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人生傅佩榮經典句子

解夢佬 0

1. 傅佩榮的《哲學與人生》讀書筆記800字

最近剛看完一本名為《哲學與人生》的書,這是一位臺灣作者寫的書,這本書被列為“高等學校哲學通識教學指導專家推薦用書”,這位教授在大學開設“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程,17以來座無虛席,本書集作者數十年授課之精華,開宗明義地講述了哲學的有關知識,通俗易懂,無半點枯燥乏味之感。

有人或許會問,“學哲學有什麼用?又不能當飯吃。”的確,學哲學是不能當飯吃,但學了后卻能知道“吃飯是為了什麼?”以下有一些句子和段落看了后頗有感觸,摘抄出來和大家分享,希望能找到共鳴。

“人的經驗有時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現內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 這句話太精辟了!一個人假設碰到一種情況或一種經驗,但卻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他不知道這種情況和經驗是什麼,也無法去處理,沒有體會也沒有心得,更沒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

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為對照,幾十年的人生雖然經歷很多,但用言語表達出來卻很少,對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無視,仿佛一生都是很蒼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樂和痛苦。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沒有豐富的物質享受,可以沒有良好的制度,卻不能沒有正確的理念”。

——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 在解釋這句話之前,先講這句話“文化有三個層次:器物層次、制度層次、理念層次。”那麼這句話和上面這句話有什麼關系呢?打個比方,現代人都講究快樂,做什麼事都是以是否快樂為前提。

物質的提高和科學的迅速發展是否能證明社會的進步?即使在寢食無憂的生活里,人們是否就能快樂呢?有了一千萬想兩千萬,有了兩千萬想五千萬,人的欲望用無止境,追求不到時就永遠在沒有邊界的痛苦里輪回。而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不堪其優,也不改其樂”也能更好地證明了即使在物質極為匱乏的社會里,人也是可以快樂的。

顯然,人是否快樂和物質沒有關系。經濟和科學屬于器物層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

制度也是一樣。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會主義下的人快樂,社會主義的人一定比封建社會的人快樂,我看不一定。

“至于教育,我們知道關鍵在于內涵而不在于程度。” ——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 這句話使我聯想起前不久在電視上曝光的那位從事教育工作的碩士生硬闖紅燈,不聽勸阻并阻撓民警執法,還故意推桑民警,最終被治安拘留的事件。

不管是初中文化、大學文化、碩士生、博士生,哪怕是小學文化甚至文盲,這只能說明一個人的學歷或教育程度,不能說明這個人的人品是按照學歷排列的,博士生的學歷最高,所以一定是很有文化,人品一等。教育工作所承擔的是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肩負的責任是重大的,古人說,君子要三省吾身,其一就是“傳不習乎?”意思就是,學到的知識用到實處了麼?顯然,那位碩士生肯定沒有學到實處,更不知道她是怎麼教育別人的,中國的教育如果都落在這等人我從小是被我外婆帶大的,我外婆有七個兒女,只有我外公一人養活全家,可以說我媽從小都過著這種清貧的日子,再說我外婆也沒什麼文化,最多只能看看報紙而已。

但她經常和我說,人要窮得有志氣,不要隨便要人東西,說話吃飯都要講禮數,當時雖然小,不能全懂。要知道,一個大人的言行舉止對于一個人的童年時期具有深遠意義,甚至可以影響成年后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時間的長短,而是活得有沒有意義。意義是指“理解的可能性”。”

——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 這句話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甚至有點老套,不過往往越是在老套里越能發現精髓的東西。隨著基因科學的不斷發展,人的壽命可以長得無法想象,活到一兩百歲算是年輕的。

有一個問題卻不能忽視,這樣活著有沒有意義,如果僅是生命的延長,意義何在呢?意義是什麼?生命又是什麼呢?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哇!是不是頭有點暈了,不錯,不要說你暈了,千百年來,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們都被這些問題搞暈了,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但至少有一點可以達成共識,那就是,意義不在于意義本身,也就是意義的結果,而在于創造意義的過程,如果沒有這個過程,意義就沒有意義。

