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表達仁的句子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

解夢佬 0

1. 孔子關于他‘仁’的那一句話是什麼

孝弟也者 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①曰:“其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鮮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⑤,本立而道⑥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⑦與⑧?” 注釋:①有子:孔子晚年的學生,名若。

《論語》里對孔子的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有若、冉求、閔子騫四人稱子。②孝弟:孔子和儒家提倡的兩個基本的道德規范。

孝規定了子女對父母應有的態度;弟,同悌,規定了弟弟對兄長應有的態度。古注: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③好犯上者:好,讀hào號,喜愛。犯,冒犯,干犯。

上指在上位的人。④鮮:讀xiǎn險,少。

⑤務本:務,專心致力。本,根本。

⑥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不同的含義。這里的道是指孔子所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中的體現。

⑦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范疇。為仁之本,是說孝悌是仁的根本。

另一種解釋說:為仁,行仁的意思。前者從仁的內容講,后者是從仁的實行上講。

也有人解釋,為仁的“仁”字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就是“做人的根本”。⑧與:同歟。

語氣辭,表示疑問。古注:謙退不敢質言也。

巧言令色 鮮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①,鮮矣仁。” 注釋:①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古注:“好其言,善其色,致飾于外,務以說人。” 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①,不可以長處樂。

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 注釋:①約:窮困。

②安仁、利仁:安仁,安于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于己才去行仁,“有利則行,無利則止”。

唯仁者能好人 能惡人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惡②人。” 注釋:①好:去聲,音號。

喜愛。②惡:去聲,音wù誤。

憎恨;討厭。 茍志于仁矣 無惡也 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①也。”

注釋:①惡:有兩種解釋:一,善惡的惡,與上章惡字不同。二,好惡的惡,與上章惡字同義。

君子去仁 惡乎成名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能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①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②必于是,顛沛?③必于是。”

注釋:①惡乎:惡,音wū烏。何;怎麼。

②造次:急遽;倉卒。③顛沛:跌倒,用以形容人事困頓,社會動亂。

不知其仁 焉用佞 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③,屢憎于人,不知其仁④。

焉用佞。” 注釋:①雍:孔子的學生,冉雍,字仲弓。

②佞:音nìng濘。能言善辯,有口才。

③口給:言語便捷。④不知其仁:有兩種解釋:一,指佞人,佞人遭人憎恨,因而不知其(佞人)有仁道;二,指冉雍,不知冉雍是否仁者。

仁者先難而后獲 可謂仁矣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①,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

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注釋:①務民之義:《論語集注》:專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務:致力。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已欲達而達人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①其猶病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②,可謂仁之方也已。

注釋:①堯舜:傳說中上古時代兩位天子,是孔子推崇的圣人。②譬:比喻。

志于道 據于德 依于仁 游于藝 子曰:“志于道,據于德①,依于仁,游于藝②。” 注釋:①德:古注:德者,得也。

能把道貫徹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②游于藝:藝指孔子教學生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六藝都是日常所用。

游,有不同的解釋:一,藝不足以據守和依靠,所以說是游;二,游泳,習藝有游泳自如的樂趣;三,閑暇無事的時候就游憩于六藝之中,游是不匆忙急迫的意思。 仁以為己任 不亦重乎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注釋:①弘毅:弘大強毅。 知者不惑 仁者不憂 勇者不懼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顏淵問仁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①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②。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③。”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④斯語矣。”

注釋:①克己復禮:有不同的解釋:一,克,克制、約束;復,踐行。克制和約束自己來踐行禮。

二,克,勝;復,返回。戰勝自己離開了禮的言行回歸到禮的要求上來。

兩種解釋意思相近。②天下歸仁焉:有幾種解釋:一,歸是與、贊許的意思,一旦做到了克己復禮,便會得到天下人的贊許。

二,專指君主如果能克己復禮,天下人都會歸順這仁德之君。三,一旦做到克己復禮,天下的一切就都歸于仁了。

程子注:“克己復禮,則事事皆仁,故曰天下歸仁。”以第三種解釋較合理。

這里“克己復禮”的主語似不是指個人,而是泛指眾人。即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克己復禮,天下就都歸于仁了。

