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古代重要學術著作,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后來的道教自稱源于先秦道家老聃,把其尊為教主,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并賦予各種宗教解釋,作為宣揚道教戒律的依據。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一章老子以車、器、室為示例,提醒人們,在行、住、坐、臥,日常生活四威儀當中,去覺悟大道的理念。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轂指車輪中心,有洞可以插軸的部分,這一句是借轂指車意,車由輻、輪、身等部件構成,部件是現相,車是部件合和之假名,部件又是理體一和相,理體都是“空無”,所以,“當其無”這個無,是指理體,理體即是“道體”。當其理體在因緣和合時,則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埏埴是將土和成泥,而制作成的陶器,泥土是陶器的現相,陶器的理體是空無,同樣這個理體“無”在因緣和合時,則有器之用處。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古代院落由外向內的次序是門、庭、堂、室,進了門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門叫“戶”,室和堂之間有窗子叫“牖”,戶牖就是現在所說的房子。門窗等結構都是房子的現相,房子的理體是空無,理體無在因緣和合時,則有房子的作用。
一切事物都離不開體、相、用三個方面。“有”是指不同的現相,“無”是指本有的理體。“有”是“無”的相和用,“無”是“有”的理體。不管現相有多少個“有”,理體只有一個“無”。如上面所說“無”在不同條件下可成為車;“無”在不同條件下也可以成為器;“無”在不不同條件下還可以成為室。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是相和用,如《心經》所說的五陰色、受、想、行、識等,都屬于有。“利”是利害,“無”是理體。意為眾生有心去作這個利于自己或傷害自己的事情,那么理體“無”都會隨順眾生,顯現不同的現相,而起不同的作用。
佛法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個心意為“有”,是指識心,即受、想、行、識;是心是佛這個心意為“無”,指的是本心。有什么識心,本心“無”,就會隨順顯現相應的現相,相應的作用,以及相應的生活環境。佛法以“唯識所變”跟我們講十法界的因行:佛的因是清凈平等,一念不生,朗然大覺,這是佛。菩薩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菩薩的心安住在六波羅蜜。緣覺和聲聞是指小乘圣人,緣覺心安住在十二因緣法上,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聲聞安住在四諦苦、集、滅、道。天道安住在十善、四無量心。人道安住在五戒,五戒里面也有十善。三惡道,餓鬼的心住在貪,慳貪;畜生心愚癡,住在愚癡里頭,住就是執著分別;地獄是嫉妒、瞋恚。如果與三途六道相應,那就是搞六道三途,這叫“是心作”。是心作佛,是心作菩薩,是心作天,是心作人,是心作餓鬼,作地獄,作畜生。這個作的心,就是識,八識也叫心。所以,“是心作佛”跟“是心是佛”,這兩個心不是一個講法。“是心作”那個心是識心,是唯識所變。“是心是”那個心是真心,是真心“無”,是真如本性。所以從性上講,萬法圓融,萬法是一,大乘佛法常講“萬法歸一”,一就是一真,萬法確實是一。可是從識里面講那就變成萬,一就會變成萬,變成無量無邊。理事如是,經典把這些理、把這些事,跟我們講清楚、講明白,讓我們了解之后,我們才會知道怎樣生活,怎樣處事待人接物,怎樣幫助自己,怎樣幫助一切眾生,這些就都會明白。
以上就是從《道德經》看體相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紫微府看相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