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名句賞析

解夢佬 0

1. 南朝樂府詩歌《西洲曲》里的名句或者重點句子是什麼

《西洲曲》里的名句: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翻譯:初秋時節到南塘采蓮子,蓮花高過了人頭,低下頭來摘采蓮子,蓮子青青的就像清清的水。

其中“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的是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2. 西洲曲的全文翻譯及賞析

譯文: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長江北岸。

(她那)單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樣紅,頭發如小烏鴉那樣黑。西洲到底在哪里?搖著小船的兩支槳就可到西洲橋頭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勞鳥飛走了,晚風吹拂著烏桕樹。樹下就是她的家,門里露出她翠綠的釵鈿。

她打開家門沒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門去采紅蓮。秋天的南塘里她摘著蓮子,蓮花長得高過了人頭。

低下頭撥弄著水中的蓮子,蓮子就像湖水一樣青。把蓮子藏在袖子里,那蓮心紅得通透底里。

思念郎君郎君卻還沒來,她抬頭望向天上的鴻雁。西洲的天上飛滿了雁兒,她走上高高的樓臺遙望郎君。

樓臺雖高卻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欄桿上。欄桿曲曲折折彎向遠處,她垂下的雙手明潤如玉。

卷起的簾子外天是那樣高,如海水般蕩漾著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綠。如海水像夢一般悠悠然然,伊人你憂愁我也憂愁啊。

南風若知道我的情意,請把我的夢吹到西洲(與她相聚)。《西州曲》的故事,溫婉纏綿而又云淡風清,沒有“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般的炙烈與決絕,然而卻能觸動人心底最溫柔的那根弦。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州”。多麼質樸平淡的字眼,卻是全詩感情凝結的高潮,滿心思念盡在此處,言有盡而意無窮也。

《西洲曲》在藝術上有以下三點值得注意。第一是善于在動態中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比如“門中露翠鈿”一句,生動形象地通過動作表達出了人物的心情,而“采蓮南塘秋”六句,是全篇的精華所在,它集中筆墨描寫主人公的含情姿態,借物抒情,通過“采蓮”“弄蓮”“置蓮”三個動作,極有層次地寫出人物感情的變化,動作心理描寫細致入微,真情感人。第二是疊字和頂真的運用。

“開門迎郎”場景中,四個“門”字的疊用,強化了女子急切盼望心上人的到來,而不時從門縫向外張望的焦慮心情。“出門采蓮”場景中,又連用七個“蓮”字,著意渲染女子纏綿的情思。

而頂真的運用使得句子靈活生動,朗朗上口。第三是雙關隱語的運用。

雙關隱語,是南朝樂府民歌中一個顯明的特征,它在詩經時代的民歌和漢魏樂府民歌中很少見。一說“蓮”與“憐”字諧音雙關,而“憐”又是“愛”的意思,隱語極言女子對情人的愛戀。

同時,“蓮子清如水”暗示感情的純潔,而“蓮心徹底紅”是說感情的濃烈。這些雙關隱語的運用使詩歌顯得含蓄多情。

擴展資料:原文: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中的名篇,也是樂府民歌的代表之作。寫作時間和背景沒有定論,一說是產生于梁代的民歌,收入當時樂府詩集,另一說是江淹所作,為徐陵《玉臺新詠》所記載。

還有一說在明清人編寫的古詩選本里,又或作“晉辭”,或以為是梁武帝蕭衍所作。全詩三十二句,四句一解,用蟬聯而下的接字法,頂針勾連,技法之“巧”,真令人拍案叫絕。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等等詩句,如此環環相扣,接字成篇,不僅聲情搖曳,情味無窮,而且節奏和諧,優美動聽。詩篇在寫了女子想到西洲以后,插敘了一下女子的打扮及其美麗的容貌,即“單衫杏子紅(黃),雙鬢鴉雛色”,這可以說是一種體察入微的心理描繪或烘托。

本來,“西洲在何處”的交代緊承“折梅寄江北”正合乎邏輯;然而女主人公既想起了情郎,想起了自己曾折梅寄往江北,因而她多少抱有情郎可能歸來的希望,下文所謂“開門郎不至”正說明了這一希望的存在。正因有這個希望,她才在想到了情郎之后,立即注意到自己的裝束和姿容,所謂“女為悅己者容”,要是情郎已站在門外了呢?所以這兩句正絕妙地刻畫出女主入公此時的心理活動,而不只是對其裝束的簡單交代。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二句,既交代了西洲之位置,亦表現出此女子對其掛懷之情;之所以值得如此魂牽夢繞,正因其為情郎所在地。所謂“兩槳橋頭渡”,一般釋為劃兩下槳就到了,所距很近。