③目:條目。④事:從事,實行。

仲弓問仁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②。”

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注釋:①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

2. 孔子關于他‘仁’的那一句話是什麼

孔子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兄弟排行第二,春秋后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歷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一。在我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孔子一直享有“至圣先師”的美譽,直到今天,還依然為世人所尊敬與推崇。

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教育,相傳收弟子多達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

孔子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任魯國司寇;后攜弟子周游列國;最終返魯,專心執教。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千古圣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萬世師表。

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紀人類要生存,就必須汲取兩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由此足可見孔子思想之偉大。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滅商后,周成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帶)。微子啟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

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孫開始以孔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

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叔梁紇晚年與年輕女子顏氏生下孔子。

由于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像尼丘山;又因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后懷下孔子,故起名為丘,字仲尼(仲為第二的意思,叔梁紇的長子為孟皮,孟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歲時候,叔梁紇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

孔子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時候,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贊為“博學好禮”。同時,鮮為人知的是孔子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膂力過人,遠非后世某些人認為的文弱書生的形象。

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據說從來沒有喝醉過。但孔子從不以武勇和酒量等為豪。

孔子青年時代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庫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場的小官),事無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學識,很快得到不斷提拔。

到孔子五十一歲的時候,被任命為中都宰(相當于現在的市長),政績非常顯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當于現在的建設部長),后又升任大司寇(相當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長兼檢查部長兼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五十六歲時,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務(由于孔子升遷過快,不符合當時官員晉升標準,因此為代理宰相)。孔子執政僅三個月,魯國內政外交等各個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國家實力大增,百姓安居樂業,各守禮法,社會秩序非常好(史書上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奸佞之人和刁民紛紛出逃;同時,孔子還通過外交手段,逼迫齊國將在戰爭中侵略魯國的大片領地還給了魯國。

孔子杰出的執政能力讓齊國倍感威脅,于是設置送魯哀公美女良馬從而讓魯國國君沉溺與酒色中這樣卑鄙的計謀,以此擠走道德至圣的孔子。 孔子離開魯國后周游列國,雖然大多數時候都受到了國君的禮遇,但由于孔子堅持的政治理想與當時急功近利的“霸道”不相符合,歷經十四載不得重用。

于是孔子與公元前484年六十八歲時返回魯國。由于種種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沒有過大的作為,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足可見孔子無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稱號。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的可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任魯國司寇;后攜弟子周游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

孔子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72,其中有很多皆為各國高官棟梁。孔子對后世影響深遠,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千古圣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萬世師表。

因母親曾為生子而禱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滅商后,周成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帶)。微子啟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自孔父嘉之后,其后代子孫開始以孔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為。

3. 孔子說的仁、義,究竟是什麼意思

孔子說的仁、義是這個意思:仁是-個超自然的無處不在的靈體。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很遠嗎?我想他,他便來到了。

它是個什麼樣的靈呢?二:仁是圣靈。子曰:何事于仁?必亦圣乎。

什麼能做到仁,必須是圣。仁是圣之質,圣是仁之名,圣與仁是-個超自然靈體的名與質,是-回事,這個靈體的質稱為仁,名可稱為圣,既圣靈。

三:仁化身為-個人,既圣人。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

仁、也就是圣靈安置心中,居有這樣心靈的人天下只有-個,他可稱之為圣人。四:仁是圣人之道。

圣人居有仁的心靈沒有凡人的私欲,因此他與世人不同,,所做的是愛人,他-生的思想言語行為道路簡稱為道。五:仁是理。

仁者愛之理。仁者天下之正理。

仁者人之所以為人之理也。六:仁是天命。

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完成了仁愛化身為仁的這個仁圣的人自已做出的讓人也去做,自己到達的地方讓人也到達。

他把自已體現的理、所行的道施加給明白它的人,讓人遵循這樣的理,行這樣的道,因他代表了天,他的命令既天命。仁是-個超自然的圣靈我們看不到,那麼它化身的這個人是誰?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

