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不公平,一個出生富豪的家庭,一個家徒四壁的家庭,一個疼愛至極的戀人,一個相敬如賓的戀人,一路平坦的仕途之路,一路坎坷的顛簸。但是只有一件事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那就是生命的盡頭,死亡。不管是多少錢多少好運多少能力都不可阻止的。那么死后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無人得知,所以世人吧對現任的一切寄托在墓碑上,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墳墓風水好壞關系到后人的福禍。
如何看墓地風水?
其實陰宅墓地風水布局的好,對后代子孫的陰澤和庇護是長久的。也許后人子孫能經善謀,但是脫離了先人的陰佑護庇好景是難長久的。而公墓風水和鄉野土墳風水有所不同,公墓主要是價格昂貴,面積有限,能布局的風水格局相應有限,但是根據先人命理定位的旺位線位決定是否有長效陰澤和庇佑后人孝順子孫的功力,否則效果相反。
墓地風水即是祖先葬地的地理形式,好的墓地風水可發旺后代子孫。可為后代子孫帶來平安和富貴。往生者的地位并不因過世而消失,反而更加重要。祖先崇拜是中國倫理道德重要的一環,墓地風水不但具有喪葬的實用效果,更關乎子孫的福祉。
天地遼闊,到處有山有水,到底應在何處立墳安葬呢?劉椰榮大師認為陰宅山水主要講究擇地安葬之道。《葬經》說:(葬都,乘生氣也),意思是說立墳安葬,應該是在有生氣凝聚的土地上;但是土地中流動的生氣無形無象,究竟如何才能找出其凝聚之處呢?
龍真,穴的,砂環,水抱。四個準則是推定土地生氣凝聚之處的標準。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天下山水雖然處處不同,但只要憑著這四個準則來追,是可以找到生氣凝聚的山脈。土中生氣雖無形象可尋,但是諸內必形于外,故此從山脈蜿蜒起伏的形態,可以推知內中是否有生氣流動的。
龍真穴便真,龍假穴便假,龍為穴的根本,故此必須循著生氣流動的山脈才能找到生氣凝的吉穴。可以這樣說,龍是因,而穴是果,尋龍是為了占穴,而點穴必須尋龍。
穴的,是指找出生氣凝聚的結穴正確所在生氣流動的山脈,并不一定結出生氣凝聚的吉穴的,因為山脈結穴之處的形勢各有不同,有些是砂環水抱,關系周密,使生氣凝聚不散,結出吉穴,但有些卻是砂飛水走,毫無關系,使生氣散遺,自然不會結吉穴。 因此,若要判斷結穴之處是否適宜安葬。必須要看穴地附近的砂水,看看到底是人砂環水抱,還是砂飛水走。
砂環。砂,是指穴地附近的山,穴地的前面及左右兩旁有山環抱,可凝聚在該處的生氣不致被風吹散,經曰:氣,乘風則散。故此穴地必須藏風不受大風吹刮。而砂環正是藏風的首要條件。
水抱。水,是指穴地附近的溪澗,河流甚至海洋,穴地前面若曲水流過,或是有水聚之處,可使地凝聚的生氣不會外散,經曰:氣,乘風則散,界為則止。意思是說生氣遇水即結集不產,故此穴前有水環抱是聚氣首要條件。
風水學重視砂環水抱,因為水抱可使穴地的生氣凝聚結集,而砂環則可使穴地凝聚的生氣 至被風吹散,兩者將為吉穴的條件,故此《葬經》說: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總括來說,找尋吉穴的程序。是首先入山尋龍,在蜿蜒起伏的眾多山嶺中。探索得生氣充盈的山脈。然后循著這山脈地走勢。找尋其止息之處,因為山脈止息之處。往往便是生氣凝聚的結穴所在。 但找到山脈止息處。要看看附近的砂水的形勢,倘若是砂環水抱。
