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于年紀有著很多有趣的稱謂,像弱冠、古稀,都是形容人的不同年齡段。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個復雜的詞——耄耋(mào dié),耄和耋在古代其實是分開來說的,80歲稱之為耄,90歲稱之為耋,所以耄耋之年一般是指那些八九十歲的老人,多用來指人年事已高,已到晚年。
曹操在《對酒歌》當中說道: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是說老人都能夠因為壽命到頭而終結,不會因為疾病、孤獨,貧苦而亡。在這句詩當中,曹操表達出了自己的理想,希望自己治國有方,天下大同,百姓們能夠幸福的生活,活的很長壽然后壽終正寢。這也可以看出,耄耋是形容老人高壽的一個詞語。而古時甚至也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說法,說一個人年紀很大了,即使身犯了什麽過錯、罪責,也不會再去再追究他。
“耄”字可拆開是老和毛字。“老”字的甲骨文形象是一個手里拿著拐杖的老人形,象征著人到老年,立不起身子。“毛”,和人的毛發有關。老字壓著毛字謂之耄,是說人到了80歲,皮毛失去光澤,干死枯黃,身體非常衰敗,人已經非常蒼老。“耋”字拆開是老和至字,是說人到了90歲,已經到了大限將至的地步。耄耋合起來泛指年紀很大的人。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眾多,一些是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征而命名的,一些又是根據前人所言來固定稱謂的,比如人到了90歲的稱謂——“鮐背”,就是因為老人褶皺的皮膚和鮐(tái)魚背上的斑紋差不多,才有的這個稱謂。再比如,用來形容老人面色的“凍梨”一詞,就是因為人到了暮年,皮膚上會生出和凍梨皮一樣相像的老年斑。還有依據生理特征命名的,如嬰兒一詞,是因為人剛出生的時候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十五歲叫做“童”,“山無草木曰童”。而像我們現在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于論語當中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其實,古代年齡的稱謂是有很多很多的,而其中的一些詞語,由于我們不常用,不常聽到,很多都沒有流傳下來,我們現在所聽到的這些關于年紀的詞語,要麽是用的非常多,要麽就口語化了,像兒“兒童”、“嬰兒”這些詞語,已經看不出歷史和今天的區別了。
本文耄耋之年是多少歲為起名說原創首發,歡迎轉載但是請注明來源!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