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飾的優美句子

解夢佬 0

1. 描寫苗族婦女衣服的句子有哪些

1. 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百褶裙。

2. 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

3. 便裝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一幅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致銀飾襯托。

4. 圖案花紋色彩斑斕的百褶裙,多刺繡、織錦、蠟染、挑花的裝飾,明艷動人。

5. 衣裙顏色以紅、藍、黃、白、黑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的傳統。

6. 大領對襟短衣和長短不同的百褶裙,有的長及腳面,有的短至腿根,僅七、八寸長。

7. 大襟右衽上衣,下著寬腳褲。

8. 上衣無領,衣袖和褲腳繡有寬大花邊,頭纏格子布或青布頭巾,戴耳環、項圈、手鐲。

9. 頭飾式樣繁多,挽髻于頭頂,配上各種式樣的包頭帕,有的包成尖頂、圓頂,有的把頭發繞在支架上高豎于頭頂上,別具風格。

10. 盛裝以黔東南獨具特色,把銀飾釘在衣服上成“銀衣”,頭上戴著形如牛角的銀質頭飾,高達尺余。

苗族服飾,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便裝、盛裝組成,“盛裝”苗語叫“嘔欠嘎給希”,即“升底衣服”,“ 嘔欠濤”苗語稱謂即“銀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圍腰。苗族服飾是我國所有民族服飾中最為華麗的服飾,既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歷史文化的瑰寶。湘西方言苗區和黔東方言苗區喜好銀飾,黔南某些地區喜好貝飾,而西部方言區苗族服飾則少銀飾。銀飾、苗繡、蠟染是苗族服飾的主要特色。

如果說銀飾是苗族女性的代表標志,那麼服飾則代表著苗家人獨特的藝術作品。《辭海》里記載“苗繡已同代表著苗家刺繡最高水平的湘繡、蘇繡、蜀繡、粵繡一同并列收入。”苗族刺繡、服飾正如著名藝術大師劉海粟稱贊的:“苗女刺繡巧奪天工,湘繡蘇繡比之難以免俗,具有很大的商業開發和前景。

苗族服飾以奪目的色彩、繁復的裝飾和耐人尋味的文化內涵著稱于世。苗族服飾圖案承載了傳承本民族文化的歷史重任,從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達功能。由于歷史的久遠,這些圖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傳達的特定含義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無法完全解讀,這也是苗族服飾圖案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2. 苗族服飾的特征,外形(要優美一點),象征什麼

[服飾特色]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采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制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范例,歷史層級關系清晰,堪稱服飾制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于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并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

這也是苗族服飾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書的原因。

苗家的姑娘最愛穿百褶裙,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 0 0 多個,而且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制,一直到最后繪圖繡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繡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說到“服”,不得不想到“飾”。

頭飾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銀飄頭排、銀發簪、銀插針、銀頂花、銀網鏈、銀花梳、銀耳環、銀童帽飾。

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一起,那一定會變成一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于頭頂,戴上高約2 0 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 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 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后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制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繡,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3. 寫苗族服飾的作文

苗族是一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慶獨特鮮明。

苗族傳統節慶按功能含義分為:⒈農事活動節慶;⒉物質交流節慶;⒊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慶;⒋祭祀性節慶;⒌紀念性、慶賀性節慶。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

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丑日是地歲節,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

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交流、男女社交節(漢籍稱為三月三街節)。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漢籍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

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節后來為紀念苗族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羋姓),亦稱屈原節、歌師節。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漢籍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大麥熟)。

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夏至日,陰旦? 冢。

4. 苗族服飾特點的作文

苗族服飾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 女子穿大領對襟短衣、長短不同的百褶裙,打裹腿,或為大襟短衣、寬腳褲、圍腰,采用多姿多采的頭飾;節日盛裝,常采用刺繡、蠟染等,以及多種傳統銀飾,如項圈、手釧、銀衣(銀飾釘于衣上)。 男子為短衣長褲,或穿對襟麻布長衫、披羊毛氈(上有幾何圖案)。服飾圖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 造型上,采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她們善于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

苗家的姑娘最愛穿百褶裙,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00多個,而且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

說到“服”,不得不想到“飾”。

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于頭頂,戴上高約20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蝴蝶探花、丹鳳朝陽、百鳥朝鳳、游魚戲水苗族銀飾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后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制品。 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5. 關于苗族服飾的作文500字

漂亮的苗族服飾 記得在今年暑假,媽媽帶我游覽了鳳凰古城。

那次旅游沒有幾天,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苗族服飾。 在鳳凰古城的廣場上,有許多游客在照相,她們穿著漂亮的苗族服飾,擺出各種各樣的造型,我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也讓我穿上苗族衣服照相,我擺出許多天真可愛的姿勢,媽媽說我像一個快樂的小精靈。 照完相后,叔叔帶我們去選照片。