孔子說自已不能見到這個圣人了。朝聞道,夕死可矣。

早晨聽了道,晚上死了也行。孔子講的圣人究竟是誰?四書集注解釋:圣人,神明不測之號。

神明-樣不能測知的名號。圣人之道大矣,人不能遍觀而盡識。

圣道博大精深,人不能全明白。孔子講了一個中國人不曉得的圣人,講了—些中國人難以完全理解的道理。

孔子眼中的“義” 義和仁 我們先把義和仁來進行比較。義相當于形式,仁相當于內容,那麼仁是內容,義是形式,它們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仁在孔子里頭是最高的道德理念。仁,愛人,仁是一種愛的情感,最高的道德。

但是這種最高的道德,要通過某種形式表現出來,你想實現你美好的理想,那麼你必須通過某種具體的形式。你要不通過做事情,不通過某種具體的形式,某種途徑來實現這個道德,那你是不義的。

所以義,它是一種實現仁的形式,實現美好道德理念的形式。《禮記》里還說:義者藝之分,仁之節也。

“義者”這個“義”就是我剛才講的道德、仁義、禮義這個“義”,“藝之分”這個“藝”是藝術的“藝”,文藝的“藝”,這個“藝”是不同的標準的意思。“義者藝之分,仁之節也。”

是要求我們在具體實行的時候,根據不同的標準、不同的情況、不同的程度來實現仁。義就要看具體的情況,也可能在這種情況下,義表現為這個,也可能在那種情況下,義表現為那個。

情況不同,標準不同,它的表現也就不同,那麼義到底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特殊的表現呢?它是來表現仁,它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表現仁,那麼它大概根據哪些情況,有哪些不同的表現呢?我這里介紹兩種情況:第一,根據人的身份不同,義的表現不同;第二,根據遇到的事情不同,義的表現也不同。我們先講根據人的身份不同,人是有不同身份的,那麼有的人是這個身份,有的人是那個身份,當然也有不同的職業,我們現在有不同的職業,那麼你是教師,他是工人,那麼不同身份,不同職業的人,你來體現仁這種道德,體現仁愛的精神,那你的表現是不同的,而且必須是不同,不能混。

比如說我是個醫生,我仁愛精神的體現是要對病人溫暖如春,要治病救人,我不這麼做,我就是不義。我是醫生,結果我不做好我醫生的工作,不去治病救人,我非得說我到大街上去維持交通秩序,我去指揮交通,那就是不義。

因為你的身份決定了你的仁愛精神就得治病救人,這就是義。你去做別的,做你不該做的,那就是不義了。

《左傳》里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鄭伯克段于鄢”,鄭伯就是鄭莊公,段就是他弟弟共叔段。因為共叔段對哥哥不服,他又受到母親的支持,老想篡奪君位,由于想篡奪君位,所以弟弟他就做出了和自己身份不相稱的事情。

那麼你既是弟弟,同時你又是臣,從親緣關系上講,你是鄭伯的弟弟,從政治上講,你的哥哥是君,你是臣,那麼臣的身份應該做出和臣的身份相適應的事情。但是這個弟弟做出了和自己的身份不相稱的事情。

他做了一系列的事情,比如說按照禮的規定,那麼底下的臣,底下的大夫,卿大夫,你可以給自己在自己的地盤內建城市,但是你建城市建得不能過大,你建的大城市按規定頂多也就是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不能超過國都的五分之一,你建的小城市,不能超過國都九分之一,這都是禮。這是制度給你定的規模,你如果遵循這個制度,遵循這個臣道,那你就是義。

但是共叔段不遵守,這就是不義。所以當時有些大臣就對鄭莊公講到了共叔段這個問題,覺得是不是應該早點防范這件事,鄭伯應該出來制止,那麼鄭伯,也就是鄭莊公說了這麼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后來共叔段又進一步地不義,進一步做一些和自己的身份不相稱的事情。一些大臣又來勸鄭伯,說不能再讓共叔段這樣干下去了。

那麼鄭莊公當時說了什麼呢?不義,不昵,厚將崩。不義,他不符合義,不昵,就是說他不會得到人們的親近,為什麼?他做了和自己身份不相稱的事情,他不義,人們不會親近他,他即使實力雄。

4. 《論語》中表示仁愛的句子有哪些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茍志于仁矣,無惡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子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古者言之不出,恥恭之不逮也.