意義在于過程。“很多人不快樂,就是因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

然而,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一個人在念中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是要考大學;念大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則是要順利畢業或繼續深造。這樣的意義一直往后推延,最后總是要碰到結束,而在這個關卡上,不能在以一個具體的東西作為意義了(如賺到多少錢、當到什麼官)。

這個意義是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無法達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內向尋找,也就是一種對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達成一種最高的、圓滿的境界。” ——摘自第十三章《教育與自我》 所謂“最好總是要碰到結束”那就是死亡吧。

一個人一生中會完成一件件有意義的事,難道當他死了后,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沒意義了麼?生命究竟有沒有意義?你既然問了,那就一定有意義。很少人能達到圓滿的境界,但生命的意義不就是在追求圓滿的過程中麼!只有人才會有這樣的提問,才會有這樣的終極思考,動。

2. 求傅佩榮的哲學與人生

學術專長:儒家、形而上學、先秦哲學、宗教哲學

曾開設課程:

宗教哲學、哲學與人生、儒家哲學研究、形而上學、論語解讀、哲學英文、西洋哲學史、先秦儒家哲學。 傅佩榮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成就。近三十年都在研究哲學,近二十年都在研究國學。由于父母信教的原因,西方的傳統從小對他影響很大,所以他先學習了西方哲學。二十三四歲開始學中國的哲學,進入臺大哲學研究所,師從方東美先生,了解了中國的哲學有獨特的價值,才真正開始對中國哲學的研究。40歲以前接觸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歲以后開始專心研究道家思想,50歲以后就研究《易經》。五十歲以后,專心注解傳統經典,已重新解讀《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在國學經典詮釋方面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2006年九月首開大陸問道,先后在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科院開展了一系列國學演講,引起了熱烈反響。2007年夏秋,傅教授應大陸企業界邀請,為企業管理高層開展了幾十場國學講座,獲得一致好評。

傅佩榮,祖籍上海。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2009年6月,他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

/view/473785.htm

3. 傅佩榮 西方哲學與人生 怎麼樣

最近剛看完一本名為《哲學與人生》的書,這是一位臺灣作者寫的書,這本書被列為“高等學校哲學通識教學指導專家推薦用書”,這位教授在大學開設“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程,17以來座無虛席,本書集作者數十年授課之精華,開宗明義地講述了哲學的有關知識,通俗易懂,無半點枯燥乏味之感。

有人或許會問,“學哲學有什麼用?又不能當飯吃。”的確,學哲學是不能當飯吃,但學了后卻能知道“吃飯是為了什麼?”以下有一些句子和段落看了后頗有感觸,摘抄出來和大家分享,希望能找到共鳴。

“人的經驗有時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現內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這句話太精辟了!一個人假設碰到一種情況或一種經驗,但卻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他不知道這種情況和經驗是什麼,也無法去處理,沒有體會也沒有心得,更沒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

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為對照,幾十年的人生雖然經歷很多,但用言語表達出來卻很少,對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無視,仿佛一生都是很蒼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樂和痛苦。“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沒有豐富的物質享受,可以沒有良好的制度,卻不能沒有正確的理念”。

——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在解釋這句話之前,先講這句話“文化有三個層次:器物層次、制度層次、理念層次。”那麼這句話和上面這句話有什麼關系呢?打個比方,現代人都講究快樂,做什麼事都是以是否快樂為前提。

物質的提高和科學的迅速發展是否能證明社會的進步?即使在寢食無憂的生活里,人們是否就能快樂呢?有了一千萬想兩千萬,有了兩千萬想五千萬,人的欲望用無止境,追求不到時就永遠在沒有邊界的痛苦里輪回。而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不堪其優,也不改其樂”也能更好地證明了即使在物質極為匱乏的社會里,人也是可以快樂的。

顯然,人是否快樂和物質沒有關系。經濟和科學屬于器物層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

制度也是一樣。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會主義下的人快樂,社會主義的人一定比封建社會的人快樂,我看不一定。

“至于教育,我們知道關鍵在于內涵而不在于程度。” ——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這句話使我聯想起前不久在電視上曝光的那位從事教育工作的碩士生硬闖紅燈,不聽勸阻并阻撓民警執法,還故意推桑民警,最終被治安拘留的事件。