即表示該處附近有生氣聚凝的吉穴。但倘若是砂飛水走。即表示該處的生氣無法凝聚結集,所以必不會有吉穴藏在其中的。找到生氣凝聚的落脈之處后,仍要用羅經來決定墓穴的正確所在的,這就是點穴的功夫,所謂差之毫厘,繆以千里,故點穴不可不慎,否則很可能前功盡廢。能在廣闊的山野中得真穴,這猶如射箭能一矢中的一樣難能可貴。所以穴的可說是畫龍點晴,整個過程的成敗得失全系于此。
哪些是先天風水
其實不然。根據物質不滅理論來推斷,人的死亡,只不過是一個舊的人體組合的消失,但組成這個人體的基本物質元素卻是永存不滅的。經過火與水的洗禮,它們有的化成氣體,有的變成灰燼,有的則爛成泥土,有的再重組成其它物質形式,既使這些氣、灰與土,也會再化合、生發出一些新的生命形式,就象肥料施到田里,又被莊稼吸收,變成糧食蔬果一樣。
就是說,祖先雖然人死燈滅了,但他們的氣場卻布滿了一定的空間,仍在無聲無息地影響著子孫后代。從廣義上說,越是血緣關系貼近的,其影響力越大,這是因為祖先與其后代的遺傳基因十分相同,有極大的共性,所以很容易從氣場上溝通。可惜這種溝通的基因或磁場,太微小微弱了,人們不但看不到摸不著,而且用現有的科技手段也難以檢測得到,但實踐也證明,暫時檢測不到的,并不等于不存在。
在這一點上,我們的老祖先倒是比現代人聰明能干,他們沒有借助所謂的先進手段,卻印證了不少已被現代科技證明、或逐步被證明的東西,比如道家預演了宇宙形成的過程,以及銀河系的太極形狀;現代人聽起來比較迷信的一些東西,比如堪輿風水學,自古以來就使人們獲益匪淺,多少年以后也可能是科學的碩果……
由此看來,祖墳對后代的影響是風水學里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是人死后物質肉體的歸宿,而且還是子孫后代祭奠祖先的一個精神場所,同時也是影響到子孫后代繁衍生息的一個隱形磁場。自有人類誕生以來,生與死一直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人過半百,就相當于土埋半截了,這時就自然考慮到死后的歸宿問題。或天葬,或水葬,或懸棺,或土埋,根據民族信仰與地區習俗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喪葬方式。這些方式流傳下來,便形成了一門學問,而專門研究這門學問和從事葬穴行業的人,則被尊稱為堪輿師。歷史發展到晉代,有個叫郭璞的先生,把這門學問綜合歸納,形成了一部堪輿名著《葬經》。
《葬經》對祖墳的作用作了精辟的論述:葬者乘生氣也。五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人受體于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經曰:氣感而應鬼福及人。是以銅山西崩。靈鐘東應。這段話形象地道出了祖先如何乘生氣、行地中、生萬物、氣感而應、鬼福及人的運作過程。祖先對后人的影響即如銅山西崩而靈鐘東應一般。
《葬經》又進一步說:蓋生者。氣之聚凝。結成者。骨死而獨留。故葬者。反氣納骨。以蔭所生,意思即所謂生者,實質是氣的聚凝,而結成骨肉,死者是以散發骨氣來庇護和福蔭他們的后生。所以擇穴葬地的風水好壞,直接關系到子孫后代的吉兇福禍。
不管怎么說,祖墳風水到底作用如何,目前是無法用現代科技來檢測的,只能用歷史實踐來印證。歷史名人都很講究祖墳風水,或許他們已經受益匪淺,他們的功成名就即已經說明了這一點。歷朝皇帝更是趨之若烏,往往從登基開始,便選地擇穴,大興土木,天下的大風水似乎都被這些帝陵占據了,以至他們的帝業往往能延續數百年之久?不過既使是平民百姓中,假如哪家出了個大狀元、大官人、大財主,或哪家人丁興旺,倘若注意一下他家的祖墳,一定也是順而得水、聚而藏風的風水寶地。
祖墳為什么能蔭佑后代?
