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生肖動物百科:狗

解夢佬 9 0

無言的朋友

狗,又稱犬,古人認為“通而言之,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則大者為犬,小者為狗。”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也是和人類關系最為密切的動物。從原始時代起,無論游獵、農牧,狗都是人類的好幫手。直至今日,狗在許多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堪稱人類無言的朋友。

生肖動物百科:狗 第1张

阿爾卑斯山積雪中凍僵的旅行者,是狗給他們帶來生還的希望;探險家跨越南北極地的壯舉中,有狗為他們負重運輸。在緝私查毒、破案追蹤中,警犬的功績舉不勝舉,在馬戲舞臺上和家庭生活中,狗又以機智俏皮的表演給人們帶來無窮的快樂。人類探索地球外層空間之初,也是由小狗率先升空,幫助人類拉開宇宙航行的序幕。80年代末墨西哥大地震時,成群的獵犬,在廢墟里嗅尋營救出大批幸存者。為此,劫后余生的人們滿懷感激之情,在墨西哥城中為狗樹起紀念碑。以狗對人類的貢獻而言,足以樹起成千上萬的豐碑。

蕭伯納說他的愛犬:“如果友誼的重要之點在于遵從朋友的舉動嗜好的話,那麽它完全具備這一點。我落座時它臥下,我散步時它隨著走。這是許多摯友裝都裝不出來的。”狗對人的絕對忠誠或許只有馬可以勉強相提并論。

三國時,襄陽人李信純家養一犬名黑龍。一日,李于城外飲酒大醉,歸家不及臥于草中。時遇太守鄭瑕(偏旁應為土)出獵見草深派人縱火燒之。信純臥處北有一溪,相去三五十步,黑龍就奔往水中,濕身返回把主人周邊弄濕,李幸免于難,狗卻因奔波困乏而死。李醒來見犬死而且渾身水濕,驚訝之間又看到身邊火燒的痕跡,方知義犬救主。李信純慟哭失聲,太守為之惻然,下令用棺槨衣衾厚葬,立義犬冢。

義犬救主或為主復仇的故事,古今中外佳話不絕。契訶夫、杰克?倫敦都曾不惜重墨為人類無言的朋友寫真立傳。中國著名畫家韓美林逃過十年文革劫難,重新拿起畫筆創作的第一幅畫,就是《患難小友》,紀念在苦難中和自己相依為命,為保護自己而慘死的小狗。畫面上那只通靈性的小動物身上,凝聚著畫家十年的辛酸和悲憤,也折射著人與動物間真摯情感的光輝。

聰明的動物

狗被公認是聰明的動物,有人認為大約具備兩三歲幼兒的智力。經過訓練的狗常有驚人之舉,如馬戲團小狗算算術,警犬在破案追蹤中立功。

西晉文學家陸機有一犬名黃耳,黠慧能解人語。陸機在京城洛陽做官帶走了黃耳,陸機因久無家信,就戲問黃耳能否傳信,并作書放入竹筒,系于狗頸,遣狗返家。狗沿驛道奔馳,饑時自己捕食獵物,遇水則向行人搖尾乞憐,搭船而渡,歷盡千辛萬苦,終于返回吳縣陸家(今上海松江縣一帶),以竹筒示家人。家人看過信后,狗又作聲似有所求,家人作答書放入竹筒,狗又奔返洛陽。古時交通不便,自洛至吳,人需50余天,而狗往返才半個月。此后,陸家對黃耳更加寵愛。黃耳死后,陸家厚葬之,并立黃耳冢。

現代西方不少寵犬的人,常常把狗視為家庭成員,原因也是狗不僅忠誠,而且聰明。在巴黎的愛犬墓地,可以看到許多人為狗立的碑,上面的悼詞情深意切。

狗有時也喜歡惡作劇,如小孩淘氣,博人一笑。風流天子唐明皇與兄弟下棋,楊貴妃在一旁觀戰。一看皇上要輸,就把康國猧子(西域進貢來的小狗)放在皇上座側,猧子立即跳上棋盤攪局,幫皇上賴棋。皇上當然是龍顏大悅,親王也無可奈何。誰能跟這個小生靈生氣呢?

