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是中華傳統文化流傳至今,中國古代風水學產生于人類居住環境選擇的需要,由于人們對于傳統風水認識比較少,使得導致對現代科學風水學產生了不好的偏見。想想風水學之所以能在中華上下幾千年中存在這么長久的歷史也是有它的必要的。
古代風水學
現代風水學和古代風水學有什么不同
古代的風水學主要依據四相八卦、陰陽兩儀來定位房宅的定位與室內的裝潢,地段環境、人文作息、天地氣象皆可拿來作為依據。一個好的風水先生可以幫忙你避免地理環境帶來的各種不利的影響,譬如,潮濕、陰暗、喧鬧、晦氣、燥熱等等;不過其中有也不少欺詐的技倆,利用封建迷信來騙取更多的財物;更甚者濫于充數、混水摸魚的風水先生不在少數。
現在風水學就大不一樣了,它們繼承了古代風水學的優點,摒除封建糟粕,再結合現在建筑環境學、人文歷史、養身學整理成一套新的風水體系。
古代風水學都有什么門派?
秦漢時代是風水的構成時代,新的科學和思潮影響了風水的發展。此時天文學及讖緯內容的參加,使風水逐步有了派系之分。
到了唐宋時代,風水術發展到了鼎盛時代,產生了形勢派和理氣派。
形勢派注重的是山水脈絡形勢,理氣派注重的是方位八卦和陰陽生克。其其實先秦時代,這種流派的分別已經有所浮現。當時繚繞建筑選址營建運動的就有兩種官員,一種是地官司徒,他的工作是考核天然地輿的各方面前降,經評價后作出選址規劃;另一種是春官宗伯,他的工作重要是以占星、卜筮等方法來選擇城市、宮宅、陵墓、宗廟等建筑的方位吉兇及營建時辰。在漢代時他們就有了形法家和堪輿家的區別,但直到唐宋時代,他們才各自構成宗派,各立門戶。
中國古代風水學的文化思想
風水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歷史文化地理現象,其中包含了樸素的科學思想,也存在著封建迷信糟粕。本文從文化地理學的角度,通過對中國古代風水模式的分析,力圖展示風水模式的地理形制中所蘊涵的精神空間和顯示的文化意義。風水模式體現了古人出于生殖崇拜的生命追求、安全心理的本能需求、美學欣賞的愉悅感受,表達了天人合一的宇宙理念,同時還是宗族社會血緣關系的紐帶。風水思想對中國古代村落的形成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甚至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建筑規劃中永恒的主題。
理想的風水模式,體現出古人對良好人居環境的追求。風水模式在形成演變過程中,人們不斷賦予它豐富的文化內涵,從古都到村落,從民居到寺廟,這一簡單的而又無處不在的模式幾乎貫穿了中國城市規劃和建筑歷史的始終,使中國古代城市、村落的布局及建筑呈現出獨特的文化景觀,構成了東方地平線上迷人的風景線。
風水模式不僅僅是空間結構問題,而且還是一個時間過程,它是古人在長期活動中所形成的文化景觀,它給文化地理學(尤其是行為地理學)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研究空間。因為人的空間行為最直觀的表現莫過于聚落的起源和演變,我國現存的大量的古村落就是古人行為的"活化石",它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民間人文精神的"原生狀態"。筆者認為:風水規劃思想是中國古村落永恒的主題,也影響到城市規劃的許多方面。理想風水模式之所以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在于它真實記錄了古人選擇居住地點的行為過程,反映了古人對環境的認知過程,在自然地理空間中蘊藏了人文精神空間,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一。
1 生殖崇拜的生命追求
自身的生產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既是人類本能的生理需求,也是人類社會對生命的追求。在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的遠古時期,人的繁衍壯大是部落氏族內部的最大愿望,所以,在風水環境的選擇上,賦予了極為濃厚的生殖崇拜意象。
龍與虎:青龍、白虎是風水模式中兩個最基本的概念,也是最早的概念。1988年,考古學家在河南濮陽西水坡屬于仰韶文化時期(距今約6000年)的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用蚌殼精心擺塑的青龍、白虎圖案。龍與虎是中國兩個重要的生殖崇拜圖騰。《易•干•文言》曰:"云從龍,風從虎"。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考證說:"云從龍則曰干為龍,風從虎則曰坤為虎"。干為陽、為天、為男,坤為陰、為地、為女。中國民間風俗中,龍與虎分別代表男性和女性,生殖意義十分典型。
