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水型人的主要特征

解夢佬 13 0

水形人多智慧,考慮問題深入具體,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那麽你知道水型人的主要特征是怎樣的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以下文章吧!

水型人的主要特征 第1张

水型人的主要特征

解析水型人性格特征

性格氣質特征:

水型人,秉天之水氣,性情至陰至柔,《易經》中說:坎為人。坎,陷也。一陽陷于二陰之中,就是坎卦,水性下沉,坎卦人高度內向。但如果將其陽氣調動出來,性格會有180°的大轉彎,會非常的聰明、能干。

《尚書》上講水曰潤下,水是往下流的,能夠滋潤萬物。所以,這種人柔弱,不好動、不好爭,有利他精神。但是《易經》坎卦又講初六習坎入于坎窞兇。表明如果陰太重了就會陰險,水性人會變得陰而沉靜,城府較深,善于謀略,攻于心計,有參謀家的素質。所以,這樣的人,從善會大善,從惡會大惡,一生鉤心斗角、爭權奪利。結果損傷心血,不得善終。古代的多數奸臣像趙高、賈似道、秦檜都是如此,京劇中把他的臉譜繪制成滿面白色。

《易經》又說:坎為耳。這種人耳朵特別靈,善于暗中聆聽、觀風象。但是,不能太過了,聽多了反而會耳鳴,甚至耳聾。有的是因為頸椎病引起大腦供血不好,造成耳鳴、耳聾。

《易經》中坎卦對水性人的性格氣質評價總體上是比較高的,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享,乃以剛中生也,行有尚,往有功也這個涵養非常深刻,水型人一生坎坷不平,甚至會誤入險境,但是非常守信,追求內在的剛勁。盡管不順利,如果百折不撓,持之以恒,終有成就。但是,水型人如果經歷太多的打擊,或遇太多壞人后,會走上一個極端,那就是曹操的人生哲學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不過水型人的本質大都是好的,就象《易經》中說的那樣水浴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水型人會像流水一樣持之以恒,無聲無息地滋潤著大地,經常會以德服人。水型人的膽子一般比較小,由于水型人會陽氣不足,所以,掌握陽脈的膽氣就不足,膽子也就相應比較小,有的人聽到電話鈴聲或關門聲都感到害怕。但是,陰極—陽生,水型人的陰氣如果達到一個極點,陽氣反而會突然變得力量大了,就是陰極—陽生,水型人的膽子一旦大起來,比其它型人的膽子要大許多。我們生活中見到的一個膽特別小的人,你把他惹急了,他會突然變得膽大包天,干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水型人可能衍生的五種病態人

一、水型陽虛體質

水型人如果缺少運動,造成坎陽不能發動,加上食用過多的酸甜涼的食物,就會導致陽虛體質的發生,形成陽虛人。所以,水型人要懂得動能生火、動能生陽、生命在于運動,靜能生陰、靜能生水的道理,要多運動,多食一些溫熱的食物。發病多為寒癥。陽虛體質約占人群比例的7.9%,北方地區的人多,女性明顯比男性多。

感冒:感冒的癥狀多為流清鼻涕、打噴嚏、喉嚨發炎、吐白痰。

脫發:毛發是腎陽的外觀。陽氣不足會導致毛發失去營養,造成脫發。

睡眠質量不高:包括失眠和睡眠輕,易被驚醒。

骨質疏松:陽氣虛的人進入更年期或老年時期容易骨質疏松,腎主骨、生髓,主生長、主發育,腎陽不足會使骨失濡養,所以治療骨質疏松的中藥,以滋補腎陽為主。

頸肩腰腿痛:中醫有句話叫:督脈為陽脈之海。人體的脊柱及大的骨關節就是中醫所說的督脈走向。腎陽不足,就會受到風、寒、濕痹的侵擾,導致風濕病、類風濕、滑膜炎、骨質增生以及頸椎病、腰椎病以及膝關節病的發生。所以治療痹癥除了要對癥除濕、祛風、散寒外,更要培補陽氣、打通督脈。

水腫:陽虛體質的人,很容易水腫,是因為火不足,水不能被陽熱之氣蒸騰氣化,不能被人體利用,水停滯在局部,就會引起水腫。而水往低處走,所以陽虛的人以下肢腫為主。發生這種體征的人,多為陽虛的老年人。

痤瘡:陽虛的人如果上熱下寒發展到虛陽上浮,臉上、脖頸、前胸后背就會起痤瘡,多為囊腫型,其特點是不起膿皰,全部往里長,在皮下鉆孔打洞,形成大塊囊腫,痤瘡治愈后百分之百破壞皮膚結構,導致終身落疤。另外,陽虛的人經常會有夜尿,喝了水容易上廁所,女性經常發生小肚子發涼、痛經的現象。

二、水型痰濕體質

水型人如果食用過多酸、甜、涼食物,酸甘化陰,水過多,脾土受到抑制,造成脾虛,脾是生痰之源,肺是貯痰之器,造成虛胖型痰濕體質。臨床上稱陽虛合并痰濕,并發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腰椎間盤突出等癥。治療時應先化痰、再助陽。

三、水型氣虛體質

水型人如果痰水過多,過度克制心火,出現倍克現象,與心火相交不濟,陰陽蒸騰氣化不足,造成氣虛體質,這種氣虛體質屬水腫肥胖氣虛。臨床上稱陽虛合并氣虛,并發支氣管炎哮喘、內臟下垂、子宮脫垂、脫肛、萎縮性胃炎。治療時以助陽、補氣并重。

四、水型氣郁體質

水型人如果坎陽發動過盛,操勞過度,水生木過多,木克土,肝郁氣滯,情志不暢,脾胃不和,虛陽上浮、上熱下寒,出陰入陽都不順,任督二脈全不通,造成氣郁體質。臨床上稱陽虛合并氣郁,并發乳腺增生、月經不調、失眠、健忘、抑郁癥。治療時應先順氣再助陽。這種體質治病不是單靠醫生開藥、患者服藥就能治的好,一定要采用醍醐灌頂導引術、熥療藥力外治術,加上食療、心理疏導、穴位治療,才能起到根治疾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