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推背60詳解 推背圖第八象辛未(藩鎮之亂)

解夢佬 25 0

藩鎮之亂發生于,唐代末期,而這一切,李淳風袁天罡卻早早的預料到了,在推背圖中已有注明。據民間傳說這本推背圖預言了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即便在如今會發生的大事件,也在其中能夠找到。全書一共60象,因為太準確了,引起了皇帝的不滿,被列為禁書。本期要為大家解說的就是,推背60詳解 推背圖第八象辛未(藩鎮之亂),感興趣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推背60詳解 推背圖第八象辛未(藩鎮之亂)(圖文)
推背圖原文:第八象 辛未

【讖曰】

攙槍血中土破賊還為賊

朵朵李花飛帝曰遷大吉

【頌曰】

天子蒙塵馬首東居然三杰踞關中

孤軍一駐安社稷內外能收手臂功

推背60詳解 推背圖第八象辛未(藩鎮之亂)(圖文)
推背圖白話文詳解

1.解讖

【攙槍血中土】唐德宗時的「藩鎮之亂」,四鎮稱王,二藩稱帝,中原陷于戰火。

【破賊還為賊】李懷光率軍大破叛賊朱泚,救了德宗之圍,但隨后也做了反賊。

【朵朵李花飛帝曰遷大吉】「涇師之變」,朱泚稱帝,殺了京城未及逃脫的郡王、王子、王孫這些姓「李」的77人,德宗因及時逃跑幸免。「大吉」:慶幸、幸免。

※辨析:有人將「朵朵李花飛」解為唐朝李姓將軍很多,單句解釋似可,但與「帝曰遷大吉」難合。從下一象可以看出,「李花」明顯指李唐子孫。

2.解頌

【天子蒙塵馬首東】783年十月,涇原兵在長安嘩變,德宗西逃奉天(今陜西乾縣)。「馬首東」:避開戰場,逃亡。有人解為向東逃,字意、史實有誤。

※辨析:「馬首東」出自成語「馬首欲東」,始見于《左傳?襄公十四年》,當時晉國伐秦國,秦兵在西,欒黡(音:眼)「馬首欲東」,是避開戰場、東歸之意。「馬首東」后來成為詩歌韻腳,沒有「馬首西」之說。憑吊岳飛的古詩有:「十二金牌馬首東,郾城憔悴哭相叢。千年宋社孤墳在,百戰金兵寸鐵空。」這里的「馬首東」也不是向東,而是從戰場上撤回的意思(時岳飛南下)。

【居然三杰踞關中】「關中」:古代關中所指范圍不一。古秦國四塞:東為函谷關(河南靈寶),西為大散關(陜西寶雞),南為武關(陜西丹鳳),西北為蕭關(寧夏固原),四險關之間的地區稱為關中。

廣義的關中指函谷關以西地區,如《史記.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踞關中」:盤踞關中。「踞」:蹲,盤踞。「杰」:豪杰,豪強,強盜,既可指忠臣良將,又可指叛將。「三杰」:筆者以為「三杰」應指盤踞關中的朱泚(音:此)、李懷光、李晟,而不是金圣嘆說的「李希烈、朱泚、李懷光」。

※辨析:其一,李希烈并沒有「踞關中」。李希烈是淮西節度使,治蔡州,即今河南汝南縣。783年十二月,李希烈攻陷汴州(今開封)。784年正月以汴州為大梁府,稱楚帝。他并沒有進犯到關中。

其二,叛蕃眾多,金圣嘆只列此三人不妥。除了金圣嘆說的三杰,還有朱泚的弟弟朱滔自稱冀王、田悅自稱魏王、王武俊自稱趙王、李納自稱齊王——這是782年十一月,四路節度使筑壇同盟后自封的。

因此,「三杰踞關中」和圖中的三人,筆者以為是指:

朱泚,幽州盧龍節度使,轄區在河北盧龍縣一帶。782年,其弟朱滔反,朱泚被軟禁在京城。783年十月,開赴淮西打李希烈的涇原兵在長安嘩變,德宗倉皇逃往奉天,涇原兵擁立被軟禁的朱泚,朱泚在長安自立大秦皇帝,隨后圍攻奉天。

李懷光,邠寧(今陜西彬縣,邠:音斌)、朔方節度使,管轄靈州(今寧夏靈武)。德宗被朱泚困在奉天,李懷光救駕,把朱泚打回長安。因奸相盧杞挑撥,德宗不讓李懷光入朝覲見,李一氣之下反叛,德宗又逃往梁州(今陜西漢中)。785年,李懷光兵敗自盡。

李晟,涇原、四鎮、北庭都知兵馬使,783年奉詔回師討伐朱泚,被封為「神策行營節度使」。李懷光反,李晟擔當起匡扶唐朝的重任。

【弧軍一駐安社稷】指李晟以孤軍收復長安,腹背受敵,以少勝多,匡扶社稷;同時李晟直搗皇城的戰術保全了長安的民生,宗廟無損,也是「安社稷」。

【內外能收手臂功】李晟匡扶唐朝,他對內嚴明治軍、執政有法,對外能攻善戰、秋毫無犯,堪稱唐朝的股肱之臣。

784年五月李晟收復京師。朱泚敗出長安,六月被部將所殺。七月,德宗重返長安,將李晟官升司徒。并為其畫像,放在凌煙閣太宗舊臣之側,彰顯他再造唐朝的功績。可見,本象的主角是李晟。

推背60詳解 推背圖第八象辛未(藩鎮之亂)(圖文)
第八象講的是什麼:【藩鎮之亂】

卦為「晉」,下半部分為坤,指地;上半部分為離,指火。

大象曰:「日出地面,普照大地,有光明上進之象」。正是李晟的「晟」字之意。晉卦有「良臣遇君之意」,運勢為「事業、名望、財運皆吉,所謂有加官晉爵之兆」,正是在本象歷史事件中李晟的運勢。

《推背圖》圖、讖、頌、卦四位一體,因此,圖中應有李晟的位置。

「涇師之變」徹底結束了唐德宗削藩的夢想,784年正月,德宗痛下「罪己詔」,表示天下大亂是自己「失其道」引起的。除了朱泚外,赦免了叛藩,叛藩上表謝罪。德宗回政長安后,對藩鎮的態度轉為姑息。唐朝國勢由此傾頹,雖經二、三次轉機,也都是曇花一現,不可避免地迎來了下一象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