陰陽交合:風水講究"來積止聚,沖陽和陰",負陰抱陽是風水模式的主要特點之一。陰陽學說是古代中國人的宇宙觀和方法論,陰陽化生萬物,是生命之源泉。《周易•系辭》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宋代著名學者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寫道:"干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大地為母:世界上幾乎每一個民族都有過對性的崇拜,特別是對女陰的崇拜,因為古人認為女陰是生命的源泉,逐步產生了"大地為母"的思想,風水模式具有明顯的女陰形態[1]。風水典籍對此記載頗多,比如《青囊海角經》說:"萬里之山,各起祖宗,而見父母,胎息孕育,然后成形。是以認形取穴,明其父之所生,母之所養。天門必開,山水其來,地戶必閉,山水其回。天門,水來處也,地戶,水去處也。……穴居其中,不居其旁。……突中有窟,高處低也。窟中有突,低處高也。……"
仙境模式:俞孔堅教授把中國古代的理想景觀歸結為仙境神域模式(昆侖山、蓬萊、壺天模式)、藝術家的理想模式(陶淵明模式、溝壑內營的可居模式)、風水模式等[2]。其實,仙境神域模式就是風水模式生殖崇拜空間的理想化,生殖崇拜的目的,一是希望子孫繁衍,代代相傳;而是祈求康體長壽,世世平安。昆侖山與蓬萊仙境里,高山所阻,重洋所隔,羽仙得道,珍寶滿地,上有不死之水,不死之樹,不死之藥,令人可望而不可及。所以,風水模式中山之龍脈一直延伸至昆侖山,水之流向一直注入東海,表達了古人對生命的無限希冀。古代都城西北修建高臺建筑,宮苑內部一池三山,即是昆侖、蓬萊仙境的具體體現。
仿生學原則:天地仿生,自然之靈。許多城市規劃時有意模仿動物形狀,這些動物都有長壽吉祥的象征意義。于希賢教授稱之為風水學中的"仿生學原則"[3]。比如,福建泉州是歷史上重要的港口城市,人居環境的取象,古人因天時就地利,將之營造為一個鯉魚的形狀。城外環之以河,就取像魚嘴唇上的游線。若要從陸上進入泉州,要經過三個水口。都在路與河流的交匯之處。這三個水口處,各建起一座水口塔,以增其勢。魚的生殖崇拜含義十分明顯,因魚腹多子,且雙魚圖案形似女陰,從半坡出土器物上的魚紋到民間廣為流傳的男嬰鯉魚圖畫,千百年來,經久不衰。"龜"也是風水學中以物取象的對象之一,蘇州、成都、昆明、平遙皆有"龜城"之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龜、龍、麟、鳳被推崇為靈物,而龜居四靈之首。傳說大禹治水就得益于神龜負書。龜為貨幣,龜為寶物,龜是財富的象征。另外,龜的長壽人人皆知,據現代動物學研究,可達300至400年。龜還具有生殖崇拜的意象,龜頭象征男根。饒宗頤先生還考證,龜為水母,龜是地液--生命之汁的代表。所以,古人總是將益壽延年,子孫繁衍與龜聯系起來并加以崇拜。葫蘆也是典型的生殖崇拜物體,葫蘆多籽,象征人丁興旺,許多少數民族都有葫蘆創世的傳說。廣西崇左縣城,元明以來,人們依山形,就水勢從中營建了一個葫蘆城,只有一條大路從葫蘆口進城,四座城門臨江而開,希望城內人群聚居,財富聚集,經濟繁榮。
2 安全心理的本能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們最原始的、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飯、穿衣、住宅、醫療等等。若不滿足,則有生命危險。這就是說,它是最強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層的需要,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強大動力。顯然,這種生理需要具有自我和種族保護的意義。安全的需要要求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于災難,未來有保障等,而首要的表現即是居住環境的安全(包括物質和心理兩方面)。
理想風水模式山環水抱,層層護衛,無論是形制(自然山水與建筑結構),還是居住者的心理,都構成了十分完整的安全空間。
《黃帝宅經》中說:"夫宅者乃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中國的四合院對稱協調,陰陽互補,追求家庭幸福,人際和諧。四合院的東南西北四方與"四象"相配,又與四季相依,形成封閉合圍格局,多進的庭院加強了封閉的層次,里坊又用圍墻把許多庭院封閉起來。作為整體城市,以中央官署為中心,輔以內城,廓城,這種三層結構以都城尤其典型,城門也多用朱雀、玄武等命名。在城市或村落的外圍,按照風水格局,后有主山(靠山),左右以青龍山、白虎山成肩臂環抱之勢,前方有案山阻擋,水口為進出的通道,形成第一道封閉圈;主山后的少祖山、祖山,青龍、白虎山外的護山,案山之前的朝山,又形成第二道封閉圈。從民居-城市-自然山川,風水模式是在封閉的建筑環境之外的又一層天然的封閉環境。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fengshui/6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