不管是初中文化、大學文化、碩士生、博士生,哪怕是小學文化甚至文盲,這只能說明一個人的學歷或教育程度,不能說明這個人的人品是按照學歷排列的,博士生的學歷最高,所以一定是很有文化,人品一等。教育工作所承擔的是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肩負的責任是重大的,古人說,君子要三省吾身,其一就是“傳不習乎?”意思就是,學到的知識用到實處了麼?顯然,那位碩士生肯定沒有學到實處,更不知道她是怎麼教育別人的,中國的教育如果都落在這等人我從小是被我外婆帶大的,我外婆有七個兒女,只有我外公一人養活全家,可以說我媽從小都過著這種清貧的日子,再說我外婆也沒什麼文化,最多只能看看報紙而已。

但她經常和我說,人要窮得有志氣,不要隨便要人東西,說話吃飯都要講禮數,當時雖然小,不能全懂。要知道,一個大人的言行舉止對于一個人的童年時期具有深遠意義,甚至可以影響成年后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時間的長短,而是活得有沒有意義。意義是指“理解的可能性”。”

——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視野》這句話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甚至有點老套,不過往往越是在老套里越能發現精髓的東西。隨著基因科學的不斷發展,人的壽命可以長得無法想象,活到一兩百歲算是年輕的。

有一個問題卻不能忽視,這樣活著有沒有意義,如果僅是生命的延長,意義何在呢?意義是什麼?生命又是什麼呢?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哇!是不是頭有點暈了,不錯,不要說你暈了,千百年來,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們都被這些問題搞暈了,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但至少有一點可以達成共識,那就是,意義不在于意義本身,也就是意義的結果,而在于創造意義的過程,如果沒有這個過程,意義就沒有意義。

意義在于過程。“很多人不快樂,就是因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

然而,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一個人在念中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是要考大學;念大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則是要順利畢業或繼續深造。這樣的意義一直往后推延,最后總是要碰到結束,而在這個關卡上,不能在以一個具體的東西作為意義了(如賺到多少錢、當到什麼官)。

這個意義是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無法達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內向尋找,也就是一種對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達成一種最高的、圓滿的境界。” ——摘自第十三章《教育與自我》所謂“最好總是要碰到結束”那就是死亡吧。

一個人一生中會完成一件件有意義的事,難道當他死了后,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沒意義了麼?生命究竟有沒有意義?你既然問了,那就一定有意義。很少人能達到圓滿的境界,但生命的意義不就是在追求圓滿的過程中麼!只有人才會有這樣的提問,才會有這樣的終極思考,動物不。

4. 求傅佩榮的哲學與人生

學術專長:儒家、形而上學、先秦哲學、宗教哲學曾開設課程: 宗教哲學、哲學與人生、儒家哲學研究、形而上學、論語解讀、哲學英文、西洋哲學史、先秦儒家哲學。

傅佩榮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成就。近三十年都在研究哲學,近二十年都在研究國學。

由于父母信教的原因,西方的傳統從小對他影響很大,所以他先學習了西方哲學。二十三四歲開始學中國的哲學,進入臺大哲學研究所,師從方東美先生,了解了中國的哲學有獨特的價值,才真正開始對中國哲學的研究。

40歲以前接觸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歲以后開始專心研究道家思想,50歲以后就研究《易經》。五十歲以后,專心注解傳統經典,已重新解讀《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在國學經典詮釋方面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2006年九月首開大陸問道,先后在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科院開展了一系列國學演講,引起了熱烈反響。2007年夏秋,傅教授應大陸企業界邀請,為企業管理高層開展了幾十場國學講座,獲得一致好評。

傅佩榮,祖籍上海。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

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2009年6月,他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view/473785.htm。

5. 誰有傅佩榮著的哲學與人生,共享一下好嗎

推薦]《哲學與人生》(臺)傅佩榮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傅佩榮,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

著有《儒家哲學新論》、《中西十大哲學家》、《西方心靈的品味》、《不同季節的讀書方法》、《為自己解惑》、《人生問卷》、《四書小品》、《文化的視野》(立緒文化)等數十部,并重新解讀《論語》、《莊子》(立緒文化)。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