其實這是誤解。南朝民歌的《西曲歌》中有《莫愁樂》二首,其一云:“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

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所謂“兩槳”,指的就是船的兩個槳;在《西洲曲》中,借以指船。

其意是說,要到西洲去,需要乘船過江,此亦正說明西洲在江北。以上六句所描繪的乃是一個靜坐相思的女子的形象,而非正乘船到西洲采梅的女子形象。

如此理解,則與下文正好貫通。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洲曲。

3. 西洲曲的鑒賞和翻譯急要

《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中最長的抒情詩篇。詩中描寫了一位少女從初春到深秋,從現實到夢境,對鐘愛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感情色彩。表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純熟的表現技巧。

一、心思巧藏,以動作展現心境。

“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喚起對過去西洲梅下相會的回憶,因思念情人想去西洲,于是穿上了“杏子紅”的“單衫”,梳起了“鴉雛色”的頭發。一折、一穿、一梳,動作看似隨意,卻展現出癡心女子對愛人思念之深的心境。詩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寫出少女沉浸于憶念、相思中。風吹葉落,她誤以為情人足音,乃“門中露翠鈿”,從門縫中探出頭等候情人的到來。一“露”,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懷。但情人依舊是無影無蹤,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為了掩過鄰人的耳目,只好借故出門去采蓮。此刻的她,百感交集:深切的思念,失意的感覺,受窘為難的心態,一起涌向心頭。這種含羞的姿態,渴慕相思的神色,一系列巧作掩飾的動作,描繪的惟妙惟肖,躍然紙上。

于平常的動作中,巧妙地刻畫出女子微妙的心理,及對愛情胸懷一顆赤誠之心。

二、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民歌《子夜四時歌》)這些詩句是托月寄情,而這一作品則是托“梅”托“蓮”來表達相思。“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折梅表達思念之情,以自然景物起興。“蓮花”、“蓮子”、“蓮心”,由外而內“徹底紅”。“蓮心”即“憐心”,“徹底紅”即紅得透徹,喻愛情的赤誠堅貞,語意雙關。“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雁可傳情,然而,“鴻飛滿西洲”,卻沒有傳來情人的音訊,極寫相思之深:“海水夢悠悠”,“海水”“悠悠”,喻終年的相思沒有窮盡,托物寄情。

詩歌善于以眼前的尋常之物,或起興抒情,或比喻言志,或語意雙關。婉轉傾吐真情,耐人尋味。

三、時節變遷,巧用民間詞語。

早春時節可“折梅”,春夏之交穿“單衫”,仲夏之時“伯勞飛”,于初秋“采紅蓮”,值仲秋“弄蓮子”,到深秋“望飛鴻”。詩中巧妙地運用民間豐富的詞語,表明了季節的變換,條理井然,時序漸進。女子相思懷念的深情,娓娓動聽地敘述在詩的字里行間。

四、蟬聯而下,巧“接字”

全詩三十二句,四句一解,用蟬聯而下的接字法,頂真勾連。“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等等詩句,如此環環相扣,接字成篇,不僅聲情搖曳,情味無窮,而且節奏和諧,優美動聽。

全詩技法之“巧”,真令人拍案叫絕。

4. 結合《西洲曲》詩句,談談它的主要內容

南朝樂府《西洲曲》堪稱千古情詩絕唱,詩里描畫了一位年青少女對情郎一別之后的刻骨銘心的想思,敘說了一場平凡而美麗的愛情故事。

西洲何處?江南人家,似水柔情,夢也悠悠,回環婉轉,韻味無際。首先在時間上從冬天“折梅”下筆,穿越春、夏、秋,貫以日夜,吐露了無時不是情意綿綿,望眼欲穿。

想念之地,起于西洲,終于西洲,其間有江北、橋頭、樹下、門前、南塘、青樓以至于碧海高天,烘托出無處思念不在,望穿秋水。景物交替,物換星移,縱然海枯石爛,玉壺冰心,此情不變,忠貞不二。

基本信息作品名稱:西洲曲作品出處:玉臺新詠外文名稱:West Delta song文學體裁:南朝樂府民歌創作年代:南朝類 別:雜曲辭。

5. 《西洲曲》里的句子解釋

整天依靠在欄桿邊上。蓮的原始意象即原型是位生殖女神,蓮葉何田田。

采蓮是一種文化儀式,一種愛情風俗,以蓮喻女在中國形成了一種悠遠的文化傳統,這在漢樂府民歌《江南》中表現得更徹底。“江南可采蓮【原文】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西洲在何處?西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譯文。

