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呂氏春秋名句加翻譯
石可破也,不可奪其堅;丹可磨也,不可奪其赤。 9石頭可以被擊碎,但不能改變其固有的堅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變它原有的紅色。引申指高貴的品德可以倍受考驗而絕不改變。)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看自己可以揣摩他人,看現在可以讀懂歷史)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 流動的水不會腐臭,常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蝕。比喻經常運動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蝕,可以保持很久不變壞。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動”的重大意義:生命在于運動,腦筋在于開動,人才也需要流動,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在運動,沒有運動就沒有世界)
至長反短,至短反長(物極必反,否極泰)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得了天下也不能認為天下就是你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推翻你,所以,最重要的是得民心)
孰能無為,故能使眾為(也就是少得瑟 說的通俗點,就是公開說這件事情誰也辦不到,激起群眾的反抗情緒,自然大家都會去證明這件事情很輕易就能辦到。其實這樣正滿足了你的要求,因為你叫別人去做,別人不一定會去做。 )
2. 《呂氏春秋》中武王入殷,聞殷有長者,武王往見之,而問殷之所以亡
武王進入殷都,聽說殷商有德高望重的人,就前去拜會 他,問他殷商之所以滅亡的原因。
那位德高望重的人回答道: “您如果想要知道,那就請定于明天日中的時候。”武王與周 公旦第二天提前去了,卻沒有見到那個人。
武王覺得非常奇 怪,周公卻說:“我已經知道他的用意了。這是位君子啊。
他本 來就抱有不親近自己君主的態度,現在又要將自己君主的缺 點告訴您,他不忍心這麼做。至于約定了日期卻不按時赴約, 說了話卻沒有守信用,這便是殷商之所以會滅亡的原因。
他已 經用這樣的方法將殷商滅亡的原因告訴您了。”。
3. 若國有妖乎
武王戰勝殷商后,抓到兩個俘虜,問他們說:“你們國家 存在怪異的事嗎? ”一個俘虜回答說:“我們國家白天出現星 星,天上降下血雨,這就是我們國家的怪異事情。”
另一個俘 虜回答說:“這雖說是怪異的事情,但還算不上太過怪異。我 們國家更怪異的是兒子不順從父親,弟弟不服從兄長,君主的 命令無法實行。
這才算最大的怪異事情呢! ”武王趕緊離開座 席,朝著他行再拜之禮。這并非覺得俘虜尊貴,而是覺得他的 言論非常可貴。
因此《周易》上說:“一舉一動都戰戰兢兢,如 同踩著老虎尾巴一般,最終必定吉祥。”。
4. 《呂氏春秋》里面有哪些經典中華句典
【東面望者不見西墻,南鄉視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出自《呂氏春秋·去尤》。
睹:看見。意思是:向東面看的見不到西面的墻,向南面看的望不見北方,這是因為心意有所集中啊。
比喻在實踐過程中只局限于一隅。【種麥得麥,種稷得稷】出自《呂氏春秋·用民》。
意思是:種麥子,收獲的就是麥子;種谷子,收獲的就是谷子。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出自《呂氏春秋·察今》。意思是:明察自己就可以知道別人,明察現在就可以知道過去。
【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出自《呂氏春秋·內篇問下》。事:侍奉。
意思是:只要一心一意為國,不管更換多少個國君也能在朝中做事:三心二意,就是侍奉一個國君也不能至終。【萬民之主,不阿一人】出自《呂氏春秋·貴公》。
阿:庇護。意思是:萬民的君主不應該偏袒庇護某一個人。
比喻要公平對待每一個人。【以眾者,此君人之大寶也】出自《呂氏春秋·用眾》。
意思是:依靠群眾,這是治理國家的人的最重要的方法。【百官各處其職,治其事,以待主,主無不安矣。
以此治國,國無不利矣;以此備患,患無由至矣】出自《呂氏春秋·圜道》。意思是:官員們都各司其職,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以此對待君主,君主就安寧了。
以此治理國家,國家就會富強;以此防備災禍,災禍就會避而遠之。【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出自《呂氏春秋·先己》。
意思是:想戰勝別人必須首先戰勝自己,想評論別人必須先評論自己,想了解別人必須先了解自己。【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出自《呂氏春秋·用眾》。
假:借助。意思是:善于學習的人,能夠取他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
【不知義理,生于不學】出自《呂氏春秋·勸學》。意思是:不懂得義理,根源在于不學習。
【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出自《呂氏春秋·謹聽》。
意思是: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是各種禍患的根源。【敗莫大于愚,愚之患,在必自用】出自《呂氏春秋·士容》。
意思是:沒有什麼失敗比愚蠢造成的失敗更厲害的,因為愚蠢造成的災禍,一定是因為自以為是。【辨而不當理為偽,知而不當理則詐】出自《呂氏春秋·士容》。
辨:明察。偽:偽裝。
意思是:明察而不在理就近乎取巧,聰明而不在理就近乎騙人。【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脟:同“臠”,切成小塊的肉。鑊:古代的一種大鍋。
