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國學的優美句子

解夢佬 0

1. 描寫國學的句子

1、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3、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

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

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6、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7、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8、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9、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1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2. 贊美國學的句子

國學源自天地,從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經,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賢隱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無不與天地相交接。故我說:國學亦有大美。國學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憫,美在輕盈。

國學大美,美不盡言,美不勝收,美輪美奐,然大美無聲,非虛妄淺薄者可聞,國學典籍含英咀華,默而無言,與你遙遙相對,無聲的召喚令你心馳神往,當你懷一顆赤子之心走近國學,感悟國學,體味國學,踐行國學多時,你會驀然發現,國學大美,其實已在你心里。

3. 贊美國學的名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鄭板橋《對聯》

3、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

4、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5、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6、“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

7、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日歌》

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4. 國學經典句子

您好!國學經典句子有:

●眾寡同力,則戰可以必勝,而守可以必固。

《管子·重令》軍隊不論人數多少,只要同心協力,就能戰必勝,守必固。

●上下不和,令乃不行。

《管子·形勢解》上下不和睦,命令就不能貫徹執行。

●不和于國不可以出軍,不和于軍不可以出陳。

《吳子·圖國》陳:同“陣”。國內不和睦不能出兵,軍內不和睦不能交戰。

●凡軍欲其眾也,心欲其一也;三軍一心,則令可使無敵矣。

《呂氏春秋·論威》三軍:舊指上軍、中軍、下軍,或左軍、右軍、也泛指全軍。凡是軍隊都希●望人多、思想一致;全軍一心,就可令行而無敵于天下。

●嚴于律已,寬于律人。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5. 關于景物的國學名言

1《醉翁亭記》中描寫春夏景色的語句是: 野芳發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 2 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借助想像描寫雨后景色的語句是: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3 《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語句是: 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 4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描寫西湖六月優美景色的詩句是: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5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以景寫情的詩句是: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6 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以春景來烘托友人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的詩句是: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7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8 “雨”是古代詩人筆下常見的景物,如 渭城朝雨浥輕塵 夜闌臥聽風吹雨 多少樓臺煙雨中 9 古代詩歌中抒寫思念故鄉,眷戀親友的詩句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等. 10 含有寫“風”的宋朝的詩詞名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蘇軾)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 11《岳陽樓記》中總寫洞庭湖氣勢之大,景象變化之多的句子: “銜遠山,吞長江。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描寫夏天的古詩和描寫夏天的名句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

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

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后。

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

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

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巖溜句:巖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云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

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臺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

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

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

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描寫春天的古詩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 志南和尚《絕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

6. 關于國學經典的文章

我與國學同行 鼓樓小學 廖娟 記得讀中學時老師講《孔雀東南飛》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長,我們學了一個星期,卻一點不感到累。

在這一周里我們被故事的內容深深吸引著,作者的文筆是那樣的流暢、優美,用詞是那樣的精辟,凄美的情節讓我們為之而動容。后來在課外,讀了王勃的《藤王閣序》,更是愛不釋手,其文章情文并茂,奔放自然之勢,讀來攝人心魄,其中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真是千古絕唱,讓我感山川是那麼的壯美,意境是那樣的深遠,有一種想投身于大自然中,去過閑云野鶴般生活的沖動。

后來,我成了一名語文老師,把我喜愛的文學知識傳授給我的學生們,讓他們去享受這份美,不斷地陶冶著自己的情操,真好。當我有孩子后,那時社會上掀起了學《論語》的高潮,提出半部《論語》走天下,孩子五歲時,我和她一起聽《論語》的光碟,她雖聽不懂,但多聽幾遍后就能背誦,而且背得抑揚頓挫,有滋有味,我一邊聽她誦讀,一邊看文中注釋,我深感古人是那麼充滿智慧,它把普通百姓的為人之道,君臣之道,帝王之道講得那樣精深、透徹,充滿哲理,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些道理不僅適用于古,也同樣適用于當今,乃至于永遠。

學校我們又開展了“誦國學經典,傳華夏文明的”的誦讀活動。而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終沒有中斷,連續5000多年發展至今的文明,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

深深影響了了古代中國,也深深影響著鼓舞我們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而我教的學生還小,我給他們推薦的是《三字經》和《弟子規》。

早讀時,我和孩子們一起拍手誦讀,班會課上。我們選一些淺顯易懂的典故如:《孔融讓梨》、《昔孟母擇鄰處》等來講或看這一類的故事碟,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有些句子深奧,我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上網查資料,自己消化后再講給孩子們聽,一學期下來,我覺得自己的身心又一次受到了洗禮,讓我不自覺地規范著自己的行為。真是潤物細無聲。

我想只有自己融入進去是不夠的,我也應該讓我的學生通過對國學的誦讀與理解,然后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去規范自己的行為,學會知書達禮。謙讓、勤儉、善良等。