卷起簾子天顯得更高,海水蕩漾空顯出一片深綠。

海水像夢一般地悠悠然,你憂愁我也憂愁。

南風知道我的情意,把夢吹拂到西洲(與她相聚)。

《西洲曲》虛實相生,語意雙關,就出門采摘紅蓮去了。只要我們把這幾句恢復到原詩的整體文本中去理解,就會看到它的原始意義。

天色晚了伯勞鳥飛走了。

樹下就是她的家,門里露出戴著翠綠釵鈿的她。人們之所以以魚來喻男,就是因為魚有巨大繁殖力;而人們之所以又以蓮喻女,就是因為蓮的花形似女陰,蓮蓬的產籽似女性的生產,蓮的形體又如女性的形體的美。因而,魚戲蓮葉南。

還有人認為《西洲曲》其實質是隱喻性愛歡會的。

西洲到底在哪里?搖著小船的兩支槳就可到西洲橋頭的渡口:

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折下梅花寄送去長江北岸。

(她那)單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樣紅; “這里是魚喻男,蓮喻女,說魚與蓮戲,實等于說男與女戲”魚和蓮戲是男與女戲的象征。這是一種戀愛的舞蹈,它是原始繁殖儀式的變形。在原始時代,是由巫來模擬神的神圣婚姻和神圣繁殖的,魚戲蓮葉西,下半部分寫女子對情人的無盡思念,魚戲蓮葉北”。聞一多解釋說魚和蓮“是隱語的一種”,隱語“是借另一事物把本來可以說得明白的說的不明白點”,魚戲蓮葉東,風吹拂著烏桕樹,魚戲蓮葉間,人們不再強調它的繁殖意義,而只注重它的美的意義。

欄桿有十二個彎曲。

她打開家門沒有看到心上人。詩的上半部分寫女子回憶在西洲的歡會。

在秋天的南塘采摘蓮子,濯清漣而不妖,故被視為處于濁世而仍保持氣節的高潔之士的象征,表達另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何愛情的純潔。又由于蓮出淤泥而不染,到后來就由其他事物來替代象征了,蓮花長得高過人頭。

低下頭撥弄水中的蓮子,蓮子就像湖水一樣清。

把蓮子藏在袖子里,蓮子熟得紅透了。

思念郎君郎君卻還沒來,(只能)抬頭看著天上的飛鳥。

西洲的天上飛滿了鳥兒,走上青色的樓臺遙望郎君。

樓臺太高看不到郎君,頭發如小烏鴉那樣黑,只是到后來。“蓮子”是隱喻雙關——“憐子”,(女孩)垂下的雙手像玉一樣明潤

6. 如何賞析《西洲曲》

這首詩以一位江南女子的口吻,以變化流轉的四季為線索,含蓄婉約地表達了女子對于情郎的思念之情。

女子通過折一枝梅,記起了在西州梅樹下二人相會的情景。女子穿著“杏子紅”的“單衫”,梳起了“鴉雛色”的頭發,癡癡地想念前去西洲的情郎。

門前的烏桕樹下,池塘前的荷花間,到處都留下了女子記憶的痕跡。 然而,想念著情郎,情郎卻不回來,女子也只有遙望天上的飛鴻,盼望飛鴻能夠把自己心中的相思帶給西洲的情郎。

這首詩的最大藝術特色在于諧音雙關詞語的運用。詩中的“梅”、“蓮”、“蓮子”既是現實當中江南地區常見的景物,同時又因其諧音而暗喻著“媒”、“憐”、“憐子”。

諧音雙意的運用,使得詩歌營造出一種迷人的情調,如“低頭弄蓮子”,巧妙地表達了女子的癡情和溫柔,讓人印象深刻。另外,頂真格式的運用,使得這首詩中所描述的各個場景連貫起來,如同一氣呵成一般,韻味無窮。

如“曰暮伯勞飛,風吹烏桕樹。樹下既門前,門中路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給人一種連綿不絕的感覺,和全詩的情調非常貼切。

7. <西洲曲>全詩是

西洲曲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一說烏桕)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西洲曲簡介】 《西洲曲》,南朝樂府民歌名,最早著錄于徐陵所編《玉臺新詠》。

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中最長的抒情詩篇,歷來被視為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沈德潛稱其“續續相生,連跗接萼,搖曳無窮,情味愈出”(《古詩源》卷十二),陳祚明則謂之“言情之絕唱”(《采菽堂古詩選》)。

詩中描寫了一位少女從初春到深秋,從現實到夢境,對鐘愛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感情色彩,表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純熟的表現技巧。 《西洲曲》藝術魅力自不容置疑。

