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以比喻寫出旅途的句子

解夢佬 0

1. 使至塞上王維形容旅途孤寂的是哪一句詩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

使至塞上 年代:【唐】 作者:【王維】 體裁:【五律】 類別:【邊塞】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注釋】 開元二十五年(737)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戰勝吐蕃,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訪軍情。這實際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

這首詩作于赴邊途中。 “單車欲問邊”,輕車前往,向哪里去呢?“屬國過居延”,居延在今甘肅張掖縣西北,遠在西北邊塞。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象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象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這里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郁。

與首句的“單車”相呼應。萬里行程只用了十個字輕輕帶過。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進行刻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最后兩句寫到達邊塞:“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 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的方面——寫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見數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

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

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里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

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

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這就是“詩的好處,有口里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這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

2. 【炊煙依依作文】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這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中的名句,后來被唐代詩人王維在《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中化用,最終改寫成了“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此內容在《紅樓夢》“香菱學詩”一情節中,曹雪芹借黛玉之口說的已經非常明白。對田園鄉村的描寫,裊裊炊煙,似乎成了最富特色的意象。

炊煙是什麼?顧名思義,炊煙就是燒火做飯時冒出的煙氣。有句話叫做“不食人間煙火”,那應該說的是神仙生活。

既然煙火屬于人間,那麼為何關于炊煙的描寫,卻常常表現為鄉村呢? 應該說這個問題也不難理解。所謂“城市”,“城”就是墻,“市”是買賣。

古代的城市大都是有圍墻的,而且有的還有“池”,“池”又叫護城河。“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金城湯池”等成語可以見得。

當然,故宮也就是紫禁城更能說明。城市最初應該就是集市貿易的地方。

由此看來,城市一是沒有強調生活做飯,二是即便有炊煙,高高地圍墻也很難看到。鄉村就不同了,它是人們生活的地方,它屬于田園,簡陋的茅舍,一日三餐,很遠看到的就是升起的炊煙,炊煙作為鄉村的標志那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炊煙,常常是燒柴草而成。裊娜的煙霧,薄薄的,淡淡的,輕飄飄的,給人一種寧靜安詳而又溫馨的感覺。

無風的日子,藍天白云,炊煙裊裊;有風的日子,青山綠樹,炊煙飄搖。炊煙既有純樸敦厚溫柔的一面,又有灑脫優雅狂放的一面。

鄉村有了炊煙的映襯,幽靜古樸的竹籬茅舍,裊裊升騰的縷縷炊煙,一靜一動,巧妙而和諧地組成了一幅農耕文明的風俗畫,反映出了老百姓繁忙與安閑的生活節奏,不經意間彰顯了鄉村流傳萬古的靜穆與平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舒展寫意的炊煙便成了人世間溫暖而幸福的生活點綴。

人們常說,人煙人煙,有人的地方,才有炊煙;有炊煙的地方,就會有人。俗語說的好:人趁人,鳥趁林。

有了飄起的炊煙,有了同類的生活,人的內心就不會感到孤單與寂寞,就會覺得生活中有了依靠和底氣。人們形容某個地方偏僻荒涼,常用杳無人煙或荒無人煙。

一個地方雖然有山有水,有樹有花,有鳥有獸,但并不影響它給人的感覺是荒蕪和恐怖的。只有有了人類的活動,有了人類生活標志的炊煙,這個世界才會讓人感到生命的安全和家一般的溫馨。

早年讀晚唐詩人杜牧的《山行》,只感覺到“霜葉紅于二月花”寫的特好。它不但比喻新奇恰貼,給讀者眼前一亮的感覺,而且寫出了詩人遠山旅途疲勞頓失的快感,那“停車坐愛楓林晚”便是內心喜悅無法掩飾的表白。

不過我反復讀來,覺得詩人敢在黃昏之時寒山石徑之上“停車”的原因,除了喜愛霜紅的楓葉之外,那“白云深處有人家”應該是他心中的安慰。只不過限于詩的篇幅,作者沒有更直接說出炊煙而已。

我們不妨作一個大膽推測,不是作者看到了便是想到了那隱隱約約的飄動的縷縷炊煙。 離開鄉村,游走于城市;離開故鄉,流落他鄉,這“依依炊煙”便成了鄉愁和思念。

唐人崔顥的一首《黃鶴樓》,據說連大詩人李白都很佩服。詩的最后兩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那濃濃的思鄉情緒無以言表,卻把目光停留在滔滔不絕滾滾東去的煙波江上。他鄉沒有溫馨可親的炊煙,有的只是冷冷的無情的讓人生出萬千愁緒的“煙波”或水煙。

宋代文學大家范仲淹的《漁家傲》中“長煙落日孤城閉”一句,明顯化用了唐代王維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里的“長煙”與“孤煙”絕不會是炊煙,它應該是烽火狼煙,與“依依墟里煙”正好相反,它給人帶來的只能是悲壯痛苦和愁怨。

其實,同是炊煙,也會有所不同。對于一個長期生活在鄉村的人來說,熟悉了炊煙,便會分出其細微的差別。

一般的家常便飯,使用的便是普通的軟柴火,炊煙透亮,屬于真正的炊煙依依;如果客來人到或過節日什麼的,要蒸煮熬肉,就必須使用劈柴等硬柴火,炊煙便滾滾而上,大有迷漫之勢。不過畢竟人們不可能天天過節,人來客去也只是特殊時候,所以炊煙給人的印象大體還是炊煙裊裊或炊煙依依。

記得小時候,一年四季,家家戶戶都燒柴火拾柴火,鄉村的天空一日多次的炊煙繚繞不斷。有時這家已經煙消云散,那家才開始“噴云吐霧”;有時則是一片煙霧彌漫。

但小伙伴們總能根據炊煙的方位、濃淡、氣味等,來判定出自家做的什麼飯,該什麼時候回家,不待大人喊,便準時開飯。當然有時候玩得痛快,忘記了吃飯,但一聽到有人喊,便會很快看一下自家炊煙的狀況,一切就心中有數了。

當然,再美滿的生活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就像一年四季不會一直刮東南風一樣,總有刮西北風的時候。于是,在我們當地就有“誰家爐門不生火,誰家煙囪不冒煙”的說法。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人就要吃飯,吃飯就要做飯,做飯就要生火,生火煙囪就會冒煙。一般是指家庭矛盾實屬正常現象,家家如此,沒有必要去指責或挑剔誰,作為當事人,也不必太介意,正確地對待自己,正確地對待他人就是了。

因此,村里往往是誰家生了氣或吵了架,床頭沒有隔夜仇,過不了多久,又會炊煙依依了。 炊煙屬于鄉村,炊煙意味著和平。

不要把炊煙變作了永久的鄉愁,不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