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我們應該學習和具備,只有不斷地學習優秀的東西,不斷地糾正自己,完善自己,我們所培養出的學生才具有華夏的風范,要讓我們的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代代相傳下去,而學校教育是最好的途徑,只有讓國學走進課堂,大家共同學習,共同受到洗禮,才可能使我們的民族精神成為我們的信仰 1、排比入題,先聲奪人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濃烈,因為誠實,它變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為守信,它變得悅耳;生活如畫,或明麗,或素雅,因為誠信,它變得美麗。 (《因誠信釀造生活》) 排比,能增加文章氣勢,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和音韻美。

用來狀物,能景象紛呈;用來敘事,能酣暢淋漓;用來說理,能氣勢磅礴;用來辯論,能排山倒海;用來抒情,能汪洋恣肆。 2、整散交錯,靈巧入題 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選擇最柔和的;若能采來香山紅葉,我選擇最艷麗的;若能摘下滿天星辰,我選擇最明亮的。

也許你會說,我的選擇不是最好,但我的選擇,我相信。 (《我的選擇,我喜歡》) 整散句結合,能使句式靈活多變,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韻美,給人一種審美感受。

開頭用“月光”—“柔和”、“紅葉”—“艷麗”、“星辰”—“明亮”構成鋪排,色彩鮮明,有先“色”奪人之妙,兼具音韻之美。 3、引文入題,典雅厚重 清代張潮《出夢影》中有言:“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yǒu)為知己。”

當面對大海;面對著這片蔚藍;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為知己呢?(《面對大海》) \' 引用前人文句,順著引文的文氣,巧妙引出話題。 4、細膩描繪,形象入題 我曾用水的眼睛審視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陰郁、遙遠。

陽光透過楓林灑下來,我順著光束向上望,卻似乎又看到一望無際的蒹葭,霧雪般的白色,水草般的柔軟。在一片渺渺中我看到了媽媽的眼睛,看到了當年媽媽做出選擇的那一剎那。

(《讓睫毛載來愛,載來幸福》) 中描述性語言往往容易流于刻板和平淡,但如果考生能巧妙抓住特征,注意借鑒,靈活地加以創新,則能打破描繪的刻板和敘述的平淡,讓形象的描述飄逸出令人心蕩神馳的詩情畫意 S_ 5、警句突現,啟迪入題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與死,除了那幾聲歡呼,幾陣痛哭外,便再沒了別的。

那麼,生與死之間的——生命呢?(《生命是什麼》) 警句式的開篇令人注目。“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死之間是生命”。

凝練、平易、深刻、精辟。 6、對話開篇,引人入勝 一代高僧弘一法師涅磐前對從弟子說:“你看看我的牙齒,怎麼樣?”“都掉光了。”

“那以舌呢,還在嗎?”“還在。”“所以說,堅韌的東西總是比堅硬的東西強”。

(《堅韌——我追求的品格》) 一則深透禪機的對話,引出了“堅韌”的內涵,推出了文章的觀點 7、事例開篇,簡潔鋪陳 選擇是難的,更何況是心靈的選擇。高漸離為了荊軻,他選擇了死;馬本齋的母親為了。

7. 國學經典名句

言忠信,行篤敬。 選自:《論語》

意思:說話忠誠老實,行為厚道嚴肅。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選自《禮記》

意思:有時緊張,有時松弛,這是周文王、周武王處理政事的辦法。現在多指工作、學習和生活要勞逸結合。

一樹百獲者,人也。選自《管子權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獲的,是培養人才。培育人才雖然費時、費力,但是收獲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為首。 選自《三國志》

意思:志士有百種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來用來說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選自《左傳》

意思:擊第一遍鼓,士氣振奮;擊第二遍鼓,士氣開始低落;擊第三遍鼓,士氣就完全消失了。這句話鼓勵大家趁情緒高漲時一口氣將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選自韓愈《師說》

意思:人不是生來就什麼都知道的,誰能沒有疑難問題呢?說明向他人求學的重要性。

萬物之中,以人為貴。出處:范曄《后漢書?周舉傳》

意思:在天下的萬物之中,人是最寶貴的。

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出處:《老子》

意思:天下的難事,一定是從容易的事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從細小的事發展起來的。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出處:《禮記》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麼也看不見,聽什麼也聽不到,吃什麼也吃不出滋味。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專注。

不以窮變節,不以賤易志。出處:桓寬《鹽鐵論》

意思:不因為不得志而改變氣節,不因為地位卑下而改變志向。

不遷怒,不貳過。出處:《論語》

意思:不拿別人發泄怒氣,不重犯同樣的錯誤。

不學而求知,猶愿魚而無網。出處:葛洪《抱樸子》

意思:不學習而想得到知識,就像想得到魚而沒有網一樣。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處:《舊唐書》

意思:(一個人)不敬重別人,實際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出處:《論語》

意思:時間在不斷過去,我們要珍惜時間。

內不自誣,外不誣人。出處:《韓詩外傳》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意思:學好像登山一樣艱難,學壞如山崩一樣容易。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處:《晏子春秋》

意思:堅持不懈做事的人,總會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總會到達目的地。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意思: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經過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