著作甚豐,范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著有:《厘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潛能》、《探索生命的價值》、《走向智能的高峰》(以上四書為「傅佩榮談身、心、靈整合」專書)、《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能》、《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人生問卷》、《從自我出發》、《四書小品》、《哲學入門》、《生命重心在何處》、《柏拉圖》、《中西十大哲學家》、《新世紀的心靈安頓》、《論語解讀》、《莊子解讀》等八十余種,以及有聲書系列《創意人生》與《重建心靈》等。

【目錄】 自序 哲學與人生簡體版序 從哲學看人生第一章 哲學是什麼 定義:哲學原意是“愛智” 希臘文之“愛”與“智” 愛智要保持心靈開放 真正的智慧來自生命的試煉 每個人都需要哲學 研究哲學的基本習慣:凡事保持好奇 哲學性的思維:理性的反省 對哲學的基本描述 培養智慧 發現真理 印證價值 如何提升哲學素養 培養思考習慣 掌握整體觀點 確立價值取向 力求知行合一 結論:愛智是人的天性第二章 思想方法 邏輯(運思的規則) 概念 判斷 推論 語言分析(表達的效應) 語言的有效性 語言的類型 現象學(辯物的策略) 打破四種假象 胡塞爾的現象學 詮釋學(閱讀的途徑) 閱讀的三種取向 閱讀的四個步驟 結論:心智成長的方法第三章 人性的真相第四章 神話與悲劇第五章 蘇格拉底第六章 存在主義第七章 荒謬之超越第八章 中國哲學的起源與特質第九章 儒家的風格第十章 道家的智能第十一章 藝術與審美第十二章 宗教與永恒第十三章 教育與自我第十四章 文化的視野書目 推薦延伸閱讀 周國平推薦:誰來上哲學課哲學課可以是最令人生厭的,也可以是最引人入勝的,就看誰來上這門課了。與別的課以傳授知識為主不同,在哲學課上,傳授知識只居次要地位,首要目標是點燃對智慧的愛,引導學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問題。

要達到這個目標,哲學教師自己就必須是一個有著活潑心智的愛智者。他能在課堂上產生一個磁場,把思想的樂趣傳遞給學生。

他是一個證人,學生看見他便相信了哲學決非一種枯燥的東西。這樣一個教師當然不會拿著別人編的現成教材來給學生上課,他必須自己編教材,在其中貫穿著他的獨特眼光和獨立思考。

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就是這樣的一本教材。他開設的這門課程在臺灣大學受到熱烈歡迎,被學生評為“最佳通識課”,我讀了該書以后覺得是名實相符的。

傅先生對于哲學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簡潔清晰的表達。比如在講哲學是“愛智”時,他把“愛智”定義為“保持好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態度,把“智慧”概括為“完整”和“根本”兩個特征,又將“愛智”的“愛”解釋為溫和而理性的“友愛”,而與狂熱的“情愛”、浮泛的“博愛”相區別,令人感到既準確又頗具新意。

我還欣賞傅先生眼界和心胸的開闊,沒有門戶之見,在他的課程中做到了兩個打通。一是打通各個精神領域,講哲學不局限于哲學學科,分別列出專章論述神話、藝術、宗教、教育對于人生哲學的特殊貢獻,把人生問題置于文化的大視野中來考察;二是打通中西哲學,西方的重點放在蘇格拉底和存在主義,中國則著重闡述了儒道二家哲學的內在理路及價值,博采眾家之長,在建構現代人生哲學時對一切思想資源保持開放的心態。

人們是否贊同本書中的某些具體觀點,這絲毫不重要。一個優秀哲學教師的本事不在于讓學生接受他的見解,而在于讓學生受到他的熏陶,思想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

我對哲學課的最低和最高要求是把學生領進哲學之門,使他們約略領悟到哲學的愛智魅力,但這豈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少哲學教學的結果是南轅北轍,使學生聽見哲學一詞就頭痛,看見貼著哲學標簽的門就扭頭,其實那些門是通往哲學的呢。因此,在向讀者推薦本書的同時,我期待我們通識課程的改革,從而出現一批真正能把學生領進哲學之門的哲學教師和哲學教材。