以約失之者鮮矣.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德不孤,必有鄰.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5. 孔子說何事于仁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豈止是仁人。

“豈止是仁人”出自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的《論語》中的《雍也篇》。段落原文如下: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釋義:

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周濟大眾,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圣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擴展資料: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雍也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論語

6. 孔子關于"仁"的名言

1、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論語·里仁》

譯文:道德高尚的人就算在吃飯睡覺時也會按道德標準去做,倉促匆忙的時候是這樣,顛沛流離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譯文:可以稱之為仁的人,一定是自己要站穩,也要讓別人站穩,自己要騰達,也要讓別人騰達。只有從自己身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樂于助人,這才是可能通往仁的路。

3、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譯文:仁德難道離我們很遠嗎?我要它,它就來了。

4、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論語·顏淵》

譯文: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禮就是仁。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禮的規范,天下的人就會稱作為仁人。做到仁德要靠自己,難道還靠別人嗎?”

5、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論語·子路》

譯文:平常在家規規矩矩,辦事嚴肅認真,待人忠心誠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棄。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靈公》

譯文: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加給別人了。這正是推己及人,心在仁道。

7. 孔子的“仁”,用今天的話怎麼解釋

仁 rén 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

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范集于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后世產生很大的影響。《論語.顏淵》:“樊遲問仁。

子曰:‘愛人’。”又“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又《衛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莊子.在宥》:“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清譚嗣同《仁學.界說》:“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故虛心,故虛識。”

1.同情友愛:仁心,仁義至盡2.果核的最近部分:杏仁兒.不仁:(1)不仁慈,無仁德如不仁不義(2)手足痿痹,為能運動:麻木不仁,四體不仁.3.人、仁 “最初只有人字,后以二人相愛,人旁加二為仁,故仁由人而來。仁固可作‘仁義’解,也可作人解。

我認為‘克己復禮為仁’的仁字,宜作‘人’解。以孔子之話作本論,《論語》中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觀過斯知仁矣’、‘井有仁焉’,這些仁字,都應作“人”解。

而一般學者以其字之為仁,多曲為之解,求其說,而不得要領。故上例我以‘仁’字應作“人”解。

否則,‘井有仁焉’,作仁義之‘仁’解,難以解通。又以其他著作為旁證,可知人、仁同義。

例如《禮記表記》說,人也謂施以人以忠恩也。人與仁同義……《論語》所謂‘人者仁也’、‘仁者愛人’,即本此義。

皆由于人、仁同出于一源,且關系密切。把仁字均解為‘仁義’,難以自圓其說、令人信服”(引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64-465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4.仁,就是二個人字,從這個字的形我們看到了這個意思。

那為什麼這樣寫這個字呢,古人的意思是什麼呢?我認為這是對“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害人人,人人必將害我。”

的簡寫。這句話中兩次使用二人組合。

所以就是仁的意思了。仁是道的一種。

儒家學派核心——“仁” 仁: 中國儒家學派道德規范的最高原則,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仁”的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系。

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并解釋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張問仁時還說,“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五者為恭、寬、信、敏、惠。

孟子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義聯系起來 ,把仁義看作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其“義”,指正路,“義,人之正路也”。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 人的表現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如以仁為本體 表現在具體的行為上 對父母為孝對兄弟為悌 對朋友為信對國家為忠 對人則有愛心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仁”字始見于儒家經典《尚書·金滕》:“予仁若考。”

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范,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學說。

仁的內容包涵甚廣,核心是愛人。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

儒家把仁的學說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說,這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孟子在孔子仁說的基礎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說,要求把仁的學說落實到具體的政治治理中,實行王道,反對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樂業。

孟子提出一些切于實際的主張,重點在改善民生,加強教化。其首要之點是“制民之產”,要求實行“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把仁政說與王道政治聯系起來。

認為人皆有仁愛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張“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則天下難以治理。

