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會昌中的名句

解夢佬 0

1. 毛澤東的詩詞《清平樂會昌》內容

清平樂·會昌 東方欲曉,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 顛連直接東溟。

戰士指看南粵, 更加郁郁蔥蔥。 注釋會昌:縣名,在江西南部。

顛:同“巔”,山峰。 東溟:東海。

郁郁蔥蔥:《后漢書·光武帝紀》,“氣佳哉,郁郁蔥蔥然!”題解這首詞,毛澤東曾有注云“一九三四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征,心情又是郁悶的。這一首清平樂,如前面那首菩薩蠻一樣,表露了同一心情。”

當時,中共和紅軍由博古,周恩來和李德(德國人)“三人團”領導。毛澤東被排擠出了領導集團,在會昌“養病”。

贛南軍區司令員龔楚去看他,酒后毛澤東喟然長嘆,“我自從參加革命以來,受過三次開除中委和八次嚴重警告的處分,這次更將造成失敗的責任,完全推在我的身上。現在,可不是我們井岡山老同志的天下了!” 說時竟凄然淚下。

賞析“東方欲曉”,通俗地說,它預示了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就在前面。“莫道君行早”,發現了真理,但是不要以先行者自居,改變危難的責任重,革命的道路還很漫長。

“踏遍青山人未老”,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奮斗,永不言敗,永不服老。“風景這邊獨好”,這樣的人生是真正美好的人生。

下半闋說的是,不要局限于一城一地吧,要放眼全局,不要被困難所嚇倒,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郁郁蔥蔥的大好美景將張開雙臂迎接奮斗者。 美好的詩不是奇詞麗語,是抒發積極樂觀努力奮斗的情懷。

毛澤東繼承了中華民族“詩言志”“工夫在詩外”的大法;在詞句上,著意于淺顯、通俗。立意求深遠,語句求淺近。

2. 毛澤東的《清平樂

近代毛澤東《清平樂·會昌》原文: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

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郁郁蔥蔥。 原文: 東方就將初露曙色,但請不要說你來得早。

我遍踏青山仍正當年華,這兒的風景最好。會昌縣城外面的山峰,一氣直接連去東海。

戰士們眺望指點廣東,那邊更為青蔥。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1934年7月,毛澤東在會昌登山后所作。

這一時期毛澤東在黨內軍內已無發言權,但他并不氣餒,調整心態,堅持自己的觀點。在他自己說的沒有發言權的1931年到1934年的那些日子里,他埋頭于做調查研究、讀書、向中央提建議,而不是“賦閑”。

“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這種精神的藝術寫照。作者自己曾說:“1934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征,心情又是郁悶的。”

《會昌》詞的基調是昂揚的,語言是雄奇的,反映了毛澤東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和堅韌不拔的意志,但是字里行間也隱約表露了詞人的憂慮和憤懣。 詩詞賞析 全詩一開始就是破曉時分,詩人隨眾登臨會昌山,隨即第二句就發出感慨,雖然來得這麼早,但或許更有早行人,以示警策自己也提醒他人,其中暗含著應加倍努力,不能有絲毫懈怠的意思。

第三句再發慷慨,詩人仿佛又回到了他的長沙歲月、井岡山歲月,那時在湘江畔、橘子洲、岳麓山,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徹夜長談理想,登山游泳,他仿佛又看到了過去鍛煉的英姿。后來,他投入中國革命的洪流,意氣風發,指點江山,他是如此愛山,與山有緣,此時他的心是歡暢的。

第四句“風景這邊獨好”,又一展詩人一貫雄邁之心,走過這麼多的高山峻嶺,這兒的風景獨好,語氣急轉篤定,自信心怦然跳出,這全在一個“獨”字上面,它與年輕時的心境連成了一片,過去與今天交相渾融,得其所哉。 下半闋,表面上是在高山之巔遙望風景,其實早通過風景展望未來。

詩人在此信心更倍增,還要讓心靈直抵東海,南下廣州,胸懷越來越開闊,越來越打開,容納八荒萬物,從最東邊直到最南邊,祖國錦繡山川一齊涌入心田。 最后二行,原是寫戰士遙望指點廣東風景,其間當然也包括詩人自己,但意不在風景卻有更深的意義。

詩人從郁郁蔥蔥的延綿青山之間看到了一種更遙遠的生活、斗志及未來。這也是毛詩的一貫特征,總是欣欣向榮,總是斗志滿懷,總是摒棄頹廢悲哀,總是英俊佇立向前看。

此刻正逢夏天的黎明,可以想見,詩人的心一掃郁悶之情,英雄之氣猶如東方欲曉正要噴薄欲出,將向南粵一瀉千里,而空前絕后、舉世矚目的長征卻要開始了。

3.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中的名句及其解釋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說明】

由于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南歸以后,他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饒市)閑居達二十年之久。作者長期居住農村,對農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對農民也有較多的接觸。所以在《稼軒詞》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農村生活的。其中,有風景畫,也有農村的風俗畫。這首《清平樂》,就是一幅著色的農村風俗畫。

上片勾勒環境烘托氣氛。開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幾筆便形象地描畫出江南農村的特色,為人物的出現安排下廣闊的背景。三、四句寫詞中出現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們講話的聲音帶著醉意,愈加顯得溫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們面前時,才發現說話的已不是什麼年輕人,而是白發皤皤的老年人了。從"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詳,從"媚好",可以看出他們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寫這一農戶的三個兒子,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畫面在繼續擴展。整勞力在溪東的豆地里鋤草,半大的孩子在編織雞籠。詩人著力于"小兒"的描繪,共用了兩句,占全詞四分之一篇幅。"溪頭臥剝蓮蓬"形象地刻畫出他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對此,詞人感到由衷的歡喜。

這首詞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作者對農村生活的喜悅之情,客觀上反映了作者對黑暗官場生活的憎惡。

這首詞是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

【譯詞】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

溪邊長滿綠綠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吳地方音,

聽起來溫柔面又美好--

那滿頭白發是誰家的公婆父老?

大兒,豆地鋤草身在河東,

二兒,正忙于編織雞籠。

最令人歡喜是小兒的調皮神態,

橫臥在溪頭草叢--

剝食著剛剛摘下的蓮蓬.