但與一般南朝樂府民歌不同的是,《西洲曲》極為難解,研究者甚至稱之為南朝文學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西洲曲》的語言一如民歌的清新質樸而少用事典,所以其難解并不在字詞的生僻、晦澀,而是整首詩的詩意難以得到一個貫通全篇的暢達的解釋。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詩歌所涉時間、地點、人物、情節等,都有幽暗不明之處,難以得到一個一致的解釋。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曾選用“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兩句,這兩句描寫的是秋天蓮子成熟時的盛景,而“蓮”諧音“憐”,“蓮子”諧音“憐子”,表明了女子對情郎既憐且愛的深情,用在《荷》文中,和前文獨具朦朧之美的“荷香月色”呼應,使得荷塘的境界陡然開闊、明朗了。 〖西洲〗地名,未詳所在。

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紀念的地方。 〖下〗落。

落梅時節是本詩中男女共同紀念的時節。 〖鴉雛色〗形容頭發烏黑發亮。

鴉雛,小鴉。 〖伯勞〗鳴禽,仲夏始鳴。

〖翠鈿〗用翠玉做成或鑲嵌的首飾。 〖蓮心〗和“憐心”雙關,就是相愛之心。

〖蓮子〗諧音“憐子”,就是“愛你”的意思。 〖徹底紅〗就是紅得通透底里。

〖望飛鴻〗有望書信的意思,古人有鴻雁傳書的傳說。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此二句似倒裝。

意思是秋夜的一片藍天像大海,風吹簾動,隔簾見天便覺似海水蕩漾。一說這里把江稱為海,“海水”即指江水。

〖悠悠〗渺遠。天海遼廓無邊,所以說它“悠悠”,天海的“悠悠”正如夢的“悠悠”。

〖君〗指住在江北的愛人。 編輯本段【西洲曲的寫作特點】 一、心思巧藏,以動作展現心境 “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喚起對過去西洲梅下相會的回憶,因思念情人想去西洲,于是穿上了“杏子紅”的“單衫”,梳起了“鴉雛色”的頭發。

一折、一穿、一梳,動作看似隨意,卻展現出癡心女子對愛人思念之深的心境。詩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寫出少女沉浸于憶念、相思中。

風吹葉落,她誤以為情人足音,乃“門中露翠鈿”,從門縫中探出頭等候情人的到來。一“露”,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懷。

但情人依舊是無影無蹤,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為了掩過鄰人的耳目,只好借故出門去采蓮。

此刻的她,百感交集:深切的思念,失意的感覺,受窘為難的心態,一起涌向心頭。這種含羞的姿態,渴慕相思的神色,一系列巧作掩飾的動作,描繪的惟妙惟肖,躍然紙上。

于平常的動作中,巧妙地刻畫出女子微妙的心理,及對愛情胸懷一顆赤誠之心。 二、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李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民歌《子夜四時歌》)這些詩句是托月寄情,而這一作品則是托“梅”托“蓮”來表達相思。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折梅表達思念之情,以自然景物起興。“蓮花”、“蓮子”、“蓮心”,由外而內“徹底紅”。

“蓮心”即“憐心”,“徹底紅”即紅得透徹,喻愛情的赤誠堅貞,語意雙關。“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雁可傳情,然而,“鴻飛滿西洲”,卻沒有傳來情人的音訊,極寫相思之深:“海水夢悠悠”,“海水”“悠悠”,喻終年的相思沒有窮盡,托物寄情。

總之,詩歌善于以眼前的尋常之物,或起興抒情,或比喻言志,或語意雙關。婉轉傾吐真情,耐人尋味。

三、時節變遷,巧用民間詞語。 早春時節可“折梅”,春夏之交穿“單衫”,仲夏之時“伯勞飛”,于初秋“采紅蓮”,值仲秋“弄蓮子”,到深秋“望飛鴻”。

詩中巧妙地運用民間豐富的詞語,表明了季節的變換,條理井然,時序漸進。女子相思懷念的深情,娓娓動聽地敘述在詩的字里行間。

四、蟬聯而下,巧“接字” 全詩三十二句,四句一解,用蟬聯而下的接字法,頂針勾連,技法之“巧”,真令人拍案叫絕。“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等等詩句,如此環環相扣,接字成篇,不僅聲情搖曳,情。

8. 西洲曲及翻譯

西洲曲 南朝樂府民歌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西洲在何處?西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中最長的抒情詩篇。

詩中描寫了一位少女從初春到深秋,從現實到夢境,對鐘愛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感情色彩。表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純熟的表現技巧。