經書說:人死有氣,氣能感應,影響活人。這種感應是有事實根據的。例如西邊產銅的山發生崩塌,東邊用銅鑄成的鐘就不撞而鳴,這就是感應。再比如,春天來到,樹木抽葉開花,放在家里的麥種也自動發芽。氣在地下運行,它運行時,順隨地勢走,它聚集時,也隨地勢停止。丘隴的石骨,平地凸起的土脊,都是有氣在運行的標記。
經書說:氣有風吹就散失,遇上界水就止步。古代人聚集氣使它不散失,用界水限制它不再運行,所以把它叫做風水。風水的法則,得水最好,能藏風是第二個要求。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即使是盛大的氣運行還有它的余氣止息,雖然零散但深氣也有聚集的地方。經書說:水流在土外,叫外氣。外氣橫行成為界水,土內的生氣自然止聚,說的正是這個意思。經書又說:淺深得乘,風水自成。土為生氣之母,有土才有氣。氣是水之母,有氣才有水。所以藏在干涸燥熱的地方的氣要淺,藏在平坦地帶的氣要深。
墳墓風水看是福是禍
順逆二字,乃地理開卷第一義也,此二字不明,總是說夢也.發明順砂或逆砂二路,如盲如聾一也,自非有灼然之見者,鮮不可以順為逆,又以逆為順者,牧堂必有感慨,得為斯言也.但今之俗師看地,有四五十年而懵然不知順逆者,竟與聾盲何別.
不知地理之順逆,專以水之來去為主.如右水倒左,凡在左邊有高山,柳圳塋林木下,至田畿級,凡一級高一級,皆謂之下砂,謂之進神,愈出愈長而福愈盛,若上有此砂,不論長短,謂之順砂,謂之退神.鼠而過者,尤至毒害,萬頃田莊,無不立盡.古云:于來去之水論,得甚,亦以其關纟甚大也.故曰:天門欲其開,地門欲其閉.又曰:所喜者,三門寬闊,所求者,五戶閉藏.
又曰:水來自左,無左亦可,水來自右,無右亦就.又曰:剪下砂莫剪上砂,剪進神莫剪退神.皆為此也.蓋水之性情,水來這邊,定是逼窄,山高田高;水去這邊,定是闊曠,山低田低,倘能拘轉山川情性,使水來這邊一里寬一里,水去這邊,一里緊一里,則頗有神情之砂,其于地理過半矣.古人曰:兩水夾一案,定作退田斷.又曰:退官退筆,尖尖從此出;進官進田筆,彎彎兜水入.
又曰:東宮過西宮長房敗絕,右邊尖射左臂,少子貧寒.皆言順砂過堂之水禍慘也.夫既順砂難堪矣.況過堂二字,稍有知者,此而不畏?嗚呼!畏哉!若夫逆局逆龍,則上案上手砂不妨.蓋山逆水逆,則力量大.若順砂順水則能發福耶,此又不可拘于順砂順水之論也.
(2)龍虎鉗口
穴不必泥龍虎鉗口。
地之有虎龍,如人之有手足護衛,熟能廢之?亦有不盡然也。每見大地,多下手一邊兜轉,或有龍無虎,或有虎無龍,或邊短邊長,或架左架右,或外山周迥,無不可者。惟庸師俗眼,坭于鉗口,一見鉗口若龍虎之狀,不論龍虎有無砂水順逆,只于此處點穴安葬。
所以,古今許多吉地多遺在龍虎之旁,彼既以鉗口取穴,其不對鉗口者,穴尚宛然,非明師莫識。愚切以俗眼之害,惟鉗口為第一。愚又觀今世葬地,多有龍虎均停,明堂闊大為萬人悅,慕者無不立見敗壞。能剪下手一邊,在此點穴,若無下砂水,大非人情。所能堪者,無不發福。愚非切去舊習而千余處,斷不敢為駭俗之言也。此風水之生死笫一關也。學者過此一關,乃有上進之路,不然則終身隨于坑坎之中耳,何地理之足云?
且又非愚之臆見也。古人曰:兩宮齊到,忌當面之傾流;一穴居中,防兩邊之尖射。又曰:兩宮齊到人皆道好,卻主殺傷反生煩惱。又曰:君如識穴不識怪,只要左右抱者住。左抱右回未必吉,分明異穴生賢良。皆是鉗口之患也。又曰:也有形好不好者,也有形怪不怪者,穴缺不齊之天地奇,皆言虎龍不必登對也。學者于此斷悟,能豁然貫通,始有安著腳處。惟哲人之大觀,自當不言而愈也。豈牡牡驪黃之可眩惑哉?
