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中比喻的句子

解夢佬 0

1. 關于蒹葭的句子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曦。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又是蒹葭蒼蒼的季節。

彎彎曲曲的小河畔,白色的花絮從淺褐色的蘆葦上,輕輕的飛舞,幽幽的飄落。河面上幾分靜謐,幾絲憂傷。

薄霧升起來,在小河的水面上,像一條乳白色的絲帶,輕盈的飄起來李群玉 【青鹢】 獨立蒹葭雨,低飛浦嶼風。須知毛色下,莫入鷺鷥叢。

李群玉 【龍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若教親玉樹,情愿作蒹葭。

陸龜蒙 【和襲美釣侶二章】 一艇輕撶看曉濤,接拋下漉春醪。相逢便倚蒹葭泊,更唱菱歌擘蟹螯。

王昌齡 【巴陵送李十二】 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李嘉佑 【過烏公山寄錢起員外】 雨過青山猿叫時,愁人淚點石榴枝。無端王事還相系,腸斷蒹葭君不知。

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自滴階前大梧葉,干君何事動哀吟。

張喬 【春日游曲江】 日暖鴛鴦拍浪春,蒹葭浦際聚青蘋。若論來往鄉心切,須是煙波島上人。

杜荀鶴 【旅懷】 蒹葭月冷時聞雁,楊柳風和日聽鶯。水涉山行二年客,就中偏怕雨船聲。

李中 【放鷺鷥】 池塘多謝久淹留,長得霜翎放自由。好去蒹葭深處宿,月明應認舊江秋。

薛濤 【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韓愈 【自袁州還京行次安陸,先寄隨州周員外(周君巢也)】 行行指漢東,暫喜笑言同。雨雪離江上,蒹葭出夢中。