意思是:品嘗一小塊肉就知道了一整鍋肉的味道,進而知道一鼎肉的味道是否調和。【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出自《呂氏春秋·贊能》。
意思是:得到十匹好馬,也不如得到一個懂得相馬的伯樂;得到十把好劍,也不如得到一位懂得鑄劍的歐冶子。【茍慮害人,人亦必慮害之;茍慮危人,人亦必慮危之】出自《呂氏春秋·順說》。
意思是:如果想著傷害別人,別人一定也在想著傷害他;如果想著危及別人,那麼別人也一定想著危及他。【疾萬變,藥亦萬變】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意思是:疾病千變萬化,使用的藥物也要千變萬化。【敗莫敗于不自知】出自《呂氏春秋·自知》。
意思是:人最大的失敗在于沒有自知之明。【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適】出自《呂氏春秋·舉難》。
意思是:尺長的木頭必有節眼;寸大的玉塊必有斑紋。比喻事物很難盡美盡善。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出自《呂氏春秋·察傳》。
類:相似。經:理。
分:明。意思是:有的話像是錯的,而實際卻是對的;有的話像是對的,但實際卻是錯的。
正確與錯誤的界線,不能不分清楚。【得時之禾,長稠長穗】出自《呂氏春秋·審時》。
意思是:莊稼播種耕耘及時,就會有收獲。比喻做事得其時,就會事半功倍。
【良工之與馬也,相得則然后成】出自《呂氏春秋·知士》。意思是:善于趕馬駕車的人和好馬是相輔相成的,趕車人技藝再高,若無好馬,車也不會跑得快;縱有好馬,但沒有好的趕馬人,它也無法發揮能力。
【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铘】出自《呂氏春秋·察今》。饃铘:我國古代名劍。
意思是:好劍在于它的鋒利,是否能割斷東西,并不在于它是否名叫“鏌铘”。比喻用人應重才,不必講究名氣如何。
【良馬期乎千里】出自《呂氏春秋·察今》。意思是:好馬的志向在于千里之外。
【全則必缺,極則必反】出自《呂氏春秋·博志》。極:頂點。
反:向反面轉化。意思是:太全了就一定要缺,事物發展到了頂點,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
【人之情,不能樂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樂】出自《呂氏春秋·誣徒》。意思是:人之常情,不能樂意于他們所不安心的,不能滿足于他們所不樂意的。
【任人者故逸】出自《呂氏春秋·察賢》。意思是:把事情交給賢能的人去做,就能事半功倍。
【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數十而后足】出自《呂氏春秋·用眾》。意思是:善于學習的人,就像齊王吃雞一樣,一定要吃到幾十個雞爪才滿足。
比喻治學應當兼取眾家之長。【水出于山而走于海,水非惡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出自《呂氏春秋·審己》。
走:歸,傾注。然。
5. 其亂焉至
周武王派人去打探殷商的動靜,那人回到岐周稟報說: “殷商估計是要出現混亂了。”
武王說:“它的混亂發展到了什 麼程度? ”那人回答道:“邪惡的人戰勝了忠良的人。”武王說: “混亂還沒有達到最嚴重的時候。”
那人又去刺探,回來稟 報說:“它的混亂程度更加嚴重了。 ”武王說:“達到了什麼程 度? ”那人回答說:“賢德的人都逃走了。”
武王悅:“混亂依然 沒有達到極點。”那人又去刺探,回來匯4艮說:“它的混亂非 常居害了!”武王說:“達到了什麼程度? ”那人回答說:“老百姓都不敢說怨恨不滿的話了。”
武王說:“啊!”于是趕快將這 樣的情況告訴太公望。 太公望回答說:“邪惡的人戰勝了忠良 的人,那叫暴亂;賢德的人出逃,那叫崩潰;老百姓不敢說怨 恨不滿的話,那叫刑法太苛刻。
它的混亂已經達到極點了,已 經無法復原了。”于是挑選戰車三百輛,勇士三千名,朝會諸侯 時以甲子日為期兵至牧野,而紂王被檎獲了。
這樣說來,武王 本來就明白紂王無法與自己為敵,擅長利用敵方的力量,還有 什麼敵手呢? 。
6. 謝恩師的名言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唐韓愈《師說》 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為學莫重于尊師。
——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疾學在于尊師。
——《呂氏春秋勸學》 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
——《呂氏春秋勸學》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經途經好其人愛戴教授自己的人虛心向他們求教。
隆禮尊崇禮義——《荀子勸學》 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
——《荀子大略》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片言之賜皆事師也。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
——〔宋〕李覯《廣潛書》。
7. 翻譯《呂氏春秋》,“武王往見之”中的“往”
去。。
武王入殷,聞殷有長者,武王往見之,而問殷之所以亡。殷長者對曰:“王欲知之,
則請以日中為期。”及期弗至,武王怪之。周公曰:“吾已知之矣。此君子也,義不非
其主。若夫期而不當,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已以此告王矣。”
【譯文】
周武王占領殷后,聽說殷有個淳厚寬讓的長者,武王就去拜訪他,向他尋問殷之所
以會滅亡的原因。這個長者回答說:“大王想知道這個,那麼就讓我在中午的時候來告
訴你吧。”然而到了中午,那位長者卻沒有來,武王因此很生氣,暗暗責怪他。周公說:
“我已經知道了,這個長者真是位君子呀!他義不誹主。他故意約會而不至,許諾而不
守信,他就是用這個來說明殷之滅亡的原因的呀。他已經用自己的行為告訴大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