不見善不作 惟見惡可作 是處可怖畏 猶如險惡道 云何見所作 云何得善法 何處不怖畏 如王夷坦道 作惡不即受 如乳即成酪 猶灰覆火上 愚者輕蹈之 ——《大般涅盤經·如來性品》2006-1-9 22:41:00 申請在線工作室善緣 頭銜:等級:★版主威望:52點文章:1003篇積分:12362分魅力:6898點金幣:617枚現金:21582元門派:心網義工團來自:注冊:2003年10月24日第 2 樓 字號14pt16pt18pt20pt22pt24pt30pt34pt38pt45pt --------------------------------------------------------------------------------第一章 哲學是什麼?對一般人而言,「哲學」是一個既抽象又空洞的詞匯。有些人。

6. 誰有傅佩榮《哲學與人生》第十三章的內容

第十三章 教育與自我 大多數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并沒有體會到太多的快樂,反而感受了不少壓力,并且認為教育只是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前必要的訓練過程。

西方學者以三種職業,就是農夫、醫生、教師,來說明教育的特性,亦即教育是一種“需要合作才能產生效果”的工作。 教育是一個需要靠自己去承擔的責任。

教育是風格的培養 教育的三階段 英國哲學家懷特海認為:教育是“風格之教育”。他進而指出,一個人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浪漫期、精密期、展望期。

(一) 浪漫期 小學階段稱為浪漫期,此期的心態充滿想象力與好奇心,并且要求對任何事件都比較完整的敘述,借此對無法理解的現實世界保持距離。 對這個階段的孩子而言,現實世界發生的一切都是片片斷斷的,每天都會出現一些不完整的信息,最后甚至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好像四分五裂。

小孩子能夠把握的,是比較完整、有開頭也有結局的故事,譬如:漫畫、童話、卡通等。小孩子在尚未準備好接受現實世界之前,必須先以這些浪漫題材所提供的故事情節作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后再慢慢成長,接受真實的挑戰。

若是忽略了此一階段的需要,幼小的心靈將會受到傷害。 (二) 精密期 初中、高中的六年稱作精密期,在這個階段要奠下知識的基礎。

每一門學科都有基礎知識,如果這個基礎沒有打好,可能從此一生都討厭某一門學科,甚至從此不喜歡學習,結果損失最大的是自己。由此可見,這個時期是相當重要的,絲毫不能松懈,必須像裝配機械零件一樣,嚴格要求精確。

最這個階段中的學生而言,感覺辛苦是應該的。我們不能因此就給他們松懈的理由,而要設法讓他們知道這種辛苦到最后是值得的,會有豐富的回饋和收獲。

如果在中學階段沒有好好努力,那麼這一生在知識的領域中,恐怕必須放棄許多權力了。 (三) 展望期 上了大學以后則進入展望期,這個階段要開始學習高瞻遠矚,去發現自己同社會、群體、整個人類、歷史,甚至宇宙之間的關系。

換言之,展望是要敞開自己的心靈,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與意義。 一般而言,一個人在上大學以前不會想到這麼多問題,即使想到也很難得到滿意的答案。

因此,中學生應該專心學業,努力把考試的科目念好,準備升大學。他們的人際關系也相當單純,所面對的不過就是家人、同學、朋友而已。

不過,如果上了大學之后還保持中學生的心態,滿腦子只有考試、得高分、畢業之后順利就業等目標,那是不夠的。大學生之所以被稱為知識分子,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展望,可以高瞻遠矚,讓自己的生命與其他所有的重要領域連上線。

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教育就是風格的培養,在此“風格”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思想及行為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表現出來就有一定的水準。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是:對于許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做。

“不屑于做”就是一種風格,是人受教育以后首先應該有的自我要求。 孔子說過,交朋友的時候,首先要選擇“中行”,若中行不可得,則要選擇“狂者”或“狷者”。

狷者就是“有所不為”,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后就應該表現出如此的風格。一個人能夠有所不為,然后才能有所為。