在路上,我說:“叔叔,苗族的服飾真漂亮呀!我看大家穿的衣服都大不相同。”叔叔說:“小姑娘,苗裝非常紛繁復雜,它們分為五大類別和若干款式。

一會兒,當地導游會給你們介紹各種苗族服飾的樣式和特點。” 后來我了解到,在節日里女子穿的衣服極為華麗,在衣服上繡了各種刺繡,許多銀飾,而且她們頭上戴的銀飾和脖子上的項圈的重量可達幾公斤。

最華麗的苗裝要數臺江施洞苗族女子的節日盛裝,其以刺繡精、銀飾多而著名。被稱為繡衣的施洞苗衣,兩袖和領、前襟、袖口鑲滿銀泡、銀響鈴等,又被成為銀衣,是苗族服飾的精品。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大家對苗族服飾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了吧。

6. 關于苗族衣服的作文150字左右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的服飾都有著不同的特點。我是苗族,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個民族的服飾。

苗族的服飾在各地各有特點。在黔西北的苗族男子都穿著帶有花紋的麻布衣服,肩上還披著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鉆;其他各地的苗族男子一般都是穿著對襟的短衣。

苗族的服飾大多都是遍施圖案的,有刺繡、挑花、蠟染、編織、鑲襯等多種方式一起用文山“花苗”,在衣服黑色圓領斜襟窄繡衣的領邊,繡著各種顏色的花紋,紋路有很多都是花狀和江水狀,據說這些花紋象征著我們祖先的居住地:紅、綠波浪狀的花紋代表著江河,大花代表著京城,交錯著的花紋就代表著田埂,花就代表著谷穗。在安寧一帶的花苗喜歡披著花披肩,上面還繡著方形的圖案,傳說它象征著古代的練兵場和令旗,披肩兩頭的花紋過去京城的街道和城市。這些服飾的由來,大多與上古九黎三苗與皇帝逐鹿中原,戰敗后從黃河流域退到長江,又推到云貴高原的歷史有關。所以,苗族的衣裝圖案并非每個能織會繪的男女都可以隨心所欲地織繡。

苗族的服飾有著“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據說,苗族的服飾多達近三百種,可以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名族的服飾媲美。

7. 介紹苗族服飾的作文

我確乎不是很喜歡苗族,可又確乎談不上討厭.但不知道怎的,一直以來就對這個民族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 我喜歡苗服,喜歡白苗系統的干凈利索,清新素雅,制作省工,穿著清爽;喜歡花苗系統的色澤艷麗,做工精細;喜歡偏苗系統的顏色較深,圖案不多,古樸端莊.只是我不懂,為何苗服與苗飾的差別這麼大.銀飾鑲嵌與苗服的各個細節,佩帶于手腕,頸項上.可風一吹,銀飾之間產生激烈的碰撞,發出啦啦啦”的巨大響聲,或是人一動,便又會造成銀飾之間的摩擦,以至于使耳朵每每遭受困擾.在我看來,苗服就象一位文靜內向的淑女,而苗飾則如一個活潑好動的男孩.這莫非是苗族服飾的獨特之處? 如果說蘇,浙菜好比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魯,皖菜猶如古拙樸實的北方健漢;粵,閩菜儼如風流倜儻的花花公子,那這樣看來,川,湘菜自然就是內涵豐富充實,才藝滿身的大才子了.與苗族人有所不同的是,我喜歡的不是湘菜的全部,而是其中的一部分罷了.我喜歡它的用料廣泛,也喜歡它香鮮,酸辣,軟嫩的口感,還喜歡它別具匠心的烹調方式.唯不喜歡的,是烹調出來的菜肴油重色濃. 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苗族也有許多自己的節日.最深得我喜愛的非苗族的“四月八”莫屬了,每逢這天,苗族人都要聚集到噴水池舉行各種活動,紀念古代英雄哈努,所以又稱為“哈努節”.人們在一起吹笙,跳舞,唱山歌,蕩秋千,上刀梯,玩龍燈,耍獅子等,人山人海,場面極為壯觀.我不喜歡苗族的牯臟節”,盡管它是苗族人最古老,最盛大的節日.不喜歡這個節日有三個原因:其一,此節日的名稱拗口,不易懂;其二,關于這個節日的傳說里的牛忘恩負義;其三,在這天,苗族人要把我較為欣賞的動物——牛宰了祭祖. 或許對苗族的情感里摻和著的是對苗家文化的愛慕與敬仰,雖然或多或少還有著對這種文化的不理解,但畢竟“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