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說說帶

解夢佬 0

1.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句子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小妹登高處,遍燃花炮獨一人。 2、此起彼伏炮竹聲,多少新人上舊墳,不為先人喚孤魂,只求世人心安寧,每逢佳節倍思親,背井離鄉多少情! 無花無酒又清明,野村荒徑覓故人,焚香一柱共與聞,化錢兩方同與分。

雖無雨,仍凄清。微風煙去意也輕,聞不到今酒醉前塵,聽不見此世亂紛紛。

唯有墳頭草青青,一朝繁盛,一朝凋零,猶如惶惶人一生,一時風光,一時浮萍。若干年后,看不見,聽不清!前塵舊事,不過都只是:舊事前塵! 3、每逢佳節倍思親,花好月圓寄親情;祝親盼友萬事興,共享天天好心情。

2. 談談“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作文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出自唐朝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詩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思是:王維15歲那年就離開家鄉,來到京城長安,不覺已經兩年了。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一大早,就熱鬧起來。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的去登高游玩。

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這兩句詩表現了作者思念親人的情景,也說明了只有回到自己的家鄉,就不會再思念家鄉的親人。

現在,住在海外的人,每到過節想家的時候,就會吟這兩句詩。

3.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抒情句子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唐] 李白《九日龍山歌》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宋] 李清照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

寒雁一向南去遠,游人幾度菊花叢。

——【唐】邵大震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唐】王勃

4. 句子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謠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寫游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游子離人之心。

寫作背景

詩人因離開家鄉,去他鄉,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游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

賞析

詩以直抒思鄉之情起筆。“獨在異鄉”,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境,對于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境特別敏感。“異客”則更強調了游子在異鄉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一句詩里,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倍”字用得極妙,是聯系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這兩句構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思親之情的。

清人沈德潛以為詩的后兩句“即陟岵詩意”(《唐詩別裁集》卷十九)。的確,二者在表現方法上頗有相似之處。《詩經·魏風·陟岵》末章有云:“陟彼高岡,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夢想親人,轉而擬托親人也想念自己。王維詩中也用了這種表現方法,以“遙知”使詩意的發展來個急轉,轉到從親人的角度來加深表現兩地相念之情。“遙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這重陽佳節到來之時,親人們定同往年一樣登高飲酒。這緊扣了詩題,也點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節”的具體所指了。作者料定,當親人團聚一起歡度重陽節而“遍插茱萸”之時,會記起他這客處異鄉的游子的。結句將全詩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親,而其情自見,給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概括:作者一人在外面做客,每當獨自過節時,就更加想念親人。作者在遙遠的地方知道兄弟們正在登高了,兄弟們都插了茱萸,才醒悟原來作者沒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