孟子認為,即使是百里小國,只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會歸之而王。他對梁惠王說:“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行仁政須落實到“省刑罰,薄稅斂”,發展農業生產等要事上來,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國家經濟政治生活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修德行教,使仁愛之心推而廣之,即使是堅甲利兵也能戰而勝之。強調以仁政統一天下,進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對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評暴力,反對戰爭。

這是儒家仁政理論的基本出發點。 與仁政學說及重視人權,滿足人的基本物質生活需求的理論相聯系,從政治治理的實踐和人的生存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儒家重視民生,主張滿足人們求生存的基本物質欲求,。

8. 《論語》中找出句子1.什麼不是“仁”2.什麼是“仁”3.怎樣求“仁”4

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

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范集于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后世產生很大的影響。《論語.顏淵》:“樊遲問仁。

子曰:‘愛人’。”又“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又《衛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莊子.在宥》:“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清譚嗣同《仁學.界說》:“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故虛心,故虛識。”

4.仁,就是二個人字,從這個字的形我們看到了這個意思。那為什麼這樣寫這個字呢,古人的意思是什麼呢?我認為這是對“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我害人人,人人必將害我。”的簡寫。

這句話中兩次使用二人組合。所以就是仁的意思了。

仁是道的一種。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 人的表現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如以仁為本體 表現在具體的行為上 對父母為孝對兄弟為悌 對朋友為信對國家為忠 對人則有愛心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仁”字始見于儒家經典《尚書·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

孔子首先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范,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學說。仁的內容包涵甚廣,核心是愛人。

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儒家把仁的學說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說,這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這不是個人處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婦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為民 造福的大仁大義;“克己復禮,仁在其中”,好象仁這個境界很容易達到,但孔子說的不是一 人個人的仁,而是有權勢在手的統治者的仁,要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驟 地管理國家,這決不容易,自古極少數大權在手的人能做到;連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說能做到, 只敢說自己好學,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孔子思想體系中“仁”這一重要概念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有內在的如何達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實現“仁”的方式方法;小到個人理 想人格的培養,大到治理國家的理想社會行為,是一個具有深刻內涵,包括個體及群體生活在內的思想和行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養體系。

孔子關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適用性,這也是孔子思想的強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為后來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內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論參考,其中的某些行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為儒家人學思想中永恒的“不滅之火”。

論語中的"仁" 1·2 有子①曰:“其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鮮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⑤,本立而道⑥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⑦與⑧?” 注釋:①有子:孔子晚年的學生,名若。《論語》里對孔子的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有若、冉求、閔子騫四人稱子。

②孝弟:孔子和儒家提倡的兩個基本的道德規范。孝規定了子女對父母應有的態度;弟,同悌,規定了弟弟對兄長應有的態度。

古注: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③好犯上者:好,讀hào號,喜愛。

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④鮮:讀xiǎn險,少。⑤務本:務,專心致力。

本,根本。⑥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不同的含義。

這里的道是指孔子所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中的體現。⑦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范疇。

為仁之本,是說孝悌是仁的根本。另一種解釋說:為仁,行仁的意思。

前者從仁的內容講,后者是從仁的實行上講。也有人解釋,為仁的“仁”字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就是“做人的根本”。

⑧與:同歟。語氣辭,表示疑問。

古注:謙退不敢質言也。 1·3 子曰:“巧言令色①,鮮矣仁。”

注釋:①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古注:“好其言,善其色,致飾于外,務以說人。”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①,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

إ 注釋:①約:窮困。②安仁、利仁:安仁,安于仁道。

利仁,認為仁有利于己才去行仁,“有利則行,無利則止”。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惡②人。”

注釋:①好:去聲,音號。喜愛。

②惡:去聲,音wù誤。憎恨;討厭。

4·4 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①也。” 注釋:①惡:有兩種解釋:一,善惡的惡,與上章惡字不同。

二,好惡的惡,與上章惡字同義。 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能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①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ج②必于是,顛沛ج③必于是。” 注釋:①惡乎:惡,音wū烏。

何;怎麼。②造次:急遽;倉卒。

③顛沛:跌倒,用以形容人事困頓,社會動亂。 5·5 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②。”

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