(3)畏穴前傾瀉
凡看一地,砂主人丁水主財.水聚財聚,水散財則散,此千古不易之理也。又是無情之物,以就下順流為性。有物以阻之,其勢自橫,無物阻之,則千里直流而去。故宅之前若見此水,則萬頃田莊無不破盡,所謂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又曰:龍虎似推車,田地不留些。皆指此也。
非惟長流之直水可以敗人,至于陰流之直水,葬下禍患尤緊要,直瀉無關,其禍最速!所謂陰水不顧家,葬下亂如麻。然流神之曲直,亦能掩人耳目,多至自欺。水總順流,未有如竿之勁直者,轉左轉右,轉左一二丈,數尺之間,此其常也。時師見此,誑其主曰:如生蛇屈曲,可無患矣。
不知在水邊觀之,若曲動之勢,以登穴言之,居高而遠望,只是一脈蕩然而已,有明尺寸之間乎?必得一砂攔,一水左曲為右,可十余丈,自右轉左亦有十余丈,相交織結成橫水樣,乃可謂之屈曲。山大如曲水大轉,定有真龍居此間。又曰:四橫三直通東西,九曲鳳凰池。又曰:左轉芴,右轉芴,不是真龍無此水,是皆不欲其傾也。凡葬去水地者,宜于此缺,對此不得十分,依法亦要八分得才可。若畏處多,可取處少,則是敗絕禍胎矣,切而棄之也哉。
(4)頂正星峰
不必泥頂正星峰。
古人云:若是正龍需正下,若然架折兩邊安。又曰:情傾左右穴居兩邊。又曰:龍從左來,穴從右出;龍從右來,穴從左出。又曰:誤葬皆因貪正面,神仙多是下偏坡。又曰:左乃為南右乃為北,扁大臨弦出,粗雄帶側尋。捉穴之法,穴有正有側,不必拘泥于頂正也。蓋穴法之有正有側,自古皆然,此而不悟,亦刻舟求劍之流耳,豈可堪輿哉?
愚謂山川之宜側葬者有二:其一審視來龍,其一裁度砂水。風水之小者,可正下;頂之平者可正下;脈之緩者可正下;又微高微突者可正下。以其龍身無煞,且美意停息不竄,走左走右不以頂正為嫌,至于山形稍粗雄硬直,稍是傾瀉,不分陰陽,為煞當頭,直下必致傷人。龍之有不善者,宜姑置之。若來龍特達,砂水秀異斷不可舍者,宜于旁邊龍虎臂上,細閱其稍平,恍惚高低遠抱處,此美意所鍾,宜于此處圖之。
凡此皆審視來龍之意也。至于砂水,亦有不可不慎。山總可以正下,然砂水太直,豈敢敵煞當中?宜挨左挨右扦之,剪著去水一邊尤善。若左砂有煞點于右,右砂有煞點于左。拘泥于頂正乎?必致乖舛。凡此又裁砂之義也。稽之古云:龍有真的,明跳墻虎之脈穴、飛天龍之耳穴、太陰金之角穴、太陽金之角穴、鳳形鵝形之眼角與支翅、蛇之耳窩、下水龜之肩井,皆可下也。致于龍身粗硬,斷不可正下。
兩邊出有龍虎者,又宜于龍虎臂上動處求。如鳳形當面太直,則點在翼阿,人當面太直,則點在肩井,以為咬虱穴。咬虱之下為鼠肉穴,鼠之下為曲池穴。倘臂上太直,點于盡頭處為堂心穴。臂若飛揚如舞袖之狀,則點略平坦處為袖口穴。今之俗師,每見峰巒端正,只當頭下穴,不論是非,以至誤人十常八九。痛哉!惜乎!!!