面猶含瘴色,眼已見華風。歲暮難相值,酣歌未可終。

薛能 【夏雨】 何處發天涯,風雷一道賒。去聲隨地急,殘勢傍樓斜。

透樹垂紅葉,沾塵帶落花。瀟湘無限思,閑看下蒹葭。

齊己 【湖西逸人】 老隱洞庭西,漁樵共一溪。琴前孤鶴影,石上遠僧題。

橘柚園林熟,蒹葭徑路迷。君能許鄰并,分藥劚春畦。

顏真卿 【登平望橋下作】 登橋試長望,望極與天平。際海蒹葭色,終朝鳧雁聲。

近山猶仿佛,遠水忽微明。更覽諸公作,知高題柱名。

李嘉佑 【送李中丞、楊判官】 射策名先著,論兵氣自雄。能全季布諾,不道魯連功。

流水蒹葭外,諸山睥睨中。別君秋日晚,回首夕陽空。

李嘉佑 【九日】 惆悵重陽日,空山野菊新。蒹葭百戰地,江海十年人。

嘆老堪衰柳,傷秋對白蘋。孤樓聞夕磬,塘路向城闉。

杜甫 【官亭夕坐戲簡顏十少府】 南國調寒杵,西江浸日車。客愁連蟋蟀,亭古帶蒹葭。

不返青絲鞚,虛燒夜燭花。老翁須地主,細細酌流霞。

錢起 【送唐別駕赴郢州】 少年從事好,此去別愁輕。滿座詩人興,隨君郢路行。

蒹葭侵驛樹,云水抱山城。遙愛下車日,江皋春草生。

盧綸 【送朝長史赴荊南舊幕】 元瑜思舊幕,幾夜夢旌旃。暑退蒹葭雨,秋生鼓角天。

月明三峽路,浪里九江船。

盧綸 【送永陽崔明府】 鶴唳蒹葭曉,中流見楚城。浪清風乍息,山白月猶明。

廢路開荒木,歸人種古營。懸聞正訛俗,邴曼更知名。

李端 【山中期吉中孚】 行人路不同,花落到山中。水暗蒹葭霧,月明楊柳風。

年華驚已擲,志業颯然空。何必龍鐘后,方期事遠公。

李端 【送友人宰湘陰】 從宦舟行遠,浮湘又入閩。蒹葭無朔雁,檉栝有蠻神。

傳吏閑調象,山精暗訟人。唯須千樹橘,暫救李衡貧。

李端 【送趙給事侄尉丹陽】 太傅憐群從,門人亦賤回。入官先愛子,賜酒許同杯。

淮海春多雨,蒹葭夜有雷。遙知拜慶后,梅尉稱仙才。

司空曙 【送盧使君赴夔州】 鐃管隨旌旆,高秋遠上巴。白波連霧雨,青壁斷蒹葭。

憑幾雙童靜,登樓萬井斜。政成知變俗,當應畫輪車。

司空曙 【送史申之峽州】 峽口巴江外,無風浪亦翻。蒹葭新有雁,云雨不離猿。

行客思鄉遠,愁人賴酒昏。檀郎好聯句,共滯謝家門。

2. 蒹葭中表現詩人望穿秋水的句子

望穿秋水的句子是:“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

(1)以景起興的句子是: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

(2)表現詩人思見心切,望穿秋水的句子是: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3)表達詩人對追求所持堅強意志的句子是: “溯游從之” 、“溯洄從之” 。

(4)表明愛情路上困難重重、道路曲折漫長的句子是: “道阻且長” 、“道阻且躋” 、“道阻且右” 。

(5) 表達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意的句子: “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

(6) 于濃濃的秋涼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7) 《蒹葭》中,在今天被我們引用來形容所愛戀的人在遠方的詩句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8)詩中能印證“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尋找追求的詩句是:溯洄從之,道阻 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3. <蒹葭>中的比興句

開頭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起興)然后與后面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構成比興。

先秦·佚名《蒹葭》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白話釋義:

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追隨她(他)的道路險阻又漫長。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蘆葦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曬干。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對岸。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艱難。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蘆葦繁茂連綿,清晨露滴尚未被蒸發完畢。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邊。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彎曲又艱險。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灘。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陳子展《詩三百解題》說:“《蒹葭》一詩,無疑地是詩人想見一個人而竟不得見之作。

這一個人是誰呢?他是知周禮的故都遺老呢,還是思宗周、念故主的西周舊臣呢?是秦國的賢人隱士呢,還是詩人的一個朋友呢?或者詩人自己是賢人隱士一流、作詩明志呢?抑或是我們把它簡單化、庸俗化,硬指是愛情詩,說成詩人思念自己的愛人呢?解說紛歧,難以判定。”

文章賞析:

詩意的空幻虛泛給闡釋帶來了麻煩,但也因而擴展了其內涵的包容空間。讀者觸及隱藏在描寫對象后面的東西,就感到這首詩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詩人拿來單純地歌詠,其中更蘊育著某些象征的意味。“在水一方”為企慕的象征,錢鐘書《管錐編》已申說甚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長”、“宛在水中央”也不過是反覆追尋與追尋的艱難和渺茫的象征。詩人上下求索,而伊人雖隱約可見卻依然遙不可及。《西廂記》中鶯鶯在普救寺中因母親的拘系而不能與張生結合,嘆惜“隔花陰人遠天涯近”,《蒹葭》中的詩人也是同樣的感覺罷。

詩人的追尋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終究還是水月鏡花。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則說坦塔羅斯王因自我吹噓犯下罪過而遭受懲罰——忍受永遠的焦渴和饑餓之苦。

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頷,湖岸長著果樹,累累果實就懸在他的頭頂。可是,當他口渴低頭喝水時,湖水便退去;當他腹饑伸手摘果時,樹枝便蕩開,清泉佳果他始終可望而不可即。

目標的切近反而使失敗顯得更為讓人痛苦、惋惜,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失敗是距離成功僅一步之遙的失敗。

4. 【《蒹葭》賞析《蒹葭》這首詩與《詩經》中其它詩篇一樣,各章有

《詩經》的表現手法運用了“賦”、“比”、“興”三種.所謂“賦”就是鋪陳途述的意思,是一種直接敘事物而不假比興的表現手法;所謂“比”就是比喻,比擬,用彼一事物來比喻此一事物,以使事物的特征更鮮明突出,使讀者獲得更深刻的印象;所謂“興”,就是起興的意思,詩人借助別的事物作個開頭,以引起下面的所詠之詞.詩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見所產生的空虛和悵惘之情是難以言喻的,而且用蕭瑟清秋的景象來襯托,詩人的這種情感就顯得更為突出,更為濃郁.正是緣景生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清寥空靈的深秋之景與悵惘迷茫的懷人之思渾然無間,構成了全詩的藝術境界,給人以一種真切自然而又朦朧迷離的美感.此外,本詩在結構上重復疊句.全詩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數相等,只是在少數地方選用了近義詞或同義詞,如“萋萋”、“采采”分別放在“蒼蒼”的位置上,用“未晞 ”、“未已”去分別取代“為霜”,這樣既做到了一唱三嘆,使詩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又使詩作行文富有變化而無重復呆滯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