活,而是指我們在夢中的自己。
夢境里的人其實是另外一個自己,在過著另外一種生活;夢中遭遇的事情,往往也與在現實里發生的事有關聯,只是透過一種不同的方式而已,特別是在夢境非常栩栩如生的時候,更是如此。
許多人在白天有一種身份、職業,到晚上做夢的時候,又會經歷另一種,而且后者可能甚至比前者更精彩。
像我自己曾經在夢中當過另一位自己開業的醫生,我不記得是家醫科還是精神科醫生,診所店面位于一樓,有透明玻璃做的門窗。場景非常鮮明,我在那里度過整整一個上午,其他醫生要出去吃飯的時候我才醒來。
當我醒來,我開始疑惑,甚至覺得夢中的我比現在的自己還要真實。大家可能都有過類似的體會,不禁想問,到底哪一個才是我?至少有一瞬間,會覺得兩個都是自己,而且在夢里面,好像那邊的人生更像現實。
如此看來,夢境的世界看起來格外真實,現實世界則相對變得如夢似幻。我當時就感悟到,原來我現在的人生,只是我眾多人生之一,只是人們不由自主地入戲太深!
其實,在如此多元豐富、接近無限的可能性中,硬要區分“誰才是我”,根本沒有意義。
在那之后不久,我對自己當時為何會做那個夢,有點明白了。夢中實相里的我,將診所開在一樓,透過明亮的玻璃,在外面也能將內部的樣子一覽無遺;而現實里,我們在二樓設立推廣中心,就比較缺乏這種開放感,結果促成了后來將推廣中心擴張到一樓的事。
這就是實相之間的交流,其他的自己會影響這個自己。所以,每個夢對現實生活都有所影響,而現實生活中的每件事也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夢,夢是一種奧妙的心靈活動。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夢境很亂,由于根本看不懂,所以毫無意義可言。其實這就像我們收電子郵件的時候,因為欠缺必需的軟件,不一定打得開別人發來的檔案一樣。
除了夢境的“資料品質”可能超過我們理解的范圍,夢的容量或許也會多到我們清醒時的意識無法處理,可能因為你的“熒幕”太小了,顯現不出來——就像要用一個小熒幕去播放一百個熒幕那麼大的內容,這樣的夢當然會難以解讀。
像我那“另一個實相”的夢,在夢里我認識每一個人,可是醒過來之后,卻完全不認識那些人,因為夢中的我透過潛意識知道他們,清醒時的自我則是很有限的。
舉例來說,我們在醒時,都不知道自己跟配偶或親人上一輩子的關系,可是夢里面都知道。我的老師賽斯說過,許多人以為自我最重要,夢則比較虛無縹緲,卻不知道他們在夢中會嘲笑清醒時的自己說:“誰比較真實還不一定呢!”
實際上我們在夢里知道的比較多,能看到內在更多的部分,以及被隱藏在意識之外的訊息。夢境是很龐大的資料庫,里面也包含我們的生命藍圖;其中有些部分,甚至只有在夢中才能改寫。如果想改變我們在現實中的命運,可以嘗試先在夢中尋找提示并改變夢境。
我經常提倡的分段睡眠,就是為了讓醒時與做夢時的自己能有更好的交流,使我們的意識和無意識層面溝通,汲取夢中的靈感與經驗。
夢中發生的一切,都會擴展我們生命的經驗。我們對夢越了解,就越能預知甚至改變未來,因為心靈在夢中不受時間的限制。
我們遭遇到的每一件事,并不像想象的那樣意外。如果我們仔細覺察自己的內心,任何以為的意外,其實都不全然是意外。
理解夢境會告知命運,對我們有兩方面的好處:首先當然是使我們提早做好準備;其次則是讓我們在預先知道某事會發生之后,有機會決定是否要它發生。
隨著智慧與覺察的進展,我們將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其范圍甚至能到達“無遠弗屆”的地步。
我們的日常生活,其實是在高度規劃下,根據語言行動的結果;但隨著我們對內在實相有更多了解,越是知道生命到底是怎麼回事,就會有越多的覺察、改變自我選擇的空間。
許醫師提到的分段睡眠,其實就是很好的開始,讓我們即使在清醒時也能透過夢境達到潛意識的高峰,不斷地幫助自己建立意識與內在之間的聯結,并加強預知與創造實相的能力。
當我們更能了解自己的夢境,將能更知覺到潛意識與內在心靈的活動,并在人生當中做出正確的決定,甚至用我們內在的學習成長,幫助周遭的人。
http://jiemenglao.com文章,轉載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