穴不必泥兩水合襟。
愚初看地,只要兩水合襟,求務期得穴,以為當然不易者,后見每覆古墳,遍觀山川情意,乃知有大謬不然也,每兩水合襟在前,則山咀必尖,流神必直,龍虎必長,真氣蕩然,無一不可者。除是合于右則轉左以出,而得右砂稍攔;合于左則轉右以出,而得左砂稍攔,庶畿穴尚可裁。
若不論龍穴結作,只于合襟為期,則送龍枝腳,三條五條亦有合者,行龍撓棹,長或三節五節亦有合者,此皆可作穴乎?又有大龍結作,邊長邊短,福余之中,登穴只見峰巒簇簇,而分毫不見田水,不作合水之論。乎古人云:也有真龍無朝水,只要案山為近侍,案外一水暗循環,此格亦非中下地。
又曰:兩水合處莫當中,流神傾瀉最為兇;翻身逆轉朝來脈,發福綿綿為三公。又曰:兩水合處莫當中,不在右邊在左邊;仙人倒杖須橫作,下手縱寬也進田。夫坐空以下寬為堪輿家大忌,然寧居于此而不居于合水之直處,古人語意可推矣。愚切以鉗口合水為初學風水魔障,纏繞十余年不能解脫,非得知人之指示不自省覺,到省覺解脫時又是一種人物矣。
(6)畏到頭硬直
凡作穴之處,務要平正,凡稍硬者謂之殺,大能傷人,所謂脈者死,斷不誣也。今之庸師俗眼,每見一山下來,如臂之直,只謂之下筍穴為脈,輒令人扦葬,主人亦利于脈而脫臆從之,不知死絕之禍捷而影響,譬之湯火陷井在前,甘以彼身赴之而不知其禍也,不太可惜乎?古人曰:槍頭莫下,鼠尾莫扦。又曰:勸君莫下槍頭穴,葬下
人丁絕,脈和人少死。無非單明此理者也。故愚以第一可畏也,實莫忘于此,非為硬直如槍者不可亂下,或片來者略無停息,或巒頭粗硬太直如飽腹之狀,或勢如覆鐘之狀,又有繃面金星之狀,又有直體金星而臥梭者,俱有死無生,鮮不殺人的。見此斷宜舍之,豈可留心回顧?學者心目不明,倘與人謬下,其虧損陰德無疑矣。慎之慎之也哉!
(7)盡龍
穴不必泥于盡龍。
愚初看地,見一枝龍或十節或五節,定跟至盡乃止,以為穴在是矣。不知盡龍則星體凡多散漫,龍虎多不包裹,明堂闊無襯砂,變為空曠,全無好地。疑龍經云君如尋得干龍窮,兩砂不關又不攔,風吹水劫不是穴,須知此處是疑龍。又曰大地不在大窮大盡之處,又曰余氣不去數十里,斷然不是王侯地,又曰脈盡處須防穴盡絕,此之謂也。譬如人身,有心腹則必有手足;譬如屋宇,有廳堂則必有廊廓。善一相別者也,當自知之。愚覆大家祖墳,腰結者甚多。愚近取諸山,腰結者亦居十九總多。又云,馀枝多結地,亦如小官衙之比大官衙,縱有衙丈部曲,究是拱服于人而已。
(8)闊大明堂
不必泥闊大明堂。
夫明堂于風水關系甚大,所以聚后龍之氣,界穴前之水,皆須此也。葬經云:氣乘風則散。明堂太闊,風不乘氣以散吾真氣乎?又曰:水界正明堂,太闊何所憑,籍以正界來脈之水乎。嘗覽公卿大地,俱有來脈之界水,以翕聚堂氣,堂氣既聚,則真氣自凝,人才無不并進。
風乘氣散,堂氣蕩然,便如萬將統兵疲弱,雜呼之聲不應,榮之不前,萬事垂蘭折足,反不如使山川聚拱,堂氣周密,即如勇士武友,聽令于大將之前,叱咤可生風云,運動能驅山海。凡有所塋,無不遂汝成功也,此皆應如影響,非臆莫語也。又常見大家之山,千崗萬頃,必拱于前,下不見田水而氣象軒昂,寢寢然發盛。以闊大明堂例之,彼何之有也?