不同的待遇

若干年前,英文《中國日報》報道中國青年工人技術大賽時,用“Tentopdogs”(十條出色的狗)稱贊獲勝者。西方讀者會認為是極巧妙的比喻。但若直譯為漢語的話,那幾位技術能手卻會不高興。中國人可以贊美人如龍、如虎、如雄鷹、如駿馬,唯獨不可以如狗,出色的狗也不行。因為狗在中西文化中的地位相差甚遠。中國人常把人性的卑劣“栽”到狗身上,以致漢語體系中凡與狗有關的詞語大都含有貶義。

依附壞人的是“走狗”、“狗腿子”;壞人失勢則是“落水狗”、“喪家犬”;心腸歹毒謂之“狼心狗肺”,惡習難改謂之“狗改不了吃屎”;壞人相斗叫做“狗咬狗,一嘴毛”;文章寫得不好,會被譏為“狗屁不通”,發表了謬論,會被笑罵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或“狗帶嚼子――胡勒”;越過自己職權范圍行事,則被指責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等等。其實,狗沒有人類那麽多缺點,狗若懂得修辭學,肯定不同意和那些齷齪小人相提并論。不過,最近中國足球隊主教練朱廣滬大談“瘋狗精神”,企圖給孱弱的中國足球注入一針強心劑,這倒頗有點耐人尋味。

有的外國人的名字或綽號取自于狗,其中不乏親昵愛憐之意。但中國人為小孩取名用“狗剩”、“狗娃”、“阿狗”之類,卻是為了取賤名好養。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小名“犬子”,其父母本意是“愛而字之也”。后來的中國人對外人謙稱自己兒子為“犬子”,源出于此,但已和司馬相如父母的本意不大一致了。

中國人養狗,過于實用。《三才圖會》曰:“犬有三種,一者田犬(獵犬),二者吠犬(看家護院犬),三者食犬。食犬若今菜牛也。”除了打獵、看家,狗的用途就剩下被宰食了。可見古人沒有多少寵犬的雅興。

北宋的徽宗皇帝生肖屬狗,曾下詔“禁止天下殺狗”。太學生聞訊聚眾于宮門抗議,說:“神宗皇帝(徽宗之父)生于戊子年,肖生為鼠,為何當時不禁養貓?”徽宗無可奈何,只得收回成命,因為彼時狗肉與牛羊豬肉一樣,都是主要肉食。

當然,中國各地、各民族對狗的態度也不盡一致。拉祜族就堅決不吃狗肉,他們堅信狗曾救過本民族的祖先,因此世世代代不食狗肉。畬族、瑤族更把狗奉為圖騰,嚴禁殺狗。

《后漢書》曰:“帝高辛氏有狗名盤瓠。時犬戎兵強,乃募得犬戎吳將軍首者,賜予少女。盤瓠得之,于是少女隨盤瓠升南山,產子男女十二,自相夫妻,后繁盛也。”畬、瑤族人認為本民族即盤瓠之后,因而奉為圖騰。養狗只為打獵攆山、看家護院,狗到老病時也不宰殺,等其自然死亡。

由于傳說中的盤瓠“其毛五彩”,瑤族先民就把衣服染上五彩顏色,并在衣襟縫一尾狀飾物,以紀念盤瓠。至今瑤族服飾還或多或少保留圖騰崇拜的痕跡。無論男女,都在領邊袖口褲沿和胸襟兩側繡上鮮明的花紋,有的還特意把上衣剪裁得前短后長。婦女將發髻梳成角狀,再覆以花帕,腰帶有意后墜一截。兒童戴狗頭帽,穿狗頭風衣。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因牧、獵生活的需要,對馬、犬有特殊感情。故契丹――遼(公元916年契丹創立,941年改號遼,中途一度稱遼,1125年遼為金所滅)的墓葬中,除可見到殉葬馬外,還可見到殉葬狗。以至這成為考古界斷代的一條重要依據,凡有狗殉葬的古墓,必遼墓無疑。

升溫的寵犬熱

上個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的寵犬熱迅速升溫。據不完全統計,幾年中北京城區三環路內的養狗紀錄,從零暴增至40萬余只。進入新世紀的第一個狗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53.4萬余只。這個變化節奏,各大城市大致相似。持續升溫的寵犬熱,帶來了一些環境問題,引發了人們的爭論。

中國尚屬發展中國家,有些貧困地區連教師每月一二百元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中小學生因交不起幾十元學雜費而失學。有人卻動輒幾千元,甚至幾十萬元去買一條名犬,而不肯資助教育事業,難免受人譏評。有人于鬧市牽著大型兇犬招搖而過,對別人特別是老人和孩子的安全構成威脅。有人抱著狗上電梯,不顧別人的感受。還有的人遛狗時,全不收拾狗遺留的排泄物。這些當然招致輿論譴責。狗常常代人受過,代其素質低下的主人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