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子>中有哪些句子體現了生命這個主題
00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002 道隱無名。
003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004 道生之,德畜之。
005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006 慈,故能勇。
007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008 圣人被褐而懷玉。
009 重積德則無不克。
010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011 不自見故明。
012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013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014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
015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016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017 少則得,多則惑。
018 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019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020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021 我獨泊兮其未兆。
022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023 自見者不明。
024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025 夫物蕓蕓,各歸其根。
026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027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028 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029 知足之足,常足矣。
030 益生日祥,心使氣日強。
031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032 歸根日靜,靜日復命。
033 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034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035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036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037 儉,故能廣。
038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039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040 致虛極,守靜篤。
041 見素抱樸,少思寡欲。
042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043 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044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045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046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047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048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049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050 死而不亡者壽。
2. <道德經>中比較經典的句子
《道德經》全文——數數看看,有多少耳熟的句子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恒也。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如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 ,其下不昧。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于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第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 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第十九章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第二十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馀,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馀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
3. 談一下對老子人生智慧的感悟
一直信奉“剛正不阿、寧折不彎”,并以此為標準做人做事,認為這是一種正氣。但是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道德經》第七十六章)。我的人生實踐也告訴我:在現實社會中我的那一套根本行不通!一點都行不通,可以說是到處碰壁,甚至碰得頭破血流。身邊有一個我一直認為是“小人”的人,我對他的印象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陽奉陰違,偷偷摸摸,毫無原則,光明磊落與他絕對無緣。可他的人生順風順水,長官發財的事都讓攤上了。當讀到老子的“建德若偷,質真若渝”時,我就想到了這個“小人”,按照老子的標準,他是標準的有道之士,相反,我倒像是真正的小人。
我想大多數都和我一樣認為:擁有的越多越好,老子卻給出了相反的答案,他認為當人的需求越小,奢華越少時,越能擁有自由而美好的人生,真的很值得思考。
再次重復前面的一句話:老子的觀點老是在顛覆我的三觀,如醍醐灌頂,令我恍然大悟。
4. 《老子》中能體現禍福相依的道理的句子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釋義:
福與禍并不是絕對的,它們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轉化。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出處: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注解:
一、兮:文言助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啊”
二、倚:依靠。
三、伏:隱藏。
辯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此言具有一定的辯證法思想內涵,因為辯證唯物主義(后面稱“唯物辯證法”)通常講的就是“矛盾”(“對立統一”),老子所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講的就是矛盾,而且是講的對立統一矛盾。“禍”使人悲傷,“福”使人快樂,因此“禍”“福”之間是一個對立矛盾。然而“禍”又有可能使人吸取教訓而產生“福”,“福”有可能使人樂極生悲而產生“禍”,因此“禍”與“福”之間又是一個統一的矛盾。
5. 古代老子的智慧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6、多言數窮,不如守中。7、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10、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1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1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17、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1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20、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21、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22、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7、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2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30、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33、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35、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是謂微明。36、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39、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41、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42、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44、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48、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49、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51、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53、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55、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56、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