換言之,因為有所放棄,才能有所堅持。狂者則是志向比較高遠的人,就算是一般人認為做不到的事情,他還是同樣努力以赴。

最理想的則是中行,亦即言行適中、恰到好處。基本上,任何一種想法都可以用適當的言語表達出來。

一個人如果能把握“適當”這兩個字,就能確定地傳達自己的想法,并且不會有后遺癥。相反的,若一開始沒有掌握到適當的言詞,那麼往往就會造成誤會,還可能與別人產生各種復雜、麻煩的關系,進而必須承擔許多后遺癥。

當然,人的表達不是只有言語的問題,還包括態度,也就是肢體語言。如果我們對這些都能掌握,那麼接下來的就是進一步的行動,也就是我們與別人相處時的應對之道。

事實上,“中行”這兩個字有點像“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指的并不是問問吞吞,而是做任何事情都能秉持原則,也就是所謂的“當狂則狂,當狷則狷”。 教育培養風格,要從狷開始,我們交朋友也是一樣。

交朋友時首先要問:“什麼事情是你不屑于做的?”如果對方沒有任何事情不屑于做,那麼就不必深交,因為這種人可以無所不為。其次,我們要看對方是不是狂者,狂者的志向很高,雖然有時候無法達到目標,但依然努力奮斗,因此會顯示出一種非常高昂的斗志,亦即所謂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種人或讓人覺得生命是難得的機緣,一個好好珍惜,不斷努力向上。 中行則代表一個人在各方面的修養都達到很高的水平。

與人相處的時候,如果發現別人的意見和我們不同,不但不要生氣,反而應該要借這個機會自我反省。如果有一天,你對別人的批評不但不會生氣,反而很高興,那就證明教育在你身上已經展現成果。

反之,如果你聽到別人的批評就不高興,那代表還有很長的一段修行路要走。事實上,教育可以說是一生的功課。

人生四大領域 人活在世界上,首先要明白,人生究竟有哪些重要的范圍。如果沒有全盤了解這些領域,很容易。

7. 有沒有一本書里集錄了很多佛家經典語句 哲理語句

西方哲學:推薦:叔本華,雅斯貝爾斯 總論:《西方哲學與人生》傅佩榮著。

介紹著名哲學家主要思想。 欣賞:笛卡爾,尼采,柏拉圖,帕斯卡。

奧古斯丁 道家:老莊。 輔助:無奈與逍遙-莊子的心靈世界《沉思錄》古羅馬,馬克奧勒留 .《沉思錄》里面是一些語錄的記載,也是比較經典老的書了,古羅馬的。

非常具有哲理和內涵。.《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語言很輕描淡寫,但是卻蘊含著大量的智慧。

從第一頁就喜歡上了,因為很喜歡那句話:“當你在對別人進行評判時,永遠不要忘記不是每個人都有像你這樣好的條件。”!《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人心與人生。

8. 一些關于哲學人生的經典話語

1 人生活在希望之中,舊的希望實現了,或者泯滅了,新的希望的烈焰隨之燃燒起來。

2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3 這個世界,真正瀟灑的人不多,故作瀟灑的人多。有人認為,那種一擲千金的派頭就很瀟灑,這是對瀟灑的誤解和嘲弄,這種派頭,除了證明這錢八成不是他自己掙來的外,并不能再說明什麼。

4 高尚的追求,使生命變得壯麗,使精神變得富有;庸俗的追求,使人生變得昏暗,使青春變得衰朽。 5 在物質開拓中去開拓崇高的精神;在精神開拓中去開拓人生的價值。

6 也許你航行了一生也沒有到達彼岸,也許你攀登了一世也沒能登上頂峰。但是能觸礁的不是勇士,敢失敗的未必不是英雄,奮斗了就問心無愧,奮斗了就是成功的人生。

7 靈魂在耕耘中凈化,信念在耕耘中升騰。轉首回望,耕耘后是一片清新的天地,一個絢麗的人生。

8 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播種,才能有收獲;只有奮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9 倘若把感情貫注到事業上去,手藝匠也可以成為極偉大的藝術家。

