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路遙 好句 好段賞析
怎麼來說呢,路遙的小說表面看來都是比較平淡和平凡,但在他的字里行里卻透露著不平凡。人生這篇小說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當然,路遙更是把人物的心理寫的活靈活現。比如說高加林,他在自己是農民的時候他喜歡巧珍,但最后他卻選擇一個能讓她升官發財的亞萍。沒錯,他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
但,路遙的本意并非就寫加林的忘恩,他是在借題發揮。加林當時的這種想法,可以說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古人云:人往高處走。加林最后的下場才是路遙的本意。他由這兩段對加林感情的描寫來告訴我們,做人不要忘本,平凡的時候珍惜眼前的人,不平凡的時候更要珍惜眼前人。同時也是在告訴我們,做人要懂的選擇,人生,最重要的,其實就是選擇。
其實看書主要的就是理解背后的意義,要看透他反映的是什麼,他寫這本書的意義,不要去看字面。對我來說,這里面并沒有你華麗的語言,和華麗的段子。他就是一篇用平凡的手法寫出不平凡人生的小說。
2. 路遙《人生》經典語錄在第幾章第幾頁出現,知道的說一下,謝謝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這段話的確可以作為《人生》這篇小說的一個注解。
好吧,又幫你找了幾個
“當他走到大馬河與縣河交匯的地方,縣城的全貌已經出現在視野之內了。一片平房和樓房交織的建筑物,高低錯落,從半山坡一直延伸到河岸上。親愛的縣城還像往日一樣,灰蓬蓬地顯出了它那誘人的魅力。他沒有走過更大的城市,縣城在他的眼里就是大城市,就是別一番天地。他對這里的一切都是熟悉的,親切的;從初中到高中,他都是在這里度過。他對自己和社會的深入認識,對未來生活的無數夢想,都是在這里開始的。學校、街道、電影院、商店、浴池、體育場……生活是多麼的豐富多彩!可是,三年前,他就和這一切告別了……現在,他又來了。再不是當年的翩翩少年,衣服整潔而筆挺,滿身的香皂味,胸前驕傲地別著本縣最高學府的校徽。他現在提著蒸饃籃子,是一個普通的趕集的莊稼人了。 ”
高加林沒騎自行車,因為聽說南馬河的大部分路都被沖壞了。他穿了一件公用雨衣,褲子挽在半腿把上,冒雨向南馬河公社趕去。他一路上熱血沸騰。他性格中有一種冒險精神——也可以說是英雄主義品格。這種精神在無聊的斗毆中顯示是可悲的,但遇到這樣的情況,卻顯得很可貴了。
他在這種時候,精力充沛,精神集中,動作靈敏,思路清晰,一剎那間需要犧牲什麼,他就會獻出什麼!
一場普遍的透雨落過以后,大地很快涼了下來。雖然伏天未盡,但立秋已經近二十天。在山區,除過中午短暫地炎熱一會,一早一晚已經感到有點冷了。
高加林沒有穿長袖衫,胳膊已冷得受不了。他于是便起身下山。一層淡淡的霧氣從溝底里漫上來,涼森森地帶著一股潮氣。他一邊慢慢下山,一邊向縣城了望。城里又是燈火一片了。眼下已經沒有多少人在外面乘涼,縣城的大街小巷變得很清靜,像洪水落下的河道。一盞又一盞桔黃色的路燈,靜靜地照耀著空蕩蕩的街面。只有十字街頭還有一些人;那里不時傳來賣小吃的攤販無精打采的吆喝聲……
至于他個人生活道路上這個短暫而又復雜的變化過程,他現在來不及更多地思考。他甚至覺得眼前這個結局很自然;反正今天不發生,明天就可能發生。他有預感,但思想上又一直有意回避考慮。前一個時期,他也明知道他眼前升起的是一道虹,但他寧愿讓自己所它看作是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