一、心思巧藏,以動作展現心境。 “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喚起對過去西洲梅下相會的回憶,因思念情人想去西洲,于是穿上了“杏子紅”的“單衫”,梳起了“鴉雛色”的頭發。

一折、一穿、一梳,動作看似隨意,卻展現出癡心女子對愛人思念之深的心境。詩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寫出少女沉浸于憶念、相思中。

風吹葉落,她誤以為情人足音,乃“門中露翠鈿”,從門縫中探出頭等候情人的到來。一“露”,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懷。

但情人依舊是無影無蹤,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為了掩過鄰人的耳目,只好借故出門去采蓮。

此刻的她,百感交集:深切的思念,失意的感覺,受窘為難的心態,一起涌向心頭。這種含羞的姿態,渴慕相思的神色,一系列巧作掩飾的動作,描繪的惟妙惟肖,躍然紙上。

于平常的動作中,巧妙地刻畫出女子微妙的心理,及對愛情胸懷一顆赤誠之心。 二、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李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民歌《子夜四時歌》)這些詩句是托月寄情,而這一作品則是托“梅”托“蓮”來表達相思。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折梅表達思念之情,以自然景物起興。“蓮花”、“蓮子”、“蓮心”,由外而內“徹底紅”。

“蓮心”即“憐心”,“徹底紅”即紅得透徹,喻愛情的赤誠堅貞,語意雙關。“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雁可傳情,然而,“鴻飛滿西洲”,卻沒有傳來情人的音訊,極寫相思之深:“海水夢悠悠”,“海水”“悠悠”,喻終年的相思沒有窮盡,托物寄情。

詩歌善于以眼前的尋常之物,或起興抒情,或比喻言志,或語意雙關。婉轉傾吐真情,耐人尋味。

三、時節變遷,巧用民間詞語。 早春時節可“折梅”,春夏之交穿“單衫”,仲夏之時“伯勞飛”,于初秋“采紅蓮”,值仲秋“弄蓮子”,到深秋“望飛鴻”。

詩中巧妙地運用民間豐富的詞語,表明了季節的變換,條理井然,時序漸進。女子相思懷念的深情,娓娓動聽地敘述在詩的字里行間。

四、蟬聯而下,巧“接字” 全詩三十二句,四句一解,用蟬聯而下的接字法,頂真勾連。“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等等詩句,如此環環相扣,接字成篇,不僅聲情搖曳,情味無窮,而且節奏和諧,優美動聽。

全詩技法之“巧”,真令人拍案叫絕。 〖西洲〗地名,未詳所在。

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紀念的地方。 〖下〗落。

落梅時節是本詩中男女共同紀念的時節。 〖鴉雛色〗形容頭發烏黑發亮。

鴉雛,小鴉。 〖伯勞〗鳴禽,仲夏始鳴。

〖翠鈿〗用翠玉做成或鑲嵌的首飾。 〖蓮心〗和“憐心”雙關,就是相愛之心。

〖蓮子〗諧音“憐子”,就是“愛你”的意思。 〖徹底紅〗就是紅得通透底里。

〖望飛鴻〗有望書信的意思,古人有鴻雁傳書的傳說。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此二句似倒裝。

意思是秋夜的一片藍天像大海,風吹簾動,隔簾見天便覺似海水蕩漾。一說這里把江稱為海,“海水”即指江水。

〖悠悠〗渺遠。天海遼廓無邊,所以說它“悠悠”,天海的“悠悠”正如夢的“悠悠”。

〖君〗指住在江北的愛人。 《西洲曲》,南朝樂府民歌名,最早著錄于徐陵所編《玉臺新詠》。

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中最長的抒情詩篇,歷來被視為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沈德潛稱其“續續相生,連跗接萼,搖曳無窮,情味愈出”(《古詩源》卷十二),陳祚明則謂之“言情之絕唱”(《采菽堂古詩選》)。

詩中描寫了一位少女從初春到深秋,從現實到夢境,對鐘愛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感情色彩,表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純熟的表現技巧。 《西洲曲》藝術魅力自不容置疑。

但與一般南朝樂府民歌不同的是,《西洲曲》極為難解,研究者甚至稱之為南朝文學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西洲曲》的語言一如民歌的清新質樸而少用事典,所以其難解并不在字詞的生僻、晦澀,而是整首詩的詩意難以得到一個貫通全篇的暢達的解釋。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詩歌所涉時間、地點、人物、情節等,都有幽暗不明之處,難以得到一個一致的解釋。 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折下梅花寄送去長江北岸。

(她那)單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樣紅,頭發如小烏鴉那樣黑。 西洲到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