A 我們在上路的時候,一定要帶上三件法寶,而不是赤手空拳。這三件法寶是一健壯的身體、豐富的知識和足夠的勇氣。

B 所有的輸和贏都是人生經歷的偶然和必然。只要勇敢地選擇遠方,你也就注定選擇了勝利和失敗的可能。

人生的關鍵在于:只要你做了,輸和贏都很精采。 c 大自然是個忠實的供給者,但它只把報酬給予努力工作的人。

d 生活中,諒解可以產生奇跡。諒解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損失;諒解猶如一個火把,能照亮由焦躁、怨恨和復仇心理鋪就的道路。

E 人的美麗可愛,不僅僅是由于他的容貌,首先決定他的精神面貌。一個品質高尚的人,永遠是年輕和美麗的。

F 言行適度,凡事想到別人,是君子的兩大特色。 G 最難抑制的感情是驕傲,盡管你設法掩飾,竭力與之斗爭,它仍然存在。

即使你敢相信已獎它完全克服,你很可能又因自己的謙遜而感到驕傲。 H 事業恰似雪球,必須勇敢往前推,愈推愈滾愈大,但是,若在途中停下,便會立刻融化消失。

I 昨天是一張作廢的支票,明天是一張期票,而今天則是你唯一擁有的現金。 J 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羅盤,使人們在暴風雨中不致迷失方向。

K 在這個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尋找他們想要的機會的人,如果找不到機會,他們就會自己創造機會。 L 時間是偉大的作者,她能寫出未來的結局。

M 人生是短暫的,這句話應當提醒每一個人去從事他要做的一切事情。 N 世界上最長而又最短,最快而又最慢,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

O 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P 生命是一程旅途……人們所有的享受與幸福只不過是生命路旁的旅社,供人們稍事休息,好讓人們增添精力到達終點。

Q 今天盡你的最大努力去做好,明天你也許就能做得更好1.人生很短,痛苦很長,以有限的生命承載無限的痛苦,我不干 如果能在別人身上看見美的影子,我也心滿意足 . 2.我們在父母和金錢的庇佑下,我們拿什麼證明自己的存在。 3.錯過是一班車,我們會錯過許多,卻總也不會錯過錯過這班車。

4.心大了,所有的事都小了,寬容,讓我們包容了更多美麗. 5.人生如風,風過無痕。 6.人們都應該熱愛動物,因為它們很好吃(加菲貓語錄) 7.蜘蛛結網可能逮不到昆蟲,但蜘蛛不結網永遠逮不到昆蟲. 努力可能沒有回報,但不努力一定沒有回報。

8.有人說:"教育讓每個孩子都產生希望." 我們說:"教育讓有希望的孩子都變得絕望." 9.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是的心情,讓心靈去旅行 10.送別人鮮花,最先聞到花香的是自己,送別人泥土,首先弄臟的也是自己。 11."錯過"是一班列車,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們一次又一次樂此不疲地搭上它,總會有錯過,卻死也不會錯過"錯過"這班車. 12.每個人都想進天堂,卻沒人想死. 13.說了不等于做了,但做了就等于說了. 14.人生的路上充滿甜苦也充滿喜憂,只要你擁有一顆平常心,坦然面對一切,你會發現:晴空萬里的生活與陰雨綿綿的生活都是一種風景. 15.面對損失,學會為過失承擔責任; 面對自由,學會為幸福承擔責任;面對誠實,學會為諾言承擔責任. 16.我們要永遠記著贊美的力量,即使在你盛怒之下.盡管發火比贊美更令人覺得痛快,但你卻因此失去了一個很好的朋友,一個衷心的同事,一個聽話的孩子,一個最愛的戀人………… 17.缺陷也會轉化成為一種優勢.世界是上存在的不一定都是完美的,但存在就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每一樣東西都有其存在的法則. 18.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完美才失去自信;而是完美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 19.當你握緊拳頭時,感覺好像抓住了許多東西,但其實連空氣都沒用抓到;當你張開雙臂時,感覺好像雙手空空,但其實 整個世界都在你的懷抱中. 20.付出后不一定會得到期望的東西,但如果不付出,你就永遠不會得到. 21.人生,不是缺少機遇,只是等在你什麼中的機遇,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