若有闊大明堂,必得一砂緊拱,內局自成家務,乃可輿哉。所謂汪汪萬頃明堂水,內局周圍如轉環也,非有內局而水口交鎖完固,亦可無虞。但發福稍遲,不如內局尤善耳。所謂明堂容萬馬,水口不通舟也。外此者,總后有清貴龍,穴前有秀異朝山,亦主貧窮孤寡五六代后乃能發福然,或暫貴而不富,或有官而無祿,或暫時富貴而不長久。
蓋真氣既散,力量自減,定主有頭無尾,得一失三。若龍穴不真,明堂太蕩,又無內局水口,則破敗涂地也。今之俗師,以庸省主人,一見明堂闊大,視之是寶,極力圖謀,即販之踵至,猶倦不省,殊可矜也。時師又曲說曰,以寬主人之憂。又曰:明堂朝山遠,則發福必遲,更要三十余年,食出外三陽則大富貴矣。又改歌曰:明堂容萬馬,富貴傳天下,久之終須發福。彼身去后,發與不發何與哉。知者自當執持,不可茫然聽其鼓動,而貽伊戚也,慎之慎之也哉!
墳地風水有什么原則
古代有人出了名、當了官或者發了財,人們往往會議論這個人祖墳的風水,稱之為:地靈人杰。風水認為明堂開闊有利于孕育人材,發展事業,因此既要登山看水口,還要入穴看明堂,明堂是指墓穴前面要有一片廣闊平整的地方,明堂開闊,生機勃勃,才能前途無量。反之,墓地不宜設在窄小局限的山谷。金山陵園的靠山前面是萬畝開闊地。
(2)墳地風水之前朝后靠左右抱的原則
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恐怕是人們在墓地聽到比較多的話,這是風水對墓地的周邊地形的總結,實際上就是四面環山,中間是一個寬敞的盆地,風水所講的穴就在這個盆地里,四面的山,風水上叫做砂。
這個地形在前面說到的 葬字上也有體現,就是葬字下面的廾(發音拱),意思是雙手捧著,雙手并在一起捧著,形成了一個中間凹陷的穴窩,古人認為這就是一個好的葬地,所以說葬字本身就體現了古人的殯葬觀。金山陵園背后的靠山--陰山(大青山),有利于抵擋冬季北來的寒冷,前面的朝山(金山),山尖聳立,矮于靠山,既像供奉,又似兒孫朝拜,連綿不絕的小山,猶似很多人立在前面,這種形勢在風水上叫做百官朝立。金山 中部的平臺,形似文書案,風水上叫做案山
(3)墳地風水之依山傍水的原則
依山傍水,青山綠水是人們普遍向往的優美環境,也是好墓地的基本原則,反映在風水學說里的就是山主人丁,水主財,意思就是擇山,可以令后世人丁興旺;擇水,可以令財源滾滾。石為山之骨,水為山之血脈。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金山陵園背陰山龍脈,山中溪水如經絡一般從陵園兩側流過,注入大黑河。水是生命之源,山有了水才有了生命,沒有水的山就仿佛沒有靈魂,所以風水有言:有山無水休尋地,未看山時先看水。由此可見,山主人丁水主財是考察墓地風水最簡要,亦是最精辟的總結。一些注重理氣的風水理論講求藏風聚氣,所謂: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葬書》)認為水面越大,聚氣越厚,財富也就越厚。
(4)墳地風水之屈曲蜿蜒的原則
過去的四合院,寺廟,對著大門都有影壁,現代人裝修的時候也比較重視玄關的設計,影壁和玄關都是應風水而產生的,而不單單是為了好看漂亮。它們的作用就是避免直通,阻擋正面沖撞而來的煞氣。墓地如何擋住煞氣呢?風水原理主張直則沖、曲則順,道路要屈曲,山水要蜿蜒,就是彎彎曲曲。曲徑通幽不僅有風水所講的實際效果,而且還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如江南的園林建筑,都體現了這一審美心理。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墳墓風水怎么看后人是福是禍的內容,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幫助。如果您想了解到更多的風水,請多多關注紫微府。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來